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2多图版 (矫形器支具在临床的应用)

2012多图版 (矫形器支具在临床的应用)


9 矫形器的适应症及禁忌症

适应症: (1)需要对某个或多个关节加以制动 时,例如:小儿麻痹后遗症的关节松弛 (2)需要对身体某个部位的畸形进行矫正 时,例如青少年脊柱侧弯 (3)代偿失去功能为目的。 (4)用于改善步态



(5)以减免肢体承重为目的 (6)用于促使骨折愈合的各种骨折用矫形 器 (7)在等待手术期间暂时使用的矫形器 (8)用于手术后对肢体的保护 (9)用于减少长期卧床导致的并发症



4 上肢矫形器

上肢矫形器是用于整体或部分上肢的矫形 器。上肢矫形器的基本功能是提供牵引力 以控制或矫正畸形防止肌肉和关节的挛缩, 扶持麻痹的肢体,补偿失去的肌力,保持 与固定肢体于功能位置上,帮助无力的肢 体运动等。
上肢矫形器分类



手部矫形器(HO) 腕手部矫形器(WHO) 肘矫形器(EO) 肩矫形器(SO) 肘腕手矫形器(EWHO)

但是近几年来在减少住院天数和提高康复 效益理念影响下,在偏瘫康复中下肢矫形 器的使用目的已发生了新的变化,主张在 早期康复中就使用下肢矫形器,来防止废 用和误用综合征发生,促进运动功能和床 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恢复,提 出了“治疗用”矫形器的概念。
3 矫形器的分类

(1)按矫形器所包含部位的分类可以分为:上肢 矫形器,下肢矫形器和脊柱矫形器三大类,其中 每类又分为若干种; (2)按矫形器的基本功能可分为:稳定与支持功 能、动力功能、保护功能、矫正功能; (3)按力源分类可分为:体外力源(采用电动、 气动或液压等外部动力驱动的矫形器)和自身力 源矫形器; (4)按使用材料分类可分为:纤维制品、皮革、 塑料、树脂、金属、复合材料、碳素纤维矫正器。
主要适用于辅助治疗膝关节的 骨折,关节炎,侧副韧带损 伤,十字韧带损伤,内外翻 畸形,膝过伸,膝屈曲挛缩 畸形,股四头肌无力等病症。
膝踝足矫形器(KAFO)
主要用于下肢肌肉广泛麻痹 的病人。 具支撑、免荷、矫正、长度 补偿作用。 根据患者不同情况定制
矫形前后对比
髋矫形器(HO)
适用小儿髋关节发育不 良、髋脱位。可根据 医生的要求调节髋外 展角度。

适应症:腰部酸痛、 老年骨质病症、脊椎 损伤后康复、产后妇 女或长期站立或坐姿 不正导致腰酸背痛者
腰骶椎矫形器(LSO)
软性腰骶椎矫形器
7 矫形器的基本作用



1、支持作用 限制关节的异常活动范围以稳 定关节、减轻疼痛、恢复承重功能 2、固定和保护 固定和保护病变肢体或关 节,以促进痊愈。 3、预防和矫正畸形 多用于儿童生长阶段。 由于肌力不平衡,骨发育异常或外力作用 可引起骨、关节畸形、而此期间骨、关节 存在生物可塑性,用矫形器能得到一定的 矫正效果。
垂腕畸形
垂腕畸形矫形后
5 下肢矫形器



足矫形器(FO) 踝足矫形器(AFO) 膝矫形器(KO) 膝踝足矫形器(KAFO) 髋矫形器(HO) 髋膝踝足矫形器(HKAFO)
足矫形器(FO)
适用于平足,内外 翻足,糖尿病,脚 跟痛等。
踝足矫形器的临床应用

偏瘫患者从发病开始,功能状态就不断 发生变化,从发病开始的弛缓性瘫痪逐 渐向痉挛性瘫痪变化的患者较多。而且 在慢性期有些患者伴有关节和肌肉的挛 缩和变形等继发的合并症,因此下肢矫 形器处方目的也与发病开始时期相比有 所不同。发病初期主要是稳定的支持体 重,功能恢复补充和代偿为目的,而慢 性期则以抑制痉挛和畸形的矫正、预防 为目的。
禁忌症



孕妇 皮肤病(皮肤敏感) 外伤,局部溃烂,褥疮 肌张力过高 血液循环障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 国内培养假肢矫形器制作师 唯一的院校
假肢矫形器训练大厅
打磨车间
真空成形车间




4、矫形器制造、装配、试样、修改。 5、初检 包括检查病人穿戴后的临床使用性能、 生物力学性能。经过实地使用检验,可发现矫 形器问题予以解决。 6、矫形器使用训练 使用中治疗师应该注意发 现矫形器的问题,请技师解决。 7、终检 康复组的重要职责。包括检查矫形器 装配是否符合生物力学原理;检查是否能达到 矫形器治疗的预期目的;了解病人使用后的反 映和使用积极性;着重检查骨突起部位皮肤受 压情况。 8、随访 定期随访,以及时修改矫形器和治疗 方案。



4、减轻承重 可减少肢体或躯干骨、关节 长轴的承重。 5、抑制肌肉反射性痉挛 是控制关节运动、 减少肌肉反射性痉挛的结果。 6、改进功能 可改进残疾人步行、饮食、 穿衣等各种日常生活、工作能力。有些矫 形器为改进功能而借外力,被称为外动力 功能性矫形器。

