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极简主义景观设计中的感官复杂性——以彼得·沃克景观作品为例

极简主义景观设计中的感官复杂性——以彼得·沃克景观作品为例

极简主义景观设计中的感官复杂性——以彼得·沃克景观作品为例
发表时间:2020-04-14T02:52:48.106Z 来源:《建筑细部》2019年第21期作者:王璐璐
[导读] 极简主义景观设计的手法特征主要体现在把握整体性;对建筑化简约、纯粹空间的追求;对材质的关注和构造的精细;对纯净、抽象形式的运用、对时间与自然造化的体现等。

运用简化和提炼、简洁抽象几何形体、景观要素的系列化等方法来实现纯净抽象的形式。

王璐璐
滨州学院 256600
摘要:极简主义景观设计的手法特征主要体现在把握整体性;对建筑化简约、纯粹空间的追求;对材质的关注和构造的精细;对纯净、抽象形式的运用、对时间与自然造化的体现等。

运用简化和提炼、简洁抽象几何形体、景观要素的系列化等方法来实现纯净抽象的形式。

由于其设计手法的此类特征,其本身所反映出的复杂性往往被忽视。

通过分析彼得·沃克作品,从感官体验角度分析极简主义景观设计中的复杂性问题。

关键词:景观设计;极简主义;复杂性;感官体验
1.极简主义景观设计
自20世纪60年代起,现代艺术蓬勃发展,影响越来越广泛,艺术家开始涉足环境艺术和景观设计,一些景观建筑师开始接触极简主义艺术,从极简主义艺术中汲取创作营养,并运用到景观设计的实践中,创作了许多具有极简主义风格的景观作品。

其中代表作有彼得·沃克的唐纳喷泉、玛塔·施瓦茨的面包圈花园以及彼得·拉茨的杜伊斯堡公园金属广场等。

极简主义景观设计强调从整体性把握设计,追求极致简单、纯粹的空间构成、关注材质细节的运用。

其作品在设计层面上通过高度概括的设计手法与精炼简约的表现手段,深度挖掘景观本质带给人们的体验。

极简主义景观的设计理念可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极简的设计方法,设计师对设计对象研究、分析后,确定其关键性因素,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细节表现,以最简练的表达手法取得最大的景观效果;二是极简的表现手法,设计师运用及其精炼简单的元素、景物已经材质表现景观最本质的特征;三是极简的设计目标,在充分了解场地文脉、肌理的基础上,找出适应场地的最理想方式,并尽量减少对原有景观的人为干扰。

2.保罗·沃克作品分析
彼得·沃克(Peter Walker)是当代景观设计中极具代表性的大师,也是将极简主义风格运用到景观设计中的代表人物。

他所设计的景观作品大多结合当地文脉,融入丰富的历史与传统文化,通过简洁、现代的布置形式,运用古典的景观元素,营造浓重的原始气息以及神秘的氛围。

这些都是彼得·沃克作品的显著特点及过人之处——艺术与景观的无声结合赋予了作品全新的含义。

以下将通过其景观设计作品分析极简主义景观设计中的感官复杂性。

2.1唐纳喷泉
哈佛大学的唐纳喷泉建于1984年,是彼得·沃克早期的作品。

喷泉位于校园内的一个交叉路口,同时跨越草地和水泥路地面,并且包含了附近的两棵树,由159块花岗岩不规则排列组成直径约为18.3M的圆形石阵,每块石头大约4英尺长、2英尺宽、2英尺高,当人们坐在草地上时,刚好可以被用作石椅或石桌。

石阵的中央是一座雾喷泉。

唐纳喷泉立足于夏天使用,而在冬天,利用周边建筑供热系统可以继续喷雾,当气温继续降低直至无法喷雾时,白雪覆盖石阵,则是另一番景象。

石阵中心处设有水池,此处石头也更加密集。

春夏秋三季,水雾像云一样在石上舞蹈,将石阵的边界模糊。

白天阳光反射令水雾产生彩虹;夜晚水雾在灯光的影响下制造出丰富的光影变化。

虽然运用极简的设计手法,但彼得·沃克也对空间的使用功能进行了推敲,石阵具有空间划分的作用。

设计师利用159块天然石块围合出一块直径60英尺的圆形静空间,并与周边环境有所分区。

同时,水雾喷泉以柔和的方式阻隔了人们直线相互对视的目光,使这里更显私密,增加了实用性。

2.2 911国家纪念广场
911国家纪念广场是彼得·沃克生涯里一件极具代表性的作品。

2004年1月,以色列建筑师迈克·阿拉德以作品“倒影缺失”从63个国家5000多份方案中脱颖而出,之后他便邀请彼得·沃克一同完成该项目,并最终获得了201ASLA专业奖。

