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概况及前景分析东海县硅工业行业协会 2011年4月10日随着世界能源的大量需求和能源结构的调整,世界各国纷纷实施绿色能源战略。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作为太阳能利用中最具意义的技术,凭借其节能、环保、低碳等特性成为各国、地区竞相发展的产业。
最近10年太阳能光伏产业每年以平均30%的速度递增,最近3年更是以每年50%以上的速度高速增长。
太阳能光伏发电已经成为可再生能源领域中继风力发电之后产业化发展最快、最大的产业。
一、国内太阳能光伏行业发展概况中国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理论储量达每年17000亿吨标准煤。
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的潜力非常广阔。
从全国来看,我国是太阳能资源相当丰富的国家,总辐射量大致在930--2330千瓦小时/平方米/年之间,特别是青藏高原和新疆、甘肃、内蒙古一带,利用太阳能的条件尤其有利。
2010年,中国光伏电池产量已超过全球总产量的50%,行业年产值超过3000亿元人民币,直接从业人数超过30万人。
1、中国光伏产业近年来实现飞速发展2007年中国光伏发电市场安装20MWp,2008年安装40MWp;2007年光伏产业销售额1000亿元,2008年销售额约2000亿元;2007年行业就业人数10万人,2008年就业人数约20万人,均实现翻番。
我国光伏产业近5 年平均年增长率为49.5%,2007 年增长56.2%,成为全球太阳能第一生产大国,占全球产量的26.6%。
2007 年世界前16 家太阳能电池公司中,中国已经占有了6家。
2008年,中国超过了之前一直居全球市场份额首位的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生产国。
而这一年的全球产量约为7GW,中国的太阳能电池产能约为3.3GW,产量超过了2GW,此时中国的份额超过了30%。
2009年中国的太阳能电池产量达到了4.3GW,占的全球份额已达到4成。
2010年,中国光伏电池产量已超过全球总产量的50%。
目前国内已有数十家光伏公司分别在海内外上市,据估算,行业年产值超过3000亿元人民币,直接从业人数超过30万人。
中国光伏产业走上了快速发展之路,已经掌握了包括太阳能电池制造、多晶硅生产等关键工艺技术,设备及主要原材料逐步实现国产化,产业规模快速扩张,产业链不断完善,制造成本持续下降,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能力。
2、中国太阳能光伏行业市场行情随着原材料价格的下降,电池转换效率的提高以及光伏发电在全球的推广应用力度逐步增强,光伏产品的价格呈现快速下滑趋势。
据统计,1978年,太阳能光伏组件的价格为78美元/瓦,发展到2010年,已下降到2美元/瓦以下。
全球范围内,光伏产业持续向低成本地区转移。
中国企业在推动光伏制造产业降低成本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原辅材料和光伏设备的国有化程度不断提高。
“中国制造”的光伏产品不仅代表了低成本和高质量,还代表了技术进步和创新。
现阶段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也充满了机遇和挑战。
具体表现为:产能迅速扩充,产业链垂直整合趋势明显。
以晶体硅电池制造企业为例,包括尚德、晶澳、英利、天合在内的多家企业不仅制定了宏伟的电池生产扩产计划,还向产业链上下游拓展,业务延伸至多晶硅材料、硅片、组件及系统安装等。
由于受到技术、政策、资金等多项因素的影响,中国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仍存在不同程度的脱节。
以多晶硅环节为例,2010年中国用于光伏行业的多晶硅仍存在约50%的缺口,导致多晶硅市场价格较高。
据海关统计数据,2009年和2010年中国多晶硅进口数量分别达到22727吨和47549吨。
国际、国内竞争进一步加剧,新技术和新产品不断涌现。
同时,国外大型电子制造企业和大型财团都以不同方式进入光伏产业,其资本优势和技术优势为中国光伏产业的继续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未知因素。
为了打破光伏市场技术差异性相对较小的特点,行业领军企业都极为重视技术的积累进步和新产品的开发。
多家设备企业和原材料供应商也在致力于技术的更新换代,加大了在新兴技术方面的投资。
可以预见到,若干关键技术的突破将会改变整个光伏产业的发展进程和竞争格局。
目前国内太阳能光伏行业的存在的7大趋势:薄膜技术的突破将使得未来薄膜电池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安装与配套器件市场将在国际和国内市场都呈现出大幅度增长机会;光伏设备行业正在向中国转移,存在大量扩张机会;部分供应不足的辅材和设备在未来将成为投资热点;产品可融资性等更多综合性因素将成为未来光伏市场重要的竞争要素;若干强有力竞争对手的加入将改变未来光伏市场的竞争格局;新的颠覆性的技术可能会改变产业发展进程和竞争格局。
3、江苏、四川、河北的光伏产业链最为完整目前已形成的几个主要光伏产业聚集区已形成明显的区域特点,其中四川地区可以说是国内光伏产业链完整的产业聚集区,区内企业涉足工业硅、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等几乎全部产业链,同时还吸引了天威保变、东汽集团、拓日新能等多家行业内重量级企业及多家A 股上市公司。
此外就是江苏与河北,这两个地区以下游组件为主,且骨干企业多为海外上市公司;江西、浙江、深圳等地也以下游组件企业为主;而河南、内蒙、宁夏等地区则以上游多晶硅原料为主。
全国光伏产业地区分布基本上可概括为:沿海地区和中部地区以下游组件为主,西北地区借助电力、原材料优势以上游多晶硅原料为主,四川则成为国内产业相对较完整的光伏产业聚集地。
4、中国太阳能光伏行业发展方向SEMI PV Group和SEMI中国光伏顾问委员会在其2009年发表的关于中国光伏市场的第一份白皮书(题为China’s Solar Future A Preliminary Reportona Recommended China PV Policy Roadmap)中,建议中国政府加快中国光伏市场的开发,提出了光伏安装路线图及直至2020年的每年目标。
