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作者:孙志毅来源:网络添加日期:11年02月15日烟台位于山东半岛东部,与韩国、日本隔海相望,是环黄渤海经济圈的重要城市之一。
烟台海岸线长达909公里,具有丰富的临海资源,年平均气温在12℃左右,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
这里“山、海、城”一色,“岛、林、泉”相融,有着浓厚的人文历史底蕴及纯朴的民俗风情。
烟台市的旅游资源(一)自然资源烟台具有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
烟台市对应的海域面积约260万公顷,其中全市15米等深线以内的海域面积65.6万公顷。
全市12个县市区有11个临海,岸线曲折,岬湾相间,面积较大的海湾有太平湾、龙口湾、庙岛湾、套子湾、芝罘湾、四十里湾、丁字湾等。
全市有大小基岩岛屿63个(其中有居民的岛屿17个),岛屿总面积6455公顷,岛岸线长206.6公里。
烟台市人均公共绿地7.33平方米,市区绿化覆盖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为35.81%、96.25%,建成区噪声平均值小于58分贝,空气污染指数小于100。
芝罘岛景区:芝罘岛横亘于市区北部海面上,又称芝罘山,主峰高298米总面积10平方公里。
三面环海,南面连陆,是我国最大、世界最典型的陆连岛。
主要旅游资源有天然形成的月牙湾、婆婆石、石门春波;有经海风、海浪多年侵袭形成的海蚀礁、海蚀洞;有阳主庙、射鱼台。
养马岛景区:养马岛位于牟平区宁海镇以北海面上,总面积14.2平方公里。
四面环海,丘陵起伏,山海秀丽,气候宜人,相传秦始皇东巡曾在此养马,因而得名。
长岛景区:长岛历称庙岛群岛或长山列岛,是黄渤海的分界线,距蓬莱7海里,由32个大小岛屿组成,岛陆面积56平方公里,岛岸曲线长146公里,是山东省唯一的海岛县和全国第一个小康县。
崆峒岛景区:崆峒岛位于市区北部7.4海里处,由大小13个岛屿组成,总面积0.84平方公里。
主岛呈丁字形,周围由十几个小岛拱卫。
海岛的景观十分奇特,而且岛与岛之间相距较近。
昆嵛山景区:昆嵛山是国家级森林公园,位于烟台东部50公里处,总面积48平方公里,最高峰泰礴顶,海拔923米。
昆嵛山的旅游资源有四大特点:一是道教文化名山;二是自然景观壮美;三是林木资源丰富;四是山泉众多,泉水甘甜。
七峰山景区:七峰山位于海阳市,距市区约90公里,拥有中国北方最大的竹林,总面积约合1300亩,在竹林的环抱中,有一建于隋代(581~618年)的佛教丛麻禅院。
(二)人文资源蓬莱阁:座落于蓬莱城北濒海的丹崖山巅,为中国古代四大名楼。
主要景观有“仙阁凌空”、“海市蜃楼”、“狮洞烟云”、“渔梁歌钓”、“日出扶桑”、“晚潮新月”、“万里澄波”、“万斛珠玑”、“铜井金波”、“漏天滴润”等十大胜景。
蓬莱水城:位于蓬莱市区西北丹崖山东侧,是国内现存最完整的古代水军基地。
民族英雄戚继光曾在此训练水军,抗击倭寇,蓬莱水城由此而扬名海内外。
登州古市:水城旧为登州古港,历代商贾云集,市场繁盛。
小海东岸的小街南端立古牌坊,坊额书“登州古市”。
烟台市博物馆:原为福建会馆,又称天后行宫,会馆结构典雅,雕饰精美,具有闽南建筑的独特风格。
栋枋梁柱之间的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历史人物为题材的木石雕刻巧夺天工,匠心独具,具有极高的艺术性。
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裕酒文化博物馆:1912年孙中山先生为张裕公司亲笔题赠“品重醴泉”。
1915年张裕公司的白兰地、红葡萄、雷司令、琼瑶浆荣获“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金质奖章和最优等奖状。
百年地下大酒窖和酒文化展厅,展示了中国民族酿酒工业的百年辉煌历史。
牟氏庄园:始建于清代雍正年间,是中国北方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最具典型特征的封建地主庄园,吸收了中国北方民俗建筑的优秀成果,是最典型的民俗旅游点。
