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品行修养的古代名言篇一:古代道德修养名言警句古代道德修养名言警句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唐·刘禹锡)释:山不在于高低,山上有了神仙就出名;水不在于深浅,水里有了龙就灵验。
2、德不广不能使人来,量不宏不能使人安。
(明·刘基)释:道德不广大高尚就不能吸引人、凝聚人;气量不宽宏就不能使人们安全、安定。
3、无德而官,则官不足以劝有德;无功而赏,则赏不足以劝有功。
((宋·李觏)释:没有道德的人作官,这样的官就不能够教育下属树立道德;对没有功劳的奖赏,这样的奖赏就不能激励人们去立功。
4、天下有三危:少德而多宠,一危也;才下而位高,二危也;身无大功而受厚禄,三危也。
(《淮南子·人间训》)释:天下有三种情况最危险:一是缺乏道德的人受到过多宠爱,二是才能低下的人占着高位,三是没有大功的人享受丰厚的俸禄。
5、一指之穴,能涸千里之河;一脔之味,能败十世之德。
(清·唐甄)释:一个指头大的漏洞,能流干涸了千里之河;贪婪一片细肉的味道,能败坏人们多年积成的道德。
6、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不朽。
((《左传》)释:最上面的是树立道德,其次是建立功绩,再其次是著书立说,这些都是很长时间不会消失的,因此可以称作是不朽的。
7、平生德义人间颂,身后何须更立碑。
(唐。
徐寅)释:一生中道德和节义得到人们颂扬,死后何须再树碑立传。
8、有德而富贵者,乘富贵之势以利物;无德而富贵者,乘富贵之势以残身。
((宋·胡宏)释:有道德的人富贵了,他以富贵之势去做有利于人们的各种事物;没有道德的人富贵了,他以富贵之势来摧残自己的身体。
9、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孔子)释:玩弄人的人丧失道德,贪玩的人丧失意志。
10、以言伤人者,利于刀斧;以术害人者,毒于虎狼。
(宋·林逋)释:用语言伤害人,比刀斧还厉害;用心术坑害人,比虎狼还恶毒。
11、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孔子)释:如果不多行善事,就不能够成名;如果不多做恶事,就不会毁灭自身。
12、不诱于誉,不恐于诽。
(荀子)释:不被名誉所诱惑,不被诽谤所吓倒。
13、人重官非官重人,德胜才毋才胜德。
(明·李廷机)释:人们敬重官是敬重作官人的品德,而不是官职官位使作官的受人敬重;做人、作官应是德行比才能高,而不应让才胜过德。
14、一念之非即遏之,一动之妄即改之。
(明·薛喧)释:一有错误的念头要立即遏制住,一有错误的举动要立即改正过来。
15、栽培剪伐须努力,花易凋零草易生。
(宋·苏舜钦)释:在栽培剪伐的管理上须要努力,因为花容易凋谢,草容易生长。
16、刻薄不赚钱,忠厚不折本。
(明·冯梦龙)释:刻薄奸诈的终归不会赚便宜,忠厚老实的人终归不会吃亏。
17、责人之心责己,爱己之心爱人。
再三须慎意,第一莫欺心。
((《重订增广》)释:责怪别人的心来责怪自己,把爱惜自己的心来爱护别人。
切切需要谨慎注意的是:千万不要欺心。
18、倚势凌人,势败人凌我;穷巷追狗,巷穷狗咬人。
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重订增广》)释:仗势欺凌人,势败了就要受人欺凌;在死胡同追狗,追到胡同尽头狗就要咬人。
见了美色起淫心,就会报应在妻子女儿,隐藏怨恨而采用暗箭伤人,会给子孙带来祸害。
19、进德修业,要个木石的念头,若稍涉矜夸,便趋欲境;济世经邦,要段云水的趣味,若一有贪恋,便堕危机。
(古楹联)释:树立道德进行事业,要有个真实无妄的念头,如果稍微涉及有骄傲自满过于夸张,就走向欲境;济世治国,要如行云流水般自然,如果一为名利所缠绕,就要出现危机。
20、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其道德,不为穷困而改节。
((《重订增广》)释:芝兰生长在深山密林中,不因为没有人而不吐芬芳;君子修养自己树立道德,不为穷困而改变节操。
21、女无不爱,媳无不憎,劝天下家婆,减三分爱女之心而爱媳;妻何以顺,母何以逆,愿尔辈人子,将一点顺妻之意以顺母。
(古楹联)释:对女儿没有不爱的,对儿媳没有不憎的,劝告天下当婆母的,把爱女儿的心减下三分来爱儿媳;妻子为什么要顺从,母亲为什么要抵触,愿那些作儿子的,把顺妻的想法去顺从母亲。
22、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
(孔子)释:德行浅薄而在要位上,知识少而谋划大事,力量小而负重任,没有不坏事的。
23、君子言忧不言乐,然而乐在其中也;小人知乐不知忧,故忧常及之。
((宋·叶适)释:君子讲谨慎如何解忧,不去讲逸乐,其实乐在其中;小人只知逸乐不知忧虑,所以忧愁的事常找上他。
24、善誉人者,人誉之;善毁人者,人毁之。
释:善于赞誉别人的人,人们也赞誉他;善于抵毁别人的人,人们也抵毁他。
25、人生交分耻苟合,贵以道义久可安。
(宋·苏舜钦)释:人生的交往可耻的是苟合,只有讲道义才是可贵的、长久的。
26、与邪佞人交,如雪入墨池,虽融为水,其色愈污;与端方人处,如炭入薰炉,虽化为灰,其香不灭。
(宋·许榧)释:和心术邪佞人交往,象雪进了墨池一样,虽然化成了水,其颜色越脏;和品行端方人相处,象炭进了薰炉一样,虽化成了灰,但香气不灭。
27、良无磐石固,虚名复何益。
(古诗句)释:贤良的品德没有磐石那样坚固,光要虚名又有什么益处呢!28、见人之过,得己之过;闻人之过,得己之过。
(宋·杨万里)释:见到别人的过错,象自己有了过错去总结接受教训;听到说别人的过错,也象自己发生了过错去总结接受教训。
29、人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
