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景观设计 景观大师分析

景观设计 景观大师分析


The Red Ribbon: Tanghe River Park
俞孔坚设计的启示
• 尊重自然。俞孔坚的设计强调对原有 自然生态和植被的尊重,哪怕是最野 的本地草木,也是值得保护和利用的。 在爱心广场设计中,同样有着原始保 留的桃林和梨林,所以我认为完全有 必要将其保留。 • 事半功倍。“红飘带”作为这个设计 的一大亮点,充分体现了以最少的材 料和人工创造最大效果的思想。既能 作为座椅,照明设施,科普展示,还 是整个景观视觉的焦点。这也是我们 应该在爱心广场设计中思考的。
粟根植物展示区
草本植物园
整体设计
6、旧建筑和构筑物 的保留和利用: ·利用料厂的建筑 基底建筑茶室和接 待中心; ·灌渠的利用而成 为线形的种植台;
利用建筑基底建筑茶室和接待中心
·西岸水塔的保留和利 用作观景塔; ·泵房的改造利用,以 作为环境艺术元素; ·防洪丁坝的保留和利 用而成为植物的种植台。
美国IBM公司索拉纳(Solana)园区
除了应用材料的丰富, 还有平面的复杂。将简单的 几何图形,采用人工 的秩序来组合、变化、复制 ,去统领自然的材料。如沃 克在景观设计中常 用的网格叠加法,也许可以 追溯到极简主义艺术家早期 作品中对网格的应 用。沃克的极简主义园林中 修剪整齐的植物,几何的、 有秩序的、复杂的 平面布置,以及他对昂贵材 料的偏爱,对精湛工艺的苛 求,所有的这些都在 一定程度上与古典主义园林 有异曲同工之处。
俞孔坚的评价
• “极简主义”。 大胆的创意,最 简练而又时尚的 手法,兼具功能, 这就是汤河公园 所带给我们的震 撼。不需要一味 的追求形式上的, 构图上的美。
“极简主义”景观设计大师 彼得沃克
彼得沃克

大师介绍
彼得·沃克,1932年生,当代国际知名景观设计师,“极简主义” 设计代表人物,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理事,美国注册景观设 计师协会(CLARB)认证景观设计师,美国城市设计学院成员,美国 设计师学院荣誉奖获得者,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城市设计与规划奖获 得者。他有着丰富的从业和教学经验,一直活跃在景观设计教育领域 ,1978-1981年曾担任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景观设计系主任。1983 年于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市成立了彼得·沃克合伙人景观设计事务所 。他最著名的著作是与梅拉尼·西蒙合作完成的《看不见的花园:寻 找美国景观的现代主义》。彼得·沃克有着超过50年的景观设计实践 经验。他的每一个项目都融入了丰富的历史与传统知识,顺应时代的 需求,施工技术精湛。人们在他的设计中可以看到简洁现代的形式、 浓重的古典元素,神秘的氛围和原始的气息,他将艺术与景观设计完 美地结合起来并赋予项目以全新的含义。

