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给水系统的分类给水系统按照其用途可分为3类基本给水系统:1.生活给水系统供人们在不同场合的饮用、烹饪、盥洗、洗涤、沐浴等日常生活用水的给水系统。
其水质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2生产给水系统供给各类产品生产过程中所需的用水、生产设备的冷却、原料和产品的洗涤及锅炉用水等的给水系统。
生产用水对水质、水量、水压及安全性随工艺要求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
3.消防给水系统供给各类消防设备扑灭火灾用水的给水系统。
消防用水对水质的要求不高,但必须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保证供应足够的水量和水压。
上述3类基本给水系统可以独立设置,也可根据各类用水对水质、水量、水压、水温的不同要求,结合室外给水系统的实际情况,经技术经济比较,或兼顾社会、经济、技术、环境等因素的综合考虑,设置成组合各异的共用系统。
如生活、生产共用给水系统,生活、消防共用给水系统,生产、消防共用给水系统,生活、生产、消防共用给水系统。
还可按供水用途的不同、系统功能的不同,设置成饮用水给水系统、杂用水(中水)给水系统、消火栓给水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给水系统、水幕消防给水系统,以及循环或重复使用的生产给水系统等等。
给水方式是指建筑内给水系统的具体组成与具体布里的实施方案(同时,根据管网,水平干管的位置不同,又分为下行上给式、上行下给式、中分式以及枝状和环状等形式。
在初步设计过程中,可用经验法估算建筑所需水压,看能否采用直接给水方式:即1层为100kPa, 2层为120kPa, 3层以上每增加1层,水压增加4okPa。
三、分区给水方式1.利用外网水压的分区给水方式2.设高位水箱的分区给水方式一般各分区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处的静水压力不宜大于0. 45MPa,且最大不得大于0. 55MPao.钢管的连接方法钢管的连接方法有螺纹连接、焊接和xx连接。
(1)螺纹连接即利用带螺纹的管道配件连接。
配件用可锻铸铁制成,抗腐性及机械强度均较大,也分镀锌与不镀锌两种,钢制配件较少。
镀锌钢管必须用螺纹连接,其配件也应为镀锌配件。
这种方法多用于明装管道。
(2)焊接焊接是用焊机、焊条烧焊将两段管道连接在一起。
优点是接头紧密,不漏水,不需配件,施工迅速,但无法拆卸。
焊接只适用于不镀锌钢管。
这种方法多用于暗装管道,(3)xx连接在较大管径(50mm以上)的管道上,常将法兰盘焊接(或用螺纹连接)在管端,再以螺栓将两个法兰连接在一起,进而两段管道也就连接在一起了。
法兰连接一般用在连接阀门,止回阀,水表,水泵等处,以及需要经常拆卸,检修的管道上。
止回阀和截止阀有方向性的水表:水表是一种计量用户累计用水量的仪表。
流速式水表的构造和性能建筑给水系统中广泛采用的是流速式水表。
这种水表是根据管径一定时,水流通过寸水表的速度与流量成正比的原理来测量的。
流速式水表按翼轮构造不同分为旋翼式和螺翼式,给水管道的布置室内给水管道的布置,有以下几个原则:1,满足良好的水力条件,确保供水的可靠性,力求经济合理;2,保证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生产安全;3,保证给水管道的正常使用;4,便于管道的安装和维修5,管道布置形式给水管道的布置按供水可靠程度要求可分为枝状和环状两种形式。
前者单向供水,供安全可靠性差,但节省管材,造价低;后者管道相互连通,双向供水,安全可靠,但管线长,造价高。
一般建筑内给水管网宜采用枝状布置。
高层建筑、重要建筑宜采用环状布置。
按水平干管的敷设位置又可分为上行下给、下行上给和中分式三种形式。
