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肥皂泡的奥秘阅读及答案

肥皂泡的奥秘阅读及答案

肥皂泡的奥秘
暑假里,我和小伙伴们比赛吹泡泡,看谁吹得最大。

我们吹呀吹呀,可是那些泡泡刚刚被吹大一些,就离开吹管掉了下去,然后碰到东西上……破了。

其中有一个泡泡很“顽强”,它落到我家的茶几上之后,居然没有破!而且原来圆头圆脑的泡泡,此时变得像一个蒙古包似的,真好玩。

我们见了,又高兴地趴在茶几上吹起来。

那些泡泡可真好看。

透明的一层水膜上浮动着七彩的光带。

这些光带随着空气不断地吹入,也跟着旋转着、搅拌着……这样一来,色彩变得更加丰富起来,真是漂亮极了。

渐渐地,我感觉在茶几上吹的泡泡,要比悬空的泡泡更容易吹大,而且“存活”的时间也更长一些。

这是为什么呢?泡泡为什么要爆破呢?怎样才能让这些美丽的泡泡“存活”得更长一些呢?
我把这些问题向妈妈提出,妈妈说我的问题很有研究价值,就帮我上网去查资料。

从资料中我知道了:泡泡之所以会爆破,是因为表面的水分蒸发到空气中去了,那层水分子形成的薄膜张力越来越小,水分子不能再“手拉手”,所以就破了。

我还知道了:要想吹出一个又大又圆而且可以长时间存活的泡泡,你必须解决两个问题。

第一要加入能增强表面张力的物质。

如肥皂、洗洁灵等。

第二还需要加入一些防止水分蒸发的物质。

比如甘油和糖。

资料上说的是真的吗?妈妈建议我做个实验验证一下。

我分别调制了两杯泡泡液,一杯只放了洗洁精,一杯还加入了甘油和糖。

开始实验了。

我吹完一个,赶紧再吹另一个。

我看到先吹的那个破了,紧接着另一个也破了。

可是到底哪一个时间稍长一些呢?我实在无法比较出来。

还是妈妈有办法。

她嘴里含上两根吸管,分别蘸上不同的泡泡液,然后同时吹出两个一般大的泡泡。

经过观察发现,果然,放了糖和甘油的泡泡存活的时间更长一些。

妈妈让我自己再多做几次,说一次实验的结果并不能说明什么。

她还提醒我:做实验要反复验证,而且实验要讲究科学性。

比如吹泡泡时蘸的液体要同样多,吹的泡泡要同样大。

这样在同等条件下的比较,才更有说服力。

我按妈妈说的又做了很多次实验,得出的结论和资料上说得一模一样。

那是不是糖和甘油放得越多,泡泡就越不容易破呢?我又继续用不同的泡泡液做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