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治国篇古代道德名言

治国篇古代道德名言

治国篇
1、天下为公。

(孙中山)
2、治国之难在于知贤而不在自贤.
3、国者,必以奉法为重。

(《列子·说符》)
4、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管子》)
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
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7、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孟子》)
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
9、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
10、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孟子》)
1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范仲淹《岳阳楼记》 )
12、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
13、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

(陈子昂《感遇诗》)
1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出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16、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17、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8、天下犹人之体,腹心充实,四支虽病,终无大患。

(《三国志•魏书•杜畿传》)
19、构大厦者先择匠而后简材,治国家者先择佐而后定民。

(《意林》引《物理论》)
释:构,架屋。

简,通“柬”,选择。

佐,辅助的人。

20、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

(唐•吴兢《贞观政要•公平》房玄龄语)
21、正其本者万事理,劳于永者逸于使。

(唐•张九龄《对嗣鲁王道坚所举道侔伊吕科•第一道》)
释:劳于永,为长远利益而操劳。

逸,安心。

使,经常忙碌。

22、治身莫先于孝,治国莫先于公。

(宋•苏轼《司马温公行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