沃克的设计原则
• 极简主义(Minimalist),又称最低限度艺术,它是在早 期结构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艺术门类。最初在20 世纪60年代,它主要通过一些绘画和雕塑作品得以表现。 很快,极简主义艺术就被彼得· 沃克、玛萨· 舒瓦茨等先锋 园林设计师运用到他们的设计作品中去,并在当时社会引 起了很大的反响和争议。彼得沃克将极简主义解释为:物 即其本身。 • 我们一贯秉承的原则是把景观设计当成一门艺术,如同 绘画和雕塑。„„所有的设计首先要满足功能的需要。即 使在最具艺术气息的设计中还是要秉承功能第一的理念, 然后才是实现它的形式。例如:柏林的索尼总部首先是一 个公共广场,它的设计十分别致,令人难忘。但是它的设 计与形象是在相互依赖中共存的。”
整体设计
1、保护和完善一个 蓝色和绿色基底: ·严格保护原有水 域和湿地,严格保 护现有植被; ·避免河道的硬化, 保持原河道的自然 形态; ·在此基础上丰富 乡土物种,形成一 个乡土植被的绿色 基地。
The Red Ribbon: Tanghe River Park
整体设计
2、建立连续的自行 车和步行系统: ·木栈道或穿越林 中、或跨越湿地, 使得公园成为慢步 者的天堂。
经典案例分析
哈佛大学唐纳喷泉
唐纳喷泉充分展示了 沃克对于极简主义手法运 用的纯熟。巨石阵源自他 对英国远古巨石柱阵的研 究,同时质朴的巨石与周 围古典建筑风格完全协调 ,而圆形的布置方式...
它位于一个交叉路口,一个由159块巨石组成的圆形石阵,所有 石块都镶嵌于草地之中,呈不规则排列状。石阵的中央是一座雾喷 泉,喷出的水雾弥漫在石头上,喷泉会随着季节和时间而变化,到 了冬天则由集中供热系统提供蒸汽,人们在经过或者穿越石阵时, 会有强烈的神秘感。唐纳喷泉充分展示了沃克对于极简主义手法运 用的纯熟。唐纳喷泉也因此被看做是沃克的一件典型的极简主义园 林作品。
· 沿河两岸都有自行 车道和步行道,与城 市道路系统相联系, 使本区成为城市居民 安全可达性都很好的 场所;
整体设计
3、一条红飘带: ·与木栈道结合, 可以作为座椅; ·与灯光结合,而 成为照明设施; ·与种植台结合, 而成为植物标本展 示廊; ·与解说系统结合, 而成为科普展示廊; ·与标识系统相结 合,而成为一条指 示线。
建成之前 建成之后
雕塑小品
棚架
·网架上局部遮挡, 有虚实变化,具有 遮荫、挡雨的功能, 随着光线的变化, 地上的投影也随之 改变; ·地上铺装呼应天 棚的投影;
支架
地面铺装
· 在这天与地之间 是人的活动和休 息空间和专类植 物的展示空间。
色彩分析
·3.1公里长的水 面碧波荡漾,两岸 16.8万平方米的草坪 绿茵如毯,近百万棵 各种树木郁郁葱葱, 格外醒目的是那飞舞 的“红飘带”。 ·粟根植物展示区里 的粟根花卉采用四种 不同的色彩,构成白 色、蓝紫色、橙黄色 和红粉色四个花园。
伯纳特公园 (BURNETT PARK )
伯奈特公园为一方形的城市公 园,主要采用草坪、季节性植物和 小树林作为设计素材,中间还铺设 了许多花岗岩小路。它以一个大大 的喷泉为主要设计特色,旁边还摆 放了许多雕塑大师的青铜雕塑作品。 该公园设计曾获得了ASLA波士顿杰 出设计奖。
大师的评价
彼得·沃克设计的环境中贯穿着人们的活动,提供了有实用功能的必需设施。 同时,它又超越了这些层次,激发了人们本能的反应,向那些虚幻的相关文化 提出了挑战。 与其将他的作品概括成一种风格倒不如说它们是一种合成和散 布元素的有效的展示,它们包含着有形的、象征性的及精神方面的内容,而不 是求助于强调独特的风格,这是个人艺术的独特成就。 彼得·沃克的极简主义更多的是从建筑的形式上来考虑的,从建筑学构图与 艺术角度考虑,他以形式上的简约为设计的首要目的,而不是生态上的简约。在 彼得·沃克风格成熟的时代并不特别强调与生态有关的内容,这是时代的产物。 而我认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简约是生态实质上的简约,对自然的最少干预但又获得 最大的收获。当然,现代主义的形式服从功能这一点不会变,但是,这里所指的 功能不仅仅是人的使用功能,还有生态的功能。遵循生态原则而设计最少介入的 景观是不需要维护的,而彼得·沃克的景观需要不断的维护,许多植物形态需要 不断的修剪,这是他那个时代的优秀反映。而我们的设计带有强烈的本时代关于 环境的意识,景观设计遵循生态原则是景观走向成熟的表现。我认为彼得·沃克 的作品风格与形式简约,打破了古典园林的作法,使景观设计走向现代主义。但 我们所提倡的是后现代主义,是生态艺术的崛起,真正认识到简约主义不仅仅是 形式服从人的功能的需要,不仅仅是去掉装饰,更重要的是形式要符合生态,对 环境造成最少的影响。并且当代的景观设计重要的是发掘景观本身,而不仅仅是 创造一种景观。——俞孔坚
作品赏析 秦皇岛汤河公园
• 秦皇岛是中国北方著名滨海旅游 城市,汤河位于市区西部。本项 目位于海港区西北,汤河的下游 河段两岸,北起北环路海阳桥、 南至黄河道港城大街桥 该段长约1公里左右,设计 范围总面积约20公顷。汤河为典 型的山溪性河流,源短流急,场 地的下游有一防潮蓄水闸,拦蓄 上游来水并向市区水厂供水,高 水位时又能及时宣泄洪水,所以 本设计河段水位标高较为稳定。
景观设计原理
国内外景观大师赏析
中国园林大师 俞孔坚 极简主义大师 彼得沃克 功能主义大师 丹 凯利

景观大师——俞孔坚
“土地,为万物之本,生命之征,意为土地之 神。”“神也者,变化之极,妙万物而为言,不 可形诘也”。否则人类最终将会受到惩罚! __俞孔坚
大师简介
• 俞孔坚,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研究 院院长。 •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城市与区域规 划教授 • 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首席设计师 • 1963年出生于浙江金华; • 1987年获北京林业大学园林系硕士学位, 并留校任教5年; • 1995年获美国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学位, 主攻景观规划和城市设计; • 1995-1997年任职于美国SWA集团。 • 1998—至今 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设计思想
• 俞孔坚以现代性和鲜明的中国特色,以生态和人文的精神, 赢得国际声誉; • 俞孔坚把城市与景观设计作为“生存的艺术”,倡导白话 景观, “反规划”理论,以及“天地-人-神”和谐的设计理念, 赢得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同; • 俞孔坚对破坏生态、缺乏人文的“城市化妆运动”的批判、 他的生态人文理念,挽救了大地母亲上的一条又条的河流、 一处又一处的文化遗产。 • 俞孔坚在材料选择上表现了节约的思想,以用尽量少的东 西来做尽可能好的景观的“4R”理念进行创作。 • 俞孔坚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自身设计语言的重复, 这在很多作品中有所体现。这是一种生态思想。
加利福尼亚州美国葡萄酒、美食和艺术中心
与James Stewart Polshek合 作完成。彼得·沃克巧妙地结合 了极简主义的艺术表现手法和法 国传统的园林文化,将100多平方 米的休闲绿地划分为20多个5平方 米的地块,外部由低矮的石墙围 起。最有创意的部分是入口通道 处修筑了一条77米长的阶梯状水 渠,池中铺设有采自河中的天然 岩石,突显出一种异域的法国风 情。直线形水渠与园区内婀娜多 姿的植物,让人体验到轻松自然 的乡村美景。
日本埼玉广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