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百靖高速公路第22合同段四工区(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中冶交通广西百靖高速公路第22合同段四工区2011.2.19.目录1、工程概况……………………………………………………………………2~31.1编制依据1.2工程概述1.2主要工程量1.4 桩基地质情况柱状图2、施工准备 (4)2.1人员组织2.2机械设备2.3 材料准备2.4 现场条件3、施工方案………………………………………………………………………4~83.1施工部位3.2施工顺序3.3 测量控制3.4 挖孔注意事项3.5 质量要求3.6 安全技术措施4、挖孔桩常遇问题及预防、处理方法………………………………………………8~95、钢筋笼制作与安装…………………………………………………………………10~135.1一般要求5.2施工准备5.3钢筋笼的分节及下料5.4钢筋焊接5.5钢筋接头检测5.6钢筋笼制作5.7钢筋笼骨架存放及安装5.8钢筋笼安装质量控制6、混凝土浇筑………………………………………………………………………13~146.1砼浇筑6.2注意事项7、桩基施工进度计划;8、护壁厚度计算 (15)一、工程概况1.1编制依据1.百色至靖西高速公路第22合同段施工图。
2.技术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D61-2005《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041-20011.2工程概况本项目位于云贵高原台地的前缘,气候与云南边境相似。
本标段公路沿线走廊带可分二个地貌单元:构造剥蚀溶蚀低山区峰林山地地貌、岩溶洼地地貌。
(1)构造剥蚀溶蚀低山区峰林山地地貌:为区内的主要地貌单元。
海拔一般在600~965m,山脊一般较宽缓坡陡,起伏较大,局部有陡峭山峰,多发育岩溶峰丛洼地、谷地,相对高差一般在150~300m。
岩性主要为白云岩、灰岩,局部地段分布有泥灰岩、泥灰粉质岩、页岩等。
(2)岩溶洼地地貌:主要为冲洪积形成的粉质黏土、碎石土,局部夹薄层状卵砾石层。
该地貌单元占路段的比例较小。
1.4 桩基地质情况柱状图如下:K95+018弄亮中桥3#台分层厚度层底高程柱状图岩土名称3m 712.05黏土角砾土中风化灰岩2m 710.0519.9m 690.95K95+248互通1#桥0#台分层厚度层底高程柱状图岩土名称3m 712.76粉质黏土中风化灰岩7.76m 705.0K95+248互通1#桥3#台分层厚度层底高程柱状图岩土名称5.3m 712.46粉质黏土中风化灰岩6.0m 706.46AK0+957.809互通 3#桥1#墩分层厚度层底高程柱状图岩土名称2.73m727.67含粉质黏土砾砂中风化灰岩11.1m 716.57AK0+957.809互通 3#桥3#墩分层厚度层底高程柱状图岩土名称中风化灰岩13.8m 712.86CK0+146.34互通4#桥0#台分层厚度层底高程柱状图岩土名称2m725.84角砾土强风化泥岩中风化构造角砾岩10.4m715.449.9m705.54CK0+146.34互通 4#桥2#墩分层厚度层底高程柱状图岩土名称3.4m713.1角砾土黏土2.7m710.45.6m704.814.5m690.3砾砂中风化构造角砾岩CK0+146.34互通 4#桥4#墩分层厚度层底高程柱状图岩土名称4m 711.91淤泥角砾岩中风化构造角砾岩9.6m 710.317.7m 702.6111.1m 716.57二.施工准备2.1人员组织:为保证工程节点,我施工单位拟在组织一个队伍5个班组作业人员,每3~4人为一作业班组,配备施工管理人员2名,专职安全管理人员1名,按设计规范要求进行人工挖孔桩作业。