生活饮用水的配水出口与用水设备(卫生器具)溢流水位之间,应有不小于出水口直径2.5倍的空气间隙贮水池应设进水管,出(吸)水管,溢流管,泄水管,人孔,通气管和水位信号装置当生活和生产调节水箱兼作消防用水贮备时,水箱的有效容积除生活或生产调节水量外,还应包括10min的室内消防设计流量(这部分水量平时不能动用)。
水箱内的有效水深一般采用0.70到2.50m,水箱的保护高度一般为200mm室内消防系统根据灭火方式和使用灭火剂的种类不同可分为消火栓灭火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其他使用非水灭火剂的固定灭火系统,如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干粉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蒸汽灭火系统、卤代烷灭火系统等。
灭火剂的灭火原理可分为四种:冷却、隔离、窒息和化学抑制。
前三种为物理灭火过程.化学抑制为化学灭火过程。
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的组成: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一般由消火栓箱、消火栓、水带、水枪、消防管道、消防水池、高位水箱、水泵接合器、加压水泵、报警装置等组成消火栓有单出口和双阀双出口两种,单出口消火拴口径有50mm和65mm 两种,双出口消火栓只有口径为65mm消火栓的保护半径是指消火栓,水带和水枪选定后,水枪上倾角不超过45°条件下,以消火栓为圆心,消火栓能充分发挥作用的半径。
手提式水枪的充实水柱规定为:从喷嘴出口起至射流90%的水量穿过直径38cm圆圈为止的一端射流长度当发生火灾消防泵工作时,同一立管上不同高度的消火栓压力是不同的,当栓口压力超过0. 5MPa时,射流的反作用力使消防人员难以控制水枪射流方向,从而影响灭火效果。
因此,压力过大的消火栓应采取减压措施。
减压值应为消火栓口实际压力值减去消火栓工作压力值。
水流报警器装置由警铃,压力开关和水流指示器构成三、排水系统的组成1卫生器具和生产设备受水器2.排水管道3.通气管道4.清通设备5.提升设备6.污水局部处理构筑物排水塑料管常标注公称外径De存水弯的类型主要有S形和P形两种S形存水弯常采用在排水支管与排水横管垂直连接部位。
P形存水弯常采用在排水支管与排水横管和排水立管不在同一平面位置而需连接的部位。
排水立管与排出管端部的连接,宜采用两个45°弯头或弯曲半径不小于4倍管径的90°弯头。
排出管至室外第一个检查井的距离不宜小于3m。
排水通气管的设置条件1)伸顶通气管。
2)专用通气立管。
3)主通气管或副通气管。
4)结合通气管。
‘5)环形通气管。
6)器具通气管7)汇合通气管建筑内部排水系统下列几种情况适宜设置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1排水量超过了普通单立管排水系统排水立管最大排水能力时2横管和立管的连接点较多时3同层接入排水立管的横支管数量较多时4卫生间或管道井面积较小时,难以设置通气管的建筑集水池的容积与水泵启动方式有关,当水泵为自动启动时,集水池容积不小于最大一台排水泵5 min的出水量,水泵每小时启动次数不超过6次化粪池总容积由有效容积V和保护容积V、组成,保护容积根据化粪池大小确定,一般保护层高度为0. 25到0. 45m。
化粪池有效容积V由污水所占容积V1,和污泥所占容积V2组成敞开式和密闭式内排水系统敞开式内排水系统,雨水经排出管进人室内普通检查井,属于重力流排水系统,因雨水排水中负压抽吸会夹带大量的空气,若设计和施工不当,突降暴雨时会出现检查井冒水现象雨水漫流而造成伤害,但是敞开式内排水系统可接纳与雨水性质相近的生产废水。
密硬式内排水系统,雨水经排水管进人用密闭的三通连接的室内理地管,属于压力排水系统。
当雨水排泄不畅时,室内不会发生冒水现象但不能接纳生产废水。
