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道X689谢坑线谢家至龙洞段路面改造工程 5%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 县道X689谢坑线谢家至龙洞段路面改造工程 (K0+000~K10+000)
5%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
金光道环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日期:2017年 02月 20日 县道X689谢坑线谢家至龙洞段路面改造工程 5%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 金光道环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1
5%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 经过我项目部精心组织安排,于2017年02月13日对K9+500~K10+000左幅按照5%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试验段实施方案完成了试验段的施工,取得了5%水泥稳定碎石级配基层全面施工的数据,达到了试验段目的,为以后我标大面积施工基层提供科学依据。根据试验段取得的数据对5%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所用的材料、配合比、松铺系数、施工工艺及碾压遍数进行归纳总结,形成标准的施工方法指导大面积施工,现将其施工过程及检测结果总结上报。 一、试验成果: 1、试验地点:K9+500~K10+000左幅,长500m;面积为2050m2。 2、原材料试验、规范指标及试验结果:同实施方案。 3、设计配合比,水泥:10~20mm碎石:10~30mm碎石:石屑=5%:12%:32%:56%。 4、最大干密度2.391g/cm3,最佳含水量6.4%。 5、松铺系数为1.35,松铺厚度为24.3cm,压实厚度为18cm。 6、确定了混合料拌和时水泥和碎石级配关系。 7、压实遍数和压实度关系(见附件)。 8、混合料的摊铺工艺。 9、主要施工人员、机械、检测设备。 二、工艺流程及质量控制 县道X689谢坑线谢家至龙洞段路面改造工程 5%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 金光道环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
1、施工工艺流程: 压实度检测
下承层准备 施 工 放 样 拌 和 运 输 摊 铺 碾 压 接 缝 处 理 检查验收 养
生
含水量、水泥剂量检测 2、 施工工艺: 1)下承层准备: 开工前进一步对路床顶标高进行自检并将其表面的浮杂物清理干净。摊铺前,洒适量的水以保持下承层表面的湿润。 2)施工放样 每隔10m测设一中线桩,然后在两侧距路中线外与土路肩边缘外40cm对应处测设标线桩,结合以往的施工经验,控制松铺厚度系数为1.35,进行逐点高程控制,并将钢丝线挂于铁杆桩上,拉紧, 以此作为摊铺机摊铺基准线。 3)拌和 混合料用厂拌设备集中拌和,施工前,先调试拌和设备,测定其级配、含水量及水泥剂量是否准确,如有误差,则个别调整后再试拌,试拌一直进行到使混合料的各种指标均符合要求为止。 4)运输和摊铺 运输:采用8台自卸汽车运输,将拌好的混和料运送到摊铺现场。县道X689谢坑线谢家至龙洞段路面改造工程 5%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 金光道环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3
运输时,根据厂拌能力考虑运输能力有所富余,以保证施工的连续性。 5)碾压 摊铺机摊铺完成50m后开始进行碾压,碾压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先静压后振动、直线段由两侧向中线碾压、曲线超高段由低处向高处碾压的原则进行碾压。碾压过程中,表面保持湿润,表层水分蒸发较快,及时补洒少量水,如有“弹簧”、松散、拥包等现象及时换填新混和料,使其达到质量要求。 对压路机的碾压要求: ⑴、 碾压行进中在原路上直进直退。 ⑵、 换行碾压时钢轮重叠1/2轮宽。 ⑶、 碾压换行时在路基或已碾压完毕的路段上长距离V字型转弯换行。 ⑷、 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急转弯或急刹车,保证基层表面不受破坏。 ⑸、 一进一退为一遍,一轮一行顺次碾压,严禁在一个碾压行上完成所有碾压遍数。 压实工艺与碾压遍数: 第一遍:静压 振动压路机前进后退静压,速度为1.5Km/h。 第二遍:弱振 振动压路机前进后退振动, 速度为1.5Km/h。 第三遍:强振 振动压路机前进后退振动, 速度为1.8Km/h。 第四遍:强振 振动压路机前进后退振动, 速度为2Km/h。 第五、六、七遍:强振 振动压路机前进后退振动, 速度为2.5Km/h。 县道X689谢坑线谢家至龙洞段路面改造工程 5%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 金光道环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4
