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822. 加油站防雷安全制度

0822. 加油站防雷安全制度

加油站防雷安全制度
为了进一步做好油站的防雷工作,确保油站安全不受气象影响,针对油站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防雷防静电制度:
一、了解掌握防雷装置所处环境。

包括地理位置、油站及油库的规模,发生雷击事故的可能性及后果,确定各建(构)筑物的防雷类别。

二、查阅掌握设计的图纸内容
包括了解钢油罐的性能,壁厚及安装形式,了解防雷装置的保护范围,并画出平面示意图,测量各需保护物的尺寸以及与防雷装置间的距离。

三、防雷装置接闪器的检测
1.独立避雷针:测量高度、用材规格,检查防腐情况、电气连接情况。

并作详细纪录。

2.避雷线(网),测量其高度及材料规格、分布情况,避雷网的网格尺寸,检查防腐措施,电气连接情况,并作详细记录。

3.生产车间按《建(构)筑物防雷装置检测实施细则》中二类防雷建(构)筑物标准检测。

四、引下线
测量材料规格、防腐、连接、固定、敷设方式、间距情况,近地面绝缘保护情况,并作详细记录。

五、接地装置
参考设计图纸,向施工员、甲方代表了解接地装置情况,记录下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材料、规格、数量、布局等,并作详细记录。

六、接地工频电阻的检测
按《建(构)筑物防雷装置检测实施细则》第四条规定测量。

七、金属油罐防雷及接地检测
1.金属油罐壁厚<4mm时,应有防直击雷装置。

壁厚≥4mm时,可不装设防直击雷装置,在多雷区(年平均雷暴日40天的地区)仍可装设防直击雷装置。

2.金属油罐必须有环型防雷接地,接地点不少于两处,其弧形间距不大于30m,接地体距罐壁的距离3m。

3.浮顶金属罐可不装设防直击雷装置,但必须有两根截面积25mm 2 的软铜绞线将浮顶与罐体作电气连接,连接点不少于两处。

4.金属油罐的阻火器、呼吸阀、量油孔、人孔、透光孔等金属附件必须等电位连接。

5.人工洞石油库罐的金属呼吸管和通风管的露出洞外部分,应有独立避雷针,其保护范围应高出管口2m。

6.接地电阻检测,接地冲击电阻≤10Ω。

八、防感应雷、防静电及电气接地。

1.金属油罐应有防静电接地。

2.地上或管沟敷设的输油管线的始端、末端,应有防感应雷和防静电接地。

3.输油管路的法兰、阀门的连接处,应有金属跨接线。

当法兰用5
根以上螺栓连接时,法兰可不用金属线跨接,但必须构成电气通路。

4.进入人工洞石油库的金属管路,当洞外埋地长度>50m时,可不设接地装置;洞外不埋地或埋地长度<50m时,在洞外应有两处接地,接地点间距≤100m。

5.电源线路应有防感应雷措施。

6.进入人工洞石油库的电力和通信线路应用铠装电缆埋地50m引入洞内,并安装电源避雷器。

将金属铠装层、电源避雷器、瓷瓶铁脚作电气连接并接地。

7.卸油场地应有防静电接地。

8.加油机应有防静电接地。

9.接地电阻的测量,防雷地接地电阻≤10Ω,防感应雷和防静电接地电阻≤30Ω,卸油防静电接地电阻≤100Ω。

10.防雷接地、电气设备接地、防静电接地、防感应雷接地宜共用同一接地装置。

防雷地为单独地时,与其它接地装置的距离不小于3m。

接地体距地面不小于0.5m。

九、资料的整理(一般室内进行)
1.把工频接地电阻值换算成冲击接地电阻。

2.计算保护范围,计算可在室内进行,用滚球法确定接闪器的保护范围。

3.数据的处理,各项检测读数、计算结果应保留一位小数(防雷装置材料型号规格除外),按GB817—87文件修约。

述检测工作结束后,校核人全面核对原始记录、仪器等各项结果是否
都有相应的记录,防雷装置连接件是否恢复检测前的状况。

加油站防雷防静电设施要求
1、油罐、液化石油气罐和压缩天然气储气瓶组必须进行防雷接地,接地点不应少于两处。

2、加油加气站的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电气设备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及信息系统的接地等,宜共用接地装置。

