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度和垂直度测量方法
面相对线的平行度误差测量
1.2.3线对线的平行度测量
当给定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时,平行度公差带 是两对互相垂直的距离分别为 t1和t2且平行于 基准直线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如图所示, ød孔轴线必须位于公差值为 0.1mm和0.2mm且 平行于基准轴线的两对平行平面内。
当给定任意方向时,平行度公差带是 直径为公差值 t且平行于基准轴线的圆 柱面内的区域。如图所示, ød 孔轴线 必须位于直径公差值ø 0.1mm,且平行 于基准轴线的圆柱面内。
计算法是以图解法为基础,它是首先根据理想基准直线L通 过坐标的两点,用两点式求L直线方程,再根据L的斜率,求 出被测表面曲线上通过距L最高与最低两点的点斜式直线方 程L1 和L2 ,则L1 和L2在纵坐标轴上的截距差即为被测实 际要素的平行度误差f。 根据图5-37可知理想基准直线L通过(2,15)和(8,30) 两点,按两点式求得斜率K=5/2; 根据点斜式直线方程求平行于L的直线L1和L2,L1 和L2分 别通过(5,25)和(7,10)两点 ; 令分别代入L1和L2方程中,可得L1在y轴上的截距 y=12.5m; L2 在轴上的截距y2 = -7.5 m;于是可得 平行度误差为:f=20 m。
面对基准平面、
面对基准直线、
线对基准平面、
线对基准直线。
1.2平行度误差测量方法
测量基准:
平面或线,常用模拟法体现。
面:平板/实际平面; 线:心轴
测量方法: 依检测原则和基准体现方法不同,可组成多种测量方法。
有指示器法、水平基准法、自准直法、干涉法、量规法等。
1.2.1面与面之间的平行度误差 a.指示器测量法: 指示器在平板上移动时,其测头所形成的轨迹即平行于 模拟基准的被测实际要素的理想平面。因此指示器示值的最 大变动量即为平行度误差。
1.2.2线与面之间的平行度测量
方法:线与面之间的平行度误差测量方法较多,而最常用的方 法是采用模拟基准,用指示器测量。 类型:线对面和面对线两种。 线对面:图示是测量孔的轴线对底面的平行度。实际线用心 轴模拟,平板为测量和模拟基准
单指示器法:被测孔的轴线对底面的平行度误差值f可按孔 长L1和两测量点间距L2的正比关系折算为:
3)旋转法
旋转法较为简便易行,首先将基准实际要素的统一坐标值按
直线度误差旋转法处理符合最小条件后,被测实际要素各点 坐标值同步旋转,旋转后被测要素新的坐标值中,最大值和 最小值之差即为平行度误差。
测点序号 基准实际要素L 旋转量 ip 旋转后 被测实际要素L’ 旋转量 ip 旋转后 0 0 0 0 0 0 0 1 +5 -2.5 +2.5 +5 -2.5 2.5 2 +15 -5 +10 +15 -5 +10 3 +10 -7.5 +2.5 +10 -7.5 -2.5 4 +15 -10 +5 +20 -10 +10 5 +10 -12.5 -2.5 +25 -12.5 +12.5 6 +20 -15 +5 +15 -15 0 7 +25 -17.5 +7.5 +10 -17.5 -7.5 8 +30 -20 +10 +15 -20 -5
平行度和垂直度 测量方法
1.平行度误差测量
1.1平行度误差基本概念:
平行度误差: 被测实际要素相对于基准要素平行的理想要素的 变动量。
特征:是理想要素的方向应与基准平行。 类型: 根据面与线两类几何要素的相对关系,平行度误差有四 种情况,即:
误差值: 用与基准保持平行关系的定向最小区域的宽度来表示。
测点序号 累计值(um) 累计值(um)
0 0 0
1 +5 +5
2 3 4 5 6 7 8 +15 +10 +15 +10 +20 +25 +30 +15 +10 +20 +25 +15 +10 +15
f=20m
+ + + 30 25 20
+
+ +
15
10 5 1 2 3 4 5 6 7 8
0
2)计算法
测点序号
基准实 读数值 际要素 (um) 累计值 (um)
0
0 0
1
+5 +5
2
+10
3
-5
4
+5
5
-5
6
+10
7
+5
8
+5
+15 +10 +15 +10 +20 +25 +30
被测实 读数值 际要素 (um)
累计值 (um)
0
0
+5
+5
+10
-5
+10
+5
-10
-5
+5
+15 +10 +20 +25 +15 +10 +15
图 5-34 指示器测量法
水平仪法测量平行度
b.水平仪测量法: 分别在基准面和被测表面沿长度方向分段测量,将测得的值按 直线度误差的方法求出基准面符合最小条件的理想直线,以 该理想直线作为被测表面的评定基准,求得实际被测表面的 直线度误差即为平行度误差。
c.数据处理方法: 1)图解法 根据实际基准平面的误差曲线,按直线度误差最小区域判别 法,求出理想基准直线L。接着在被测实际表面的误差曲线 上,作出平行于理想基准直线L的定向最小包容区域。
当两要素互相垂直时,用垂直度公差来
线对线平行度常见于箱体、连杆、支架等零件,对孔与孔间 的轴线平行度,测量时基准轴线均可由心轴模拟。常用的测 量方法有: 1.指示器测量法 2.水平仪测量法
图 线对线平行度测量
2 垂直度误差测量
2.1垂直度误差基本概念:
a垂直度误差:属定向误差 被测实际要素相对于基准要素垂直的理想要素的变动量。 b特征: 被测要素的理想要素的方位应与基准垂直 c误差值: 是与基准保持垂直的定向最小区域的宽度或直径来表示。 d类型: 按线、面两类几何要素的垂直关系,有四种类型,既 面对面 面对线
采用双指示器法,按下式计算平行度误差。
1 f ( M 1 M 2 ) max ( M 1 M 2 ) min 2
面对线:
下图是测量平面相对于轴线的平行度误差装置。被测 零件通过心轴支承在等高支架上,调整高度,使得L1=L2; 然后用指示器在被测平面上按布点进行测量,经过计算和 评定,可求得该平面相对于轴线的平行度误差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