经过光伏产业和市场高速发展的两年后,SEMI PV Group和SEMI中国光伏顾问委员会,联手中国光伏产业联盟,在分析了有关中国的能源目标、能源图景、电力消费和全球光伏市场的一些最新信息后,在这里再次提出新的建议。
毋庸臵疑,中国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面对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的双重挑战。
中国应该充分利用光伏的积极影响以满足国家减排和可再生能源的目标。
IEA在2010年5月发表的太阳能光伏路线图中陈述,光伏发电是能商用的可靠技术,在世界几乎所有地区都具有长期增长的巨大潜力。
该路线图中预测:从2010年开始,光伏发电占全球总电力的比例将不断上升。
预计2020年达到1.3%,2030年升至4.6%。
对比中国巨大的电力需求,中国要达到IEA技术路线图中提出的光伏发电比例的全球平均水平,累计光伏安装量在2020年前需要达到60GW 光伏,2030年达270GW。
实现这一值,需要在中国的能源政策和计划方面出现示范性的转变。
实际上,业内普遍猜测,在尚未发布的《新兴能源产业振兴规划》中,将对2020年中国光伏装机量设定20GW 的累计装机目标。
这一目标值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此外,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光伏制造大国。
对于中国的许多地区来说,光伏产业拉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是重要的经济体。
据SEMI统计,至2010年底,中国大陆晶体硅电池的制造产能已达到21GW,并在2011年将进一步扩大至30GW。
也就是说,中国一年的生产能力已超过2020年的累计装机目标。
由于国内市场迟迟未打开,中国光伏产业对国际市场依存度高,自2006年以来,中国光伏产品的出口比例一直在95%以上。
从全球范围来看,短期内光伏应用需求的成长动力主要来自于各国政府对光伏产业的政策扶持和价格补贴。
虽然预计全球对于光伏应用的政策支持将会继续保持强劲势头,但不得不正视的是:国外补贴政策或贸易保护的风险依然存在。
要实现中国光伏产业的持续增长,除了光伏企业需要加强自身竞争力之外,还需要相关政策的支持,以帮助国内市场快速启动,降低整个产业的风险。
根据SEMI预测,在未来10年内,中国光伏发电成本将会不断下降。
光照条件好的地区在2012年左右能够实现“一元一度电”。
二、国际太阳能光伏行业发展概况在国际上,光伏发电产业得到了许多国家的持续政策扶持,光伏发电的成本也随着太阳能电池技术进步、硅原料和组件供需形势逐步缓解而快速下降,使光伏发电成为增长速度最快、初步实现规模化发展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
1、国际光伏产业发展状况在 2001 年-2008 年期间,全球光伏发电新增容量持续快速增长,年均增速达50.2%。
同期,以欧美为主的全球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市场也以45%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快速增长。
2008年全球累计装机总量已接近15GW。
2008年世界光伏安装量达到5.95GW,同比增长110%,在总安装量中欧洲占据82%;2008年全球光伏产量为6.85GW,比2007年的3.44GW增长近100%。
光伏产量超过安装量,供给过剩初步显现。
全球光伏行业在经历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后,于2009年第三季度迎来反转,全年呈现前低后高的局面。
进入2010年后,受世界第一大光伏市场德国补贴政策7月下调的刺激,德国光伏装机容量在上半年出现快速增加,并带动全球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由于目前光伏发电成本仍然较高,在推进光伏"绿电"时,各国惟有推出各种激励政策,如德国的光伏补贴采用渐进式退出的设计,自2010年7月起削减16%的光伏补贴后,在2011年1月继续下调11%-12%的补贴。
美国的光伏减税政策,美国奥巴马政府提出的7000亿美元经济刺激计划中,把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作为摆脱经济衰退、创造就业机会、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重要国家战略,美国加州占据了美国大部分太阳能装机容量,2010年2月该州制定的新法案要求大多数电力公司从客户手中购买其高峰需求5%的电力,这将刺激新的光伏装机;日本自2009年起重启太阳能产业激励政策。
2、世界各国中长期规划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光伏产业发展,目前美国、欧洲和日本制订的光中长期光伏发展目标如表所示2010 年全球光伏装机容量达到28GW,是2008 年累计装机18.25GW 的1.53 倍,相当于需求年增4.87GW;2020 年将达到200GW,是2008 年的10.95 倍,相当于在这个10 年里需求年增17.2GW;2030 年将达到1850GW,是2008 年的99.72 倍,相当于在这个10 年里需求年增16.5GW。
随着技术的进步,或许未来的实际进程将超出这一规划。
德国、美国、日本三个国家是主要的利用太阳能的国家,西班牙则发展迅速。
德国太阳能装机容量在2007 年达到1328MW,占世界新增容量的47%。
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发电市场,而西班牙是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2007 年新增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640MW,同比增长480%,成为全球新的第二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