8 矫形器的临床应用程序



1、处方前的检查 包括一般情况;病史;体检情 况;关节运动范围、肌力;目前矫形器使用情况。 根据检查情况拟定矫形器处方。 2、矫形器处方 应包括矫形器的名称、生物力学 控制要求。并让病人及家属了解矫形器治疗目的、 意义、开始使用时间、使用中注意事项和可能遇 到的问题。 3、矫形器装配前的训练 肌力、关节活动度和肌 肉协调能力的训练。
肘腕手矫形器(EWHO)
适用症:偏瘫病人 预防肘关节、腕关 节、手指关节屈曲 变形
上肢功能训练矫形器
适用症:鹅颈变 形
适用症:鹅颈 变形(常见于 MP关节屈曲、 PIP关节过伸、 DIP关节屈 曲、慢性关 节风湿症)
适用症:垂状指 DIP伸肌腱损伤
适用症:桡神 经麻痹引起的 指伸肌屈曲痉 挛。


踝足矫形器
踝足矫形器是偏瘫患者使用最多的下 肢矫形器。通常使用踝足矫形器包括: 金属支柱踝足矫形器和塑料踝足矫形器。 但目前塑料踝足矫形器使用已经越来越 普遍。踝足矫形器临床使用于足下垂、 内翻尖足等情况。
踝足矫形器(AFO)
适用于踝关节不稳 定, 跟骨内外翻、足尖 下垂。
膝矫形器(KO)
矫形器
1 矫形器的概念


矫形器是用于改变神经肌肉和骨骼系统的 功能性或结构的体外装置。过去曾称为支 具、夹板、矫形装置、矫形器械、支持物、 制假、辅助等。 矫形器应用于人体脊柱、四肢和其他部位, 其目的是预防、矫正畸形、治疗运动系统 的疾患,并能起到代偿他们功能的作用。
2 矫形器学在近代医学中的发展

轻度内翻可使用轻重量的塑料踝足矫形器, 重度足内翻尖足使用带双向可调止动装置 的两侧金属支架踝足矫形器或硬性塑料踝 足矫形器,这样既可以固定踝关节处于背 曲位,也可以对抗或减少步行时引起的小 腿三头肌反射性痉挛,防止膝过伸,改善 步行,又能随着痉挛的改变调节踝关节固 定角度。

偏瘫伴内翻尖足的患者穿戴踝足矫形器后, 在步行中可以延长偏瘫侧下肢支撑期时间 和增加偏瘫侧踝关节稳定性,使步态更为 对称,同时也减少胫前肌过度活动和增加 股四头肌的活动。踝足矫形器可以提高偏 瘫患者步行速度,降低了步行过程中的能 量消耗。
手部矫形器(HO)
适用症:偏瘫 病人早期预防 手指关节屈曲 及矫正已经僵 硬的手指关节
分指板
腕手部矫形器(WHO)
适用症:桡骨末 端骨折及偏瘫中 控制腕关节下垂
肘矫形器(EO)
适用症:关节痉挛、 肌力低下、关节不 稳定以及功能肢位 的保持。
肩矫形器(SO)
适用症:肩关 节周围韧带及 骨骼损伤或臂 丛神经损伤。
小儿髋外展固定架
成人髋矫形器
髋膝踝足矫形器(HKAFO)
适用于截瘫的儿童或成 人之行走训练。 其独特的机械装置可帮 助患者站立、坐下和 行走,提高其生活自 理能力, 增强消化系统的活动、 加速血液循环,防止 肌肉萎缩,促进排尿, 减少泌尿系统感染等。 截瘫矫形支具 (RGO)
6 脊柱矫形器




近代医学已经取得长足进展,但在许多 方面如脑卒中、脑外伤、骨外伤、肿瘤 等需要后期康复的疾病患者仍然需要装 配矫形器,以预防、矫正畸形或代偿失 去的功能。 现代康复医学已把矫形器技术视为与物 理治疗、作业治疗、语言治疗一样重要 的四项主要的康复治疗技术之一。

偏瘫患者由于上运动神经元的损害而出 现肌力低下、肌张力异常、运动控制障 碍和深浅感觉障碍等问题,如在步行过 程中存在足下垂、尖足、足内翻、足趾 屈曲、膝屈曲和膝过伸等异常步行模式。 过去在偏瘫康复中,使用矫形器主要目 的是针对患者异常运动模式和痉挛的控 制、畸形的预防和矫正,是对残疾状况 一种补偿和矫形治疗,

适用于脊柱畸形(包 括脊柱侧凸、后凸、 前凸),其中以侧凸 最为常见。
骶髂矫形器(SO)
胸腰骶椎矫形器(TLSO)

软性腰骶椎矫形器

机理:利用内加金属 条增加布带束裹住躯 干,给骨和软组织施 加一定压力,提高腹 腔内压,借以减轻脊 椎及其周围肌肉的体 重负担,并且限制脊 柱运动,从而达到消 除疼痛的目的。

颈椎矫形器(CO) 颈胸矫形器 (CTO) 侧弯矫形器(CTLSO/TLSO) 腰骶椎矫形器(LSO) 骶髂矫形器(SO) 胸腰骶椎矫形器(TLSO)
颈椎矫形器(CO)
限制部分颈部运动, 减轻头部重量加给 颈椎的负荷。
颈胸矫形器 (CTO)
可调式柄式颈托,固 定效果更好,牵引 力可调
侧弯矫形器(CTLSO/TLSO)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