对于室内不允许出现冒水现象的建筑,一般适宜采用密闭式内排水系统屋面雨水排除必须按重力流或压力流设计,檐沟外排水系统适宜按重力流设计内排水系统由天沟、雨水斗、连接管、悬吊管、立管、排出管、埋地干管和检查井组成热水系统计算时使用的冷水水温应以当地地表水或地下水最冷月平均水温为依据热水供应方式1开式和闭式热水供应方式按官网压力工况特点可分为开式和闭式2.不循环、半循环、全循环方式热水供应系统中根据是否设置循环管网或如何设置循环管网,可分出不循环、半循环、全循环热水供应方式。
不循环热水供应方式是指热水供应系统中热水配水管网的水平干管、立管、配水支管都不设任何回水管道。
半循环热水供应方式是指热水供系统中只有热水配水官网的水平干管设回水管道,该方式对适用于设有全日供应热水的建筑物和定时供应热水的建筑物中。
全循环热水供水方式是指热水供应系统中热水配水管网的水平干管,立管,甚至配水支管都有回水管道。
该系统设循环水泵,用水时不存在使用前放水和等待的时间,适用于高级宾馆,饭店,高级住宅等高标准建筑中。
自动温度调节装置安装时必须直立安装自然补偿即为管道敷设时自然形成的L型或Z型弯曲管段和方型补偿器,来补偿直线管段不封的伸缩量,一般L臂和Z臂平行伸长臂不宜大于20~30m。
蔬水器的作用是保证凝结水及时排放,同时又阻止蒸汽漏失,在蒸汽间接的凝结水管道上应装设疏水器·疏水器根据其工作压力可分为低压和高压,热水系统常采用高压疏水器在闭式热水供应系统中,应设置压力式膨胀罐,膨胀罐宜设置在加热设备的冷水进水管或热水回水管上热水管道中水加热器或贮水器的冷水供水管、机械循环第二循环回水管和冷热水混水器的冷、热水供水管上应设止回阀,以防止加热设备内水倒流被泄空而造成安全事故和防止冷水进人热水系统影响配水点的供水温度。
上行下给式官网水平干管应有不小于0.003的坡度,与水流方向反向,并在最高点设有自动排气阀排气。
饮水净水水嘴额定流最宜0.0 041L/S,最低工作压力为0. 03 MPa;建筑中水系统是将建筑或建筑小区内使用后的生活污废水经适当处理后,达到规定水质标准。
回用于建筑或建筑小区作为杂用水的收集、处理和供水系统,中水系统的分类;中水系统是一个系统工程、是给水工程技术、排水工程技术、水处理工程技术和建筑环境工程技术的有机综合。
而得以实现各部分的用功能、节水功能及建筑环境功能的统一。
1.建筑中水系统2.小区中水系统3.xxxx系统xxxx系统框图如图6-4所示。
此系统以城镇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出水和部分雨水作为中水水源,经提升后送到中水处理站,处理达到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后,供城镇杂用水使用。
具体的循环方式为顺流式、逆流式和混合式三类。
1)顺流式循环:全部循环水量从游泳池两端或两侧进水,由游泳池底部回水,这种方式配水较均匀,有利于防止水波形成涡流和死水区,目前国内普遍采用这种方式,但池底易沉积污物。
2)逆流式循环:全部循环水量由池底均匀地进人,从游泳池周边的上缘溢流回水,这种方式配水均匀,池底不易积污,能够及时去除池水表面污物。
它是国际泳联推荐的方式,但基建投资费用较高,施工稍难一些。
3)混合式循环:上述两种方式的组合,具体形式有:给水全部从池底进人,池表(不少于循环水量的50%)和池底(不超过循环水量的50%)同时回水;给水从两侧上部和下部进人,两端溢流回水加底部回水;给水由池底和两端下侧进人,从两侧溢流(如图7-4所示)等多种。
这种方式配水较均匀,池底积污较少,利于表面排污。
水质净化方式;游泳池水质净化的方式一般对于其他给水方式,常有溢流净化,换水净化和循环净化溢流净化方式是指连续不断的向池内供给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自流井水,温泉水和河水将沾污了的池水连续不断的排除,使池内在任何时候都保持符合《游泳池水质卫生标准》的要求,有条件时应优先采用这种方法换水净化方式是将被沾污的池水全部排除,再重新注入新鲜水的方式,这种方式不能保证稳定的卫生状况,有可能传染疾病,一般不推荐这种方法循环净水方式是将沾污的池水按一定的流量连续不断的送入处理设施,去除水中污物,投加消毒剂杀菌后,再送入游泳池使用,这是城镇较高标准游泳池常用的给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