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药学参观心得

农药学参观心得

农药学参观心得
植物还有许多生态作用,例如植物能吸收有毒气体,植物能降低温度改善环境(夏天时最明显),植物能阻隔噪音等等。

总之,植物不仅能使人从视觉上、精神上得到美的享受,更能带给人们健康、安静的生活环境,并且在美化环境、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经过老师的介绍,我还知道植物在农药方面的应用。

老师还通过幽默的方式向我们介绍了鱼藤、王守菊、羊角扭和见血封喉等植物。

目前,我国杀虫植物中研究较多的主要有楝科、卫矛科、杜鹃花科、瑞香科、柏科等植物。

楝科植物杀虫剂应用较早,其中印楝、川楝、和苦楝是该科中的主要杀虫植物。

苦楝和川楝是我国主要的楝科植物,两者的有效成分均为四环三萜类化合物——川楝素。

研究发现,川楝素对昆虫活性主要有拒食、胃毒及一定的生长发育抑制作用,可有效防治菜青虫、小菜蛾、柑橘螨类等多种害虫。

以川楝素为主要活性成分研制成的杀虫乳油(蔬果净)对多种农业害虫、仓库害虫和蔬菜害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印楝是世界上公认的理想杀虫植物,其活性成分主要分布在种核和叶中。

从其种子中已分离、鉴定出数十种柠檬素类化合物,其中最主要的活性成分是一种四环三萜类化合物——印楝素,对害虫有拒食作用和生长调节作用。

云南已开发并生产出新型农药印楝素制剂系列产品。

卫矛科植物的杀虫有效成分为二氢沉香呋喃类化合物。

雷公藤和苦皮藤是该科中重要的杀虫植物。

雷公藤的杀虫有效成分主要为及雷公碱,多存在于根皮之中。

雷公藤对多种害虫具有胃毒、拒食、抑制生长发育和忌避产卵等杀虫活性,且药效快,为其它一般植物性杀虫剂所不及。

杜鹃花科植物黄杜鹃中有3种活性较高的物质:闹羊花是高效土农药,有触杀、胃毒、熏蒸作用。

将花磨成粉可防治稻苞虫、稻螟虫、卷叶虫、叶蝉及蝽蟓等害虫。

柏科植物砂地柏是一种杀虫作用特殊、活性高而稳定的植物,具有很高的研究开发价值。

砂地柏对多种害虫具有胃毒、拒食、熏杀等作用。

据研究,砂地柏提取物对棉铃虫的生长发育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其中以其果实提取物对棉铃虫的影响最大。

在对其杀虫活性成分的研究中,分离出的一种活性成分——脱氧鬼臼毒素对害虫具有很高的拒食和毒杀活性。

研究表明,砂地柏提取物对羧酸酯酶、蛋白酶及酯酶的活性有不同程度的激活作用,而对主要解毒酶系多功能氧化酶的环氧作用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下午,我们在实验室做了农药残留测试试验。

农药残留是指农药使用之后残留在环境和生物体内的农药原体、有毒代谢产物、降解产物和一些杂质的总称。

大多数农药都是高毒、
剧毒性物质,一部分农药虽然本身毒性较低,但其生产杂质或代谢物残毒较高,如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杀菌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杂质及其代谢物乙撑硫脲属致癌物,三氯杀螨醇中的杂质滴滴涕。

农产品里面的农药残留超标不仅影响人民的健康,而且影响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成为制约我国农产品出口的一个主要因素,己引起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

我国已经制定了农药在农产品中最高残留限量的国家标准。

人口、资源、环境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

我国是世界第二大农药生产国,农药使用品种多,用量大。

在日前农药的生产经营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总体生产技术和工艺落后,研发能力薄弱,侵犯知识产权现象严重,农药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和危害,农药市场竞争的秩序混乱等等,这些现象阻碍和制约着我国农药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今后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将是:超临界提取、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超临界流体色谱和多残留的系统解决方案等技术,这些技术将会得到广泛的应用,今后农残检测对象和检测目的物都将发生变化,检测方法将向简便、快捷、灵敏度高的方向发展,同时将加大对农药残留降解技术的研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