2.2.机械设备:根据地质资料、设计要求、桩端进入岩层等情况,我施工单位计划投入空压机4台、风镐12支、水泵4台、混凝土搅拌机2台、双轮手推车车6台、卷扬机5台、鼓风机2台。
配备若干短柄铁锹、镐、锤、钎、测锤、防水带照灯泡,小直径插入式振动器3台,30m窜筒,混凝土料斗2个(1m3/个),浇筑架2个,吊挂式软爬梯70m,电焊机3台。
护壁模板采用4块弧形组合式钢模板(直径1.5m模板1套、1.2m模板4套),模板用U型卡连接,上下设两半圆组成的钢圈顶紧。
2.3 材料准备本施工段桩基砼标号均为C30,粗集料采用5~31.5mm连续级配碎石,细集料采用2.3~3.0mm中砂,水泥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材料存放统一在搅拌站料场存放,上部架设钢结构防雨棚。
2.4 现场条件现场施工时提供良好的场地环境(通水、通电、通路、场地平整),规划材料堆放、机械摆放场地。
三.施工方案3.1 施工部位本工区桩基根据桩基勘探资料以及设计资料,选用地质情况较好、桩基较浅、地底无溶洞的桩基采用人工挖孔桩。
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工艺的桩位详见1.3表格。
人工挖孔灌注桩直径D1.5m和1.2m,桩长为12—20m。
3.2施工顺序场地平整——放线、定桩位——挖第一节桩孔土方——支模浇灌第一节混凝土护壁——在护壁上二次投测标高及桩位十字轴线——安装活动井盖、设置垂直运输架、安装电动葫芦(或卷扬机)、吊土桶、潜水泵、鼓风机、照明设施等——第二节桩深挖土——清理桩孔四壁、校核桩孔垂直度和直径——撤上节模板、支第二节模板、浇灌第二层混凝土护壁——重复第二节挖土、支模、浇灌混凝土护壁工作,循环作业直至设计深度——对桩位直径、深度、持力层进行全面检查验收——清理虚土、排除孔底积水——吊放钢筋笼就位——浇灌桩身混凝土。
挖孔由人工从上到下逐层用镐、揪进行,遇坚硬土层用锤、钎,空压机配合破碎,挖土顺序为先挖中间部分后周边,按设计桩直径保证护壁厚度控制截面,护壁厚度8~15cm。
弃土装入活底吊桶或箩筐内。
垂直运输,在孔上口安装支架、电葫芦或搭三木架,用慢速卷扬机提升。
桩孔较浅时,用木吊架、木辘轳配粗麻绳提升。
吊至地面后,用手推车运走。
地下水采取随挖随用吊桶将泥土一起吊出。
遇大量渗水,在一侧挖集水坑,用高扬程潜水泵排出桩孔外。
3.3测量控制桩位轴线采取在地面设十字控制网,基准点。
安装提升设备时,使吊桶的钢丝绳中心与桩孔中心线一致,以作挖土时粗略控制中心线用。
护壁支模中心线控制,系将桩控制轴线、高程引到第一节护壁上,每节以十字线对中,吊大线锤作中心控制线用,用尺杆找圆周,以基准点测量孔深,以保证桩位、孔深和截面尺寸正确。
3.4挖孔注意事项1、多桩同时成孔,应采取间隔挖孔方法,以减少水的渗透和土体的位移。
2、对桩的垂直度和直径,应每段检查,发现偏差,随时纠正,保证位置正确。
3、桩底要支撑在设计要求的持力层上,并清除底部虚土,要逐步地进行隐蔽检查。
4、遇塌孔,一般采取在塌方处,将塌方处土方清理,配适量直径6~9mm间距150mm钢筋,再支钢内模灌注混凝土护壁。
5、孔底施工人员连续作业不得超过4h,超过4h应轮班进行孔底施工作业。
6、挖孔、成桩必须严格按图施工,若发现问题需要变更,应及时与相关部门联系。
