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前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

学前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

学前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
(一)与神经性习惯有关的心理健康问题
l.儿童遗尿症
遗尿症属于儿童行为障碍中的排泄障碍(遗粪症也是)。

正常儿童3岁以后
就能自觉地控制排尿,并在入睡后因膀胱充盈而醒来,仅偶尔失去控制而遗尿。

多数幼儿随着年龄增加,大脑皮质控制排尿的机制形成,遗尿症状逐渐减少。

5 岁以后儿童,仍不能控制排尿,经常夜间尿床,白天尿裤。

遗尿以夜间遗尿最常见,故也称夜尿症。

儿童中遗尿的发生率,一般为4%~17%,5、6岁发生率最高,
11岁以后很少见,但也有可延续至成年。

男孩出现遗尿现象比女孩多1倍。

遗尿症有两类:器质性遗尿症和功能性遗尿症。

器质性遗尿症因躯体疾病引起的遗尿症。

约占10%。

膀胱炎、蛲虫病、糖尿
病或大脑发育不全都可使幼儿不能控制排尿。

功能性遗尿症是己排除了各种躯体疾病的遗尿症。

主要由于大脑皮质功能失
调所致。

诱因多为精神方面的障碍。

如强烈的精神刺激、白天疲劳过度、排尿习惯不良、心理障碍等。

遗尿症的防治措施具体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消除引起幼儿精神紧张不安的各种因素。

一旦发生遗尿,不要耻笑、嫌弃、
贡骂或体罚幼儿,要以温和、亲切、耐心的态度对待,帮助幼儿树立克服遗尿的信心。

当遗尿减少时给予鼓励。

2.建立合理的作息制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如按时睡觉,白天避免过度
紧张和疲劳,晚间适当控制饮水量、夜间定时唤醒幼儿排尿。

3.加强自觉排尿的训练。

4.配合药物或针灸治疗。

二.儿童咬指甲
咬指甲可以在儿童期的任一阶段发生,顽固者可能形成终身顽固习癖,在
3、6岁的儿童中,发病率较高,但是多数出现在学龄初期的丿L童身上,大约有10%~30%的学龄儿童有这种行为,多发年龄在11~13岁,男女比例相近。

随年龄增大后,症状可自愈。

但少数人养成顽固习癖,终生难改。

(1)儿童咬指甲主要有以下原因
.咬指甲的行为,主要与儿童紧张的心理状态有关。

如父母工作忙,对孩子
缺乏关爱,家庭关系紧张,父母或教师管教太严、孩子对新环境适应困难等,在强烈的心理压力或高度焦虑的情况下,孩子就会以咬指甲来缓解心理紧张,长此以往,行为就固定下来了。

另外,孩子缺少同伴,经常一个人在家里做作业、玩玩具、看电视,当感到孤独、寂寞、乏味时,便不自觉地去咬手指,久而久之便养成了习惯。

2.模仿:有的儿童咬指甲行为是在幼儿园里从同伴那里模仿来的,一般获得
了快感,逐渐形成了顽固性习惯。

(2)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有针对性地对咬指甲进行预防和治疗
.消除引起心理紧张的各种因素。

如父母和教师不要过于严厉,作业难度不
宜过大等,给孩子多一些时间能与同伴一起玩耍,用儿童感兴趣的活动去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2.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如勤剪指甲等。

3.在指甲上涂苦药如胡椒粉、黄连水、辣椒水或缠上纱布,使之在咬指甲时
产生一种厌恶感,可以减少或消除这些不良行为习惯。

4.对于较严重的患儿,可采取行为治疗的方法进行矫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