毓璜顶公园:又名小蓬莱,座落在芝罘区中心南部的毓璜顶上,是保留较完整的元代古建筑群。
主要建筑有小蓬莱坊、玉皇庙和玉皇阁三部分,置身其间犹如入蓬莱仙境。
烟台市旅游业发展现状(一)旅游市场现状烟台市旅游业近年来取得了较大突破,规模不断扩大,产业体系不断完善,产业地位稳步提高,一举成为第三产业的龙头和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烟台旅游业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其旅游人次数和旅游收入稳步提高。
国际市场方面,把韩国作为首要客源市场,1996年以来韩国客源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发展势头。
在欧美市场,推出了“慕拉蒂之旅”专项旅游线路,国际旅游客源市场不断得到巩固和拓展。
国内市场方面,把省内和交通干线附近城市作为首选客源市场,把周边省区作为二级客源市场,把其他省区作为三级客源市场。
近几年全市接待的国内游客总量中,首选市场占60%以上,二级市场所占比重将近30%,其余为三级市场。
总体上看,国内市场规模是逐步扩大的。
(二)主要制约因素1.拳头产品不多,海上旅游开发尚没有形成规模。
目前,烟台的旅游产品在国内外有较强知名度的有蓬莱、长岛旅游区和龙口南山旅游区,其他产品的影响力还不够强大。
烟台最宝贵的旅游资源是绵延长达909公里的海岸线,拥有丰富的岛、礁、滩、林及海洋生物资源,沿海区域中,礁石林立,形态优美,鬼斧神工,其特殊的自然优势不可多得,沙滩质量优良,可供开发的大型浴场有多处,但目前海上旅游项目还没有充分挖掘出来,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2.旅游投资机制不完善,启动不利、渠道不畅。
旅游业作为一个经济范畴,要遵循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的经济规律。
从目前的情况看,解决旅游业投入的渠道,主要有三种,一是依托资源滚动发展;二是吸引外资;三是社会办旅游。
这三种方式中,第一种太慢,第二种太远,第三种太散。
三种传统的融资投资方式,都严重制约着旅游产业的发展,若要真正实现旅游业的跳跃性发展,必须建立新的投资融资机制,以尽快改变旅游投资渠道不畅,力度不大的局面。
3.旅游产业各要素整合不够,旅游购物和娱乐尚存在很大差距。
旅游业是一个关联度很强的行业,“吃、住、行、游、购、娱”六个要素,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哪个要素太弱都会影响旅游产业的整体实力。
目前,烟台不能很好地把这六个要素整合在一起,不能充分发挥“游”对其他要素的拉动作用,旅游购物和娱乐还存在着很大差距。
4.客源市场发展不平衡,宣传促销力度尚欠。
目前,在国际客源市场方面,烟台对周边日韩市场依赖严重,韩、日两国占国际客源的80%,而欧美等其他地区客源市场份额很小;国内客源市场方面,对传统客源市场依赖很大,开拓远距离、新的客源市场力度不够,山东、北京、上海三地的客源约占83%,其他客源市场所占份额较小。
5.交通存在着一定的瓶颈现象,直达旅游目的地的交通线路不足。
铁路方面,烟台只开通了至北京、上海、济南、青岛、石家庄、西安、佳木斯、天津、淄博等城市的直达列车,华中、华南和西部地区的列车很少,尤其是直达旅游目的地的线路明显不足;烟台每天与以上城市对开10对普通列车,班次与档次都不能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求,尤其在旅游旺季,铁路交通成为烟台市旅游业一大交通瓶径。
航空方面,目前烟台只开通了通往韩国和香港地区的航线,甚至第二大客源国日本的航线至今仍没开通,国际航线太少,严重制约着国际客源市场的发展。
烟台市旅游产业发展前瞻(一)烟台市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原则能否吸引尽可能多的游客到旅游地对旅游开发投资生产的旅游产品进行消费,是旅游开发投资是否成功的惟一衡量标准。
而要吸引足够多的游客,对拟投资开发的旅游地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至关重要。