为了纪念911事件,在纽约世贸广场遗址上设立了庞大的瀑布,周边设置了森林广场,人们从周边繁华的城市走向这个静谧又有着瀑布轰鸣声的神圣场所,纪念逝去的生命,人们向下行走,将看到遇难者的名字,穿过森林广场向上走又回到了日常的生活,巨大的高差,让
人能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不再复返,也以此缅怀曾经的纽约世贸大厦与遇难者,更深刻地理解生命的意义。

夜间,两束高能量的镭射激光,射向深邃的夜空,宛如双塔重生,并以此慰藉着遇难者的在天之灵。

3.多种感官体验方式
诺伯格·舒尔茨指出,艺术作品的图像表现的整体性,只不过是生活的体验,因此也与自然物与人工物有关,而图像的任务是在给定的环境与所发生的生活之间建立桥梁。

城市景观通过自然物及人工物表现出的图像即可视为人们平常的生活体验。

而不同感官带给人们不同的体验,极简主义景观设计简洁的形式将视觉的体验体验最大程度弱化,在另一方面突出了其他感官体验的可能性,本文将从光影变化、触觉及场所精神三个方面论述极简主义景观设计中感官体验的复杂性。

3.1 光影应用
在建筑设计中,建筑师在对空间推敲的过程中,光影变化是及其重要的考虑因素,在景观设计中也是如此,丰富的光影变化可赋予景观作品更多的意义,同时人们也可在光影变化中体验景观作品的本质。

在911国家纪念广场设计中,彼得·沃克通过两束高能量的镭射激光,射向深邃的夜空,宛如双塔重生,并以此慰藉着遇难者的在天之灵。

彼得·沃克在唐纳喷泉也对光影变化有着深刻的考虑,石阵中央的水雾喷泉形成的水雾,白天在阳光的照射下形成彩虹,到了夜间,在灯光的照射下,同样具有五颜六色的光影变化,带给人们独特的视觉体验。

3.2 触觉
当人们开始感知外界时,触觉就是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如婴儿经常用手触碰事物来增强认知能力,因此,景观作品中如何带给人们触觉上的体验,将有利于人们感知景观作品。

在唐纳喷泉中,由于其中央有一个水雾喷泉,在春夏秋三季,会在石块中央上空形成水雾,模糊了石头本身的边界,但当人们触碰到这些水雾时,会明确的感知到此处就是唐纳喷泉的所在位置。

与此同时,石头本身具有的材质触感同样也是人们感知唐纳喷泉的一种途径,冬天时,当雪覆盖在石头上,雪的质感代替了石头,则是完全不同的体验,丰富了景观作品的表现力。

3.3场所精神
在人们感受一个景观作品时,除了上文提到的具体的感官感知外,该景观提供的“场所”精神同时能传给人们一种不同的感知力,追溯场所精神起源应至1980年,诺伯格?舒尔茨提出场所以取代空间概念,他以马丁?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为基础重新阐发了“场所”概念。

场所被理解为赋予人一个“存在的立足点”。

极简主义景观设计给人们提供了强烈的“场所”精神,同时,这又是该景观所特有的精神内涵,由于极简主义景观极力探索景观空间的实体性和光影变化,从而激化城市景观与人的情感共鸣,使人们以平和沉静的心理感受景观本身所具备的 “场所”精神,而这正是极简主义景观设计的创作理念。

在彼得·沃克的景观作品中即可感受他们所具有的“场所”精神,唐纳喷泉营造了一种静谧、舒适的场所,而911国家纪念广场则是庄严、肃穆的氛围。

设计师通过对空间、材质以及绿色植物的运用,将景观中的“场所”精神传达给人们。

4.结语
极简主义景观设计以其精炼而又复杂的设计手法成为当今景观设计中的主要力量,通过对空间、材质以及景观物布置的反复推敲,使人们在景观作品中获得更多的感官体验,通过分析彼得·沃克的重要代表作品,论证了其不仅仅是表现形式上的极简设计,而是通过弱化视觉感知的方式,强化人们在建筑中其他感官的感知力,营造独特的“场所”精神,从而增强人们对景观作品的体验。

对更好的理解极简主义景观设计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l]克里斯蒂安·诺伯格·舒尔茨.建筑——存在、语言和场所[M].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1993.
[2]张红卫、蔡如.极简主义艺术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影响[J].建筑知识,2003(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