最后:光压 胶轮碾压至表面无轮迹。 从大振五遍后,检测12个点的压实度分别为97.0%、97.5%、96%、95.5%、96.5%、96.0%、96.0%、96.5%、97.0%、96.0%、96.5%、97.5%; 从大振六遍后,检测12个点的压实度分别为98.0%、98.4%、97.5%、97.0%、98.0%、98.4%、97.0%、97.5%、98.4%、97.0%、97.5%、98.9%; 从大振七遍后,检测12个点的压实度分别为98.4%、97.5%、98.9%、97.0%、97.5%、98.4%、97.0%、97.5%、98.4%、97.0%、97.5%、98.4%; 根据基层压实度要求(≥97%)和从施工方便、振压效率考虑,确定最佳压实遍数取值为:初压(第一遍)、复压(第二遍至六遍)、终压(第七遍)。 混合料的松铺系数确定: 本试验段初定松铺系数为1.35施工,施工中采用如下方法验证:先用水准仪测量各测点(距中偏左4.1m处)的下承层的标高,待摊铺机摊铺过后,测量各测点(距中偏左4.1m处)的对应位置摊铺后的标高,碾压终了后测量各测点(距中偏左4.1m处)的对应的标高。各测点松铺系数=(摊铺标高-下承层标高)/(压实后标高-下承层标高)。经过数据计算,测点平均摊铺系数值即为试验后所得松铺系数。 6)接头处理 摊铺碾压完毕后,用人工将两端接头标高和平整度不合格部分拉线垂直切齐,并回填部分废料以便水车通行和接缝的养生。 7)检查验收 碾压完成后,对该水泥稳定碎石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查验收,标高、横坡度、厚度、平整度、宽度及压实度是否符合设计规范要求,水泥稳定碎石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如下表: 县道X689谢坑线谢家至龙洞段路面改造工程 5%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 金光道环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5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或频率
1 压实度 (%) 代表值 97 灌砂法:每100m每车道2处 极 值 93 2 平整度(mm) 12 3m直尺:每200m测2处,每处连续10尺 3 纵断高程(mm) +5,-10 水准仪:每20延米一个断面,每个断面3个点 4 宽度(cm) +0以上 钢尺:每40m测1处 5 厚度 (mm) 代表值 -10 挖验和钻心取样:每100m每车道2处
极 值 -20
6 横坡(%) ±0.5 水准仪:每20m测1个断面 7 水泥剂量(%) +1.0,-0.5 每2000平方米测1次,至少6个样品 8 强度(Mpa) ≧3.5MPa 按TJT034-2000附录G检查 8)养生
碾压完成并经检验合格后立即将薄膜人工覆盖在碾压完成的基层顶面开始养生,采用洒水养生法,养生期为7天,每天洒水次数视天气情况而定,以保持表面湿润。养生期间,除洒水车外禁止其它车辆通行。 三、确定基层施工的最佳人机配套 1、 机械:摊铺机 1台,主要负责摊铺工作。 50L装载车1台,主要负责集料上装拌和机工作; 压路机1台,主要负责整平水泥稳定碎石集料压实; 自卸汽车东风8辆,负责运输集料; 小型夯机2台,负责压路机压不到的不规则的工作面; 柳州东风水车1辆,负责洒水保养。 2、 人员 吴衍辉:路基路面工程师,主要负责基层摊铺技术指导;梁伟亮:测量县道X689谢坑线谢家至龙洞段路面改造工程 5%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 金光道环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6
工程师:主要负责基层标高控制;黄永辉试验工程师,主要负责基层质检工作。 民工20人,主要负责铺助水泥稳定碎石集料铺平、铲除、清扫、拉线、养生等工作。 安全员4名,主要负责两头车辆指挥及自卸车指挥。 四、保证质量措施: 1、健全质量管理机构,完善以施工负责人,现场负责人结合施工班组为一体的质量控制体系,实行岗位责任制,每道工序,每个施工环节实行定人、定岗、定责并有明确的奖惩措施。 2、加强质量意识教育,增强全体人员质量观念,做好施工交底和上岗前的培训,将技术标准,质量要求,施工操作方法向每一个参加施工的人员交待清楚,做到人人心中有数,使工程处于全面受控状态。 3、加强工序间的质量控制检查,强化施工测量检验,技术人员跟班作业,随时督促检查测量、试验人员的工作结果,用数据正确指导施工。 4、严格把关,混合料拌合要均匀,禁止花白料、含水量及水泥剂量不合格混合料出厂,及时对不合格的产品进行返工。 5、加强与监理配合,出现问题及时反馈。 6、为了保证质检仪器性能良好,示值准确,误差在允许范围内,除了做到使用前检定外,我们对本项目全部检测仪器定期校正检定,避免由于检测仪器的误差而影响工程质量,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和影响。 7、严把材料和试验关,施工中使用的原材料必须以制定方案时监理工程师批准选用的材料为准。工地试验室必须加强试验检查,坚决杜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