因此,对旅游地的定位对旅游开发投资的成败十分关键而且重要。
1.形象定位:它是旅游地对客源市场产生吸引力的关键,是旅游者对旅游地的感知和认知印象。
旅游地形象定位受当地旅游资源条件制约,旅游资源是旅游地形象定位的基础,尤其是具有惟一性、垄断性、排他性的旅游资源更是旅游地形象定位的根本。
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独特的自然资源对旅游地的形象定位具有重要意义。
旅游者的行为规律客观上使得旅游地的空间竞争加剧,旅游地的空间竞争表现为形象竞争和产品竞争。
形象竞争的核心是差别化、个性化。
差别化形象定位突出了不同旅游地的个性化形象,在同一区域内产生“形象叠加”的效果,使该区域的吸引力倍增,可以吸引不同的目标细分市场关注该区域。
烟台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这里“山、海、城”一色,“岛、林、泉”相融,有着浓厚的人文历史底蕴及纯朴的民俗风情。
据此,我们把烟台市的旅游地形象定位于融人文景观与自然风光为一体、生态环境优美的旅游度假基地。
2.产品定位:旅游地产品特色定位是建立在旅游地旅游资源和形象定位的基础上的。
要把旅游资源要素开发成旅游产品,就要:第一,发现发掘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判断其开发为旅游产品对市场的吸引力和市场的需求。
第二,善于对各类资源要素进行巧妙整合,将各种相关的旅游资源按一定的主题组合构建巨大的旅游产品平台,再进行商业化运作。
据不完全统计,烟台市共有各类旅游景区(点)80余处,国家AAAA级景区两处,国家森林公园3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旅游度假区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国际高尔夫球场3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两座。
据此,我们把烟台市的旅游地产品定位于以近代开埠文化产品和黄金海岸线产品为核心的,多样化、特色型诸项旅游产品为补充的旅游产品体系。
3.市场定位:旅游地市场定位,要确定旅游地的目标市场群,对客源市场进行细分,以便进行针对性营销,并开发出适应目标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
要根据旅游消费购买圈与市场圈理论,对客源市场消费行为进行分析,再结合旅游地资源特色,对旅游地的目标客源市场进行定位。
从国内市场结构来看,到烟台旅游的商务、公务客人占了较大比重;省内客源的比重偏大;省外客源主要集中于京津冀、长江三角洲、东北等地。
从国外市场结构来看,客源集中,韩日两国合计占到总量的80%,商务客的比重占到51%。
据此,我们把烟台市的旅游地市场定位于环黄渤海地区的国内东北、华北、华东地区以及国外的韩国、日本为主。
(二)烟台市旅游业发展方向及具体措施根据上文所述烟台市旅游业发展的基本原则确定的方向,本文将侧重阐述其发展的两大方向。
1.会展旅游业从旅游需求来看,会展旅游是指特定群体到特定地方去参与各类会议、展览活动,并附带有相关的参观、游览及考察内容的一种旅游活动形式;从旅游供给来看,会展旅游是特定机构或企业以组织参与各类会议、展览等相关活动为目的而推出的一种专项旅游产品。
会展旅游具有6个突出特点,即:旅游方式新、停留时间长、团队规模大、人员花费多、经济效益高和带动作用强。
会展旅游业能够带动以旅游业为主的交通、住宿、餐饮、商业、金融、房地产、文化艺术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成为旅游业新的增长点。
国际会展活动能够给举办国家、地区和城市带来可观的直接和间接的效益,一次千人以上的国际会议,大都能带起一条集交通、住宿餐饮、购物为一体的“消费链”。
有经验数据表明,会展业的直接经济收益与综合社会经济收益的比例为1:9,可见通过举办会展活动不仅可以宣传烟台的新形象,而且可以有效地带动烟台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