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统计学第四章作业P92-94 4 ,7 ,8 ,10 ,11, 14
4. 解:计划完成相对指标=%100⨯计划规定的百分比
实际完成的百分比 该企业第一季度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的相对指标=
%100%10%100%8%100⨯--≈102.22% 7. 解:1)动态相对指标=同一现象基期水平
某一现象报告期水平 甲国钢厂量动态相对指标=
%1103000
3300= 甲国年平均人口数动态相对指标=%1006000
6000= 乙国钢厂量动态相对指标=%1055000
5250= 乙国年平均人口数动态相对指标=%69.10071437192≈ 2)强度相对指标=的统计指标
另一有联系而性质不同某一现象的统计指标 甲国2008年人均钢厂量=
万人万吨/5.060003000=
甲国2009年人均钢厂量=万人万吨/55.060003300=
乙国2009年人均钢厂量=万人万吨/7.071435000≈
乙国2009年人均钢厂量=万人万吨/73.071925260≈ 3)比较相对指标=指标数值
乙地(单位)同期同类值甲地(单位)某指标数 2008年甲乙钢厂量强度相对指标=
%60%1005000
3000=⨯ 2009年甲乙钢厂量强度相对指标=%8.62%1005250
3300≈⨯ 2008年甲乙年平均人口数强度相对指标=%84%1007143
6000≈⨯ 2009年甲乙年平均人口数强度相对指标=%42.83%10071926000≈⨯ 所以由以上相对指标得出甲国钢厂量发张速度慢于乙国;但是在人口发张速度方面要快于乙国。
8. 解:千克甲270400
5000001501500001002500050000015000025000=÷+÷+÷++=
x /亩 亩千克乙/2504502001504507502005001501250=++⨯+⨯+⨯=x 所以由表4-14知乙村的平均亩产高于甲村的平均亩产,即乙村的生产经营管理做的好;但从计算结果来看,由于甲村平原地占播种面积较大,山地占播种面积较小,所以得到产量较大,即甲村的平均亩产高于乙村的总平均亩产。
9. 解:1)早中晚的购买量相同则设购买量为bkg
元千克/73.25
5.223≈÷+÷+÷=b b b b x 2)早中晚的购买额相同则设购买量为akg 元)(千克/17.335a 2.5a 2a ≈++=
a X
10. 解:%74.94%3.96%22.92%74.953=⨯⨯=xg
14 解:1)5.120
601203202601120=++⨯+⨯+⨯=
甲x 件/人 8.13302120130180=÷+÷+÷=乙x 件/人 甲x <乙x ,所以乙单位工人的生产力水平高
2)件()(甲67.0200
20)5.13(60)5.1-21205.1-1222=⨯-+⨯+⨯=σ 件(乙6.010
603010)8.13(60)8.12(30)8.11222=++⨯-+⨯-+⨯-=σ V 甲=%7.44%1005
.167.0≈⨯=甲甲
x σ V 乙=%3.33%1008.16.0≈⨯=乙
乙
x σ 因为乙甲σσ>,V 甲>V 乙 ; 所以乙单位工人生产水平整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