(《战国策》)释:别人对我有恩有好处,不可以忘掉;我对别人有恩有好处,不能不忘掉。
30、人必其自爱也,然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然后人敬诸。
((汉·杨雄)释:人必须先要自爱,然后人们才会爱你;人必须先要自敬,然后人们才会敬你篇二:9-古人关于道德修养的名言-10古代关于道德修养的名言警句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唐·刘禹锡)释:山不在于高低,山上有了神仙就出名;水不在于深浅,水里有了龙就灵验。
2、德不广不能使人来,量不宏不能使人安。
(明·刘基)释:道德不广大高尚就不能吸引人、凝聚人;气量不宽宏就不能使人们安全、安定。
3、无德而官,则官不足以劝有德;无功而赏,则赏不足以劝有功。
(宋·李觏)释:没有道德的人作官,这样的官就不能够教育下属树立道德;对没有功劳的奖赏,这样的奖赏就不能激励人们去立功。
4、天下有三危:少德而多宠,一危也;才下而位高,二危也;身无大功而受厚禄,三危也。
(《淮南子·人间训》)释:天下有三种情况最危险:一是缺乏道德的人受到过多宠爱,二是才能低下的人占着高位,三是没有大功的人享受丰厚的俸禄。
5、一指之穴,能涸千里之河;一脔之味,能败十世之德。
(清·唐甄)释:一个指头大的漏洞,能流干涸了千里之河;贪婪一片细肉的味道,能败坏人们多年积成的道德。
6、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不朽。
(《左传》)释:最上面的是树立道德,其次是建立功绩,再其次是著书立说,这些都是很长时间不会消失的,因此可以称作是不朽的。
7、平生德义人间颂,身后何须更立碑。
(唐。
徐寅)释:一生中道德和节义得到人们颂扬,死后何须再树碑立传。
8、有德而富贵者,乘富贵之势以利物;无德而富贵者,乘富贵之势以残身。
((宋·胡宏)释:有道德的人富贵了,他以富贵之势去做有利于人们的各种事物;没有道德的人富贵了,他以富贵之势来摧残自己的身体。
9、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孔子)释:玩弄人的人丧失道德,贪玩的人丧失意志。
10、以言伤人者,利于刀斧;以术害人者,毒于虎狼。
(宋·林逋)释:用语言伤害人,比刀斧还厉害;用心术坑害人,比虎狼还恶毒。
11、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孔子)释:如果不多行善事,就不能够成名;如果不多做恶事,就不会毁灭自身。
12、不诱于誉,不恐于诽。
(荀子)释:不被名誉所诱惑,不被诽谤所吓倒。
13、人重官非官重人,德胜才毋才胜德。
(明·李廷机)释:人们敬重官是敬重作官人的品德,而不是官职官位使作官的受人敬重;做人、作官应是德行比才能高,而不应让才胜过德。
14、一念之非即遏之,一动之妄即改之。
(明·薛喧)释:一有错误的念头要立即遏制住,一有错误的举动要立即改正过来。
15、栽培剪伐须努力,花易凋零草易生。
(宋·苏舜钦)释:在栽培剪伐的管理上须要努力,因为花容易凋谢,草容易生长。
篇三:关于道德修养的名言警句关于道德修养的名言警句1、德行的实现是由行为,不是由文字。
——夸美纽斯2、道德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当一个人还在少年时代的时候,就应该在宏伟的社会生活背景上给他展示整个世界、个人生活的前景。
——苏霍姆林斯基3、道德和才艺是远胜于富贵的资产。
堕落的子孙可以把贵显的门第败坏,把巨富的财产荡毁,而道德和才艺却可以使一个凡人成为不朽的神明。
——莎士比亚4、不是不能见义,怕的是见义而不勇为。
——谢觉哉5、不论你是一个男子还是一个女人,待人温和宽大才配得上人的名称。
一个人的真正的英勇果断,决不等于用拳头制止别人发言。
——萨迪6、把“德性”教给你们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钱。
这是我的经验之谈。
在患难中支持我的是道德,使我不曾自杀的,除了艺术以外也是道德。
——贝多芬7、啊,有修养的人多快乐!甚至别人觉得是牺牲和痛苦的事他也会感到满意、快乐;他的心随时都在欢跃,他有说不尽的欢乐!——车尔尼雪夫斯基8、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
——孟子9、君子不可以不修身。
——子思10、精神上的道德力量发挥了它的潜能,举起了它的旗帜,于是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正义感在现实中均得施展其威力和作用。
——黑格尔11、骄谄,是一个人。
遇胜我者则谄,遇不知我者则骄。
——申居郧12、讲话气势汹汹,未必就是言之有理。
——萨迪13、好脾气是一个人在社交中所能穿着的最佳服饰。
——都德14、国家用人,当以德为本,才艺为末。
——康熙15、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礼记16、高行微言,所以修身。
——黄石公17、感情有着极大的鼓舞力量,因此,它是一切道德行为的重要前提。
——凯洛夫18、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19、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李商隐20、礼仪的目的与作用本在使得本来的顽梗变柔顺,使人们的气质变温和,使他尊重别人,和别人合得来。
——约翰·洛克21、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也是最珍贵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