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

当各自单独设置接地装置时.油罐、液化石油气罐和压缩天然气储气瓶组的防雷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配线电缆金属外皮两端和保护钢管两端的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保护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地上油品、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管道始、末端和分支处的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30Ω。

3、当液化石油气罐的阴极防腐采取下述措施的,可不再单独设置防雷和防静电接地装置。

液化石油气罐采用牺牲阳极法进行阴极防腐时,牺牲阳极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阳极与储罐的铜芯连线横截面不应小于16mm2;液化石油气罐采用强制电流法进行阴极防腐时,接地电极必须用锌棒或镁锌复合棒,接地电阻不应大干10Ω,接地电极与储罐的铜芯连线横截面不应小于16mm2。

4、埋地油罐、液化石油气罐应与露出地面的工艺管道相互做电气连接并接地。

5、当加油加气站的站房和罩棚需要防直击雷时,应采用避雷带(网)
保护。

6、加油加气站的信息系统应采用铠装电缆或导线穿钢管配线。

配线电缆金属外皮两端、保护钢管两端均应接地。

7 、加油加气站信息系统的配电线路首、末端与电子器件连接时,应装设与电子器件耐压水平相适应的过电压(电涌)保护器。

8、站内380/220V供配电系统宜采用TN-S系统,供电系统的电缆金属外皮或电缆金属保护管两端均应接地,在供配电系统的电源端应安装与设备耐压水平相适应的过电压(电涌)保护器。

9、地上或管沟敷设的油品管道的始、末端和分支处设防静电和防感应雷的联合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不大于30Ω。

10、加油站的汽油罐车卸车场地,设罐车卸车时用的防静电接地装置。

11、在爆炸危险区域内的油品管道上的法兰、胶管两端等连接处采用金属线跨接。

当法兰的连接螺栓不少于5根时,在非腐蚀环境下,可不跨接。

12、防静电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大于100Ω。

13、防雷防静电装置经检测合格,并处于检测合格有效期内。

合同订立的一般程序
(赠品不喜欢可以删除)
一、合同订立的需要条件
(一)须有双方或多方当事人
合同为各方达成的协议,属于双方或多方的法律行为,因此,订立合同须由至少两方当事人参与,仅一方当事人不存在订立合同问题。

订约当事人是否为双方或多方,决定于参与订约
的人是否为相互独立的意思主体。

在一般情形下,订约当事人各方的经济目的是相反的,但在某些情形下,订约当事人各方也可有相同的经济目的,但须能为相互独立的意思表示。

(二)须有当事人之间的意思表示的互动
合同订立是由独立的主体相互接触,互为意思表示,直到达成协议的过程。

因此,合同的订立须有当事人互为意思表示,从要约、再要约,直到承诺。

(三)须为特定当事人之间为缔约而为意思表示
订立合同只能是在特定的人或者特定范围内的人之间进行,并且当事人须以缔约为目的进行接触,当事人之间相互所为的意思表示是为订约发出的。

若不特定的人之间或者虽为特定人之间相互接触,进行协商,但并不是以订约为目的,则不属于合同订立问题。

二、合同订立的程序
合同的签订,一般应基于双方当事人的合意,既意思表示一致。

合同订立的过程就是当事人双方使其意思表示趋于一致的过程,这一过程在合同法上称为要约和承诺。

(一)什么是要约
1、要约是指一方当事人向他人作出的以一定条件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前者是要约人,后者称为受要约人。

要约取得法律效力,应具备以下条件:
第一、要约必须是特定人的真实意思表示。

第二、要约必须是向相对人发出的意思表示。

要约的相对人可以是特定的人,也可以是不特定的人。

向特定人发出要约,通常是指某一具体的法人或自然人。

向不特定的人发出要约,一般是指向社会公众发出的要约。

三:要约必须是能够反映所要订立合同主要内容的意思表示。

要约的目的在于取得相对人的承诺,建立合同关系。

要约能否为另一方所接受,关键是看发出的要约对对方是否亦有利。

即使对方表示了愿意订立合同的意思,双方还必须要订立合同的主要条款,如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报酬、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争议的处理
方法以及要求对方答复的期限等,以供被要约人考虑是否承诺。

2、要约的形式要约作为一种意思表示,可以以书面形式、也可以以对话形式作出。

3、要约的法律效力和要约的撤回、撤销要约的生效时间因要约形式的不同而不同。

对话形式要约,自受要约人了解时,要约发生效力。

书面形式的要约于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

要约生效前是可以撤回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