3.5质量要求1、桩孔位中心线允许偏差:50mm;2、桩孔径允许偏差:不小于设计;3、桩的垂直度偏差5‰L且不大于200mm(L指挖孔桩长);4、孔底沉渣:无3.6 安全技术措施挖孔施工时应对施工安全予以特别重视,应制定周密可靠的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操作规定,并严格认真贯彻执行。
施工中加强安全教育和经常性的检查,以确保施工安全。
1、在孔口设水平移动式活动安全盖板,当土吊桶提升到离地面约1.8m时,推动活动盖板关闭孔口,手推车推至盖板上卸土后再开盖板,下吊桶装土,以防土块、操作人员调入孔中伤人。
采用卷扬机提升吊桶,桩孔四周应设安全栏杆,竖立警示标牌,夜间应有警示的照明设施。
2、人员上下必须使用软梯和保护绳,严禁用人工拉绳子运送工作人员和脚踩护壁凸缘上下桩孔。
桩孔内壁设置保险绳,并随挖孔深度放长至工作面,作为救急之备用。
3、在井下设防水带照灯泡照明,并用12v低电压。
当桩孔开挖深度超过5m时,每天开工前应用气体检测仪进行有毒气体的检测,确认孔内气体正常后,方可下孔作业。
10m以下作业时,采取向井内通风,供给新鲜空气,以防有害气体中毒。
4、井口作业人员挂安全带,井下戴安全帽,提土时井下设安全区,防掉土、石伤人。
5、挖出的土石方应及时运走,孔口四周2m范围内不得堆放淤泥杂物。
机动车辆通行时,应作出预防措施和暂停孔内作业,以防挤压塌孔。
6、为防止地面人员和物体坠落桩孔内,孔口四周必须设置护栏。
护壁要高出地表面200mm,以防杂物滚人孔内。
当桩孔挖至5m以下时,应在孔底面以上3.0m左右处的护壁凸缘上设置半圆形的防护罩,防护罩用钢板或密眼钢丝网做成;在吊桶上下时,作业人员必须站在防护罩下面,停止挖土,注意安全;7、加强对孔壁土层用水情况的观察,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8、孔口操作平台应自成稳定体系,防止在护壁下沉时被拉垮。
9、每天开工前,应将孔内的积水抽干,并用鼓风机或大风扇向孔内送风5min,使孔内混浊空气排出,才准下人。
孔深超过l0m时,地面应配备向孔内送风的专门设备,风量不宜少于25L/s。
孔底凿岩时应加大送风量。
10、为防止地面人员和物体坠落桩孔内,孔口四周必须设置护栏。
护壁要高出地表面200mm左右,以防杂物滚人孔内。
11、桩孔内的作业人员要遵守下列要求:(1)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穿绝缘鞋;(2)严禁酒后作业,不准在孔内吸烟,不准在孔底使用明火;(3)作业人员每工作4h轮换一次;(4)开挖复杂的土层结构时,每挖深0.5一lm应用手钻或不小于φ16钢筋对孔底做品字型探查,检查孔底面以下是否有洞穴、涌砂等,确认安全后,方可继续进行挖掘;(5)认真留意孔内一切动态,如发现流沙、涌水、护壁变形等不良预兆以及有异味气体时,应停止作业并迅速撤离;(6)当桩孔挖至5m以下时,应在孔底面以上3.0m左右处的护壁凸缘上设置半圆形的防护罩,防护罩可用钢(木)板或密眼钢筋(丝)网做成;在吊桶上下时,作业人员必须站在防护罩下面,停止挖土,注意安全;若遇起吊大块石时,孔内作业人员应全部撤离至地面后才能起吊;(7)孔内凿岩时应采用湿式作业法,并加强通风防尘和个人防护;(8)如在孔内爆破,孔内作业人员必须全部撤离至地面后方可引爆;爆破时,孔口应加盖;爆破后,必须用抽气、送水或淋水等方法将孔内废气排除,方可继续下孔作业。
12、孔口配合人员应集中精力,密切监视孔内的情况,并积极配合孔内作业人员进行工作,不得擅离岗位。
在孔内上下递送工具物品时,严禁用抛掷的方法。
严防孔口的物件落人桩孔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