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构造结构分析

建筑构造结构分析

·稳定性:以控制在高厚比限值以内 ② 满足功能要求
保温、隔热、隔声、防火、防水防潮…… ③ 满足经济性及建筑工业化的要求
墙体的重量 ≈ 建筑总重量的40% ~ 60%
造价 ≈ 建筑总造价的30% ~ 40%
1.2.3 墙体的结构布置方式
建筑构造结构分析
① 横墙承重 ② 纵墙承重 ③ 纵横墙混合承重 ④ 半框架承重
1.1.1 砖
建筑构造结构分析
· 材料:粘土砖、炉渣砖、煤矸石砖、粉煤灰砖、水泥砖……
· 形式:实心砖、多孔砖、空心砖……
· 强度:MU30、MU25、MU20、MU15、MU10、MU7.5
共六级(单位:N/mm2)
· 规格:240×115×53
4:2:1
砖长 : 砖宽+灰缝 : 砖厚+灰缝
1.1.2 砌块
① 横墙承重
·荷载传递:板 横墙 基础 地基
·适用范围:房间面积建筑不构造大结构,分墙析 体位置比较固定的建筑 (间距<4.2m)
· 优点:1.)建筑横向刚度大,整体性好 2.)楼盖结构简单,便于施工 3.)外纵墙不承重,可设较大的门、窗
· 缺点:空间面积小,组合不灵活;墙体用料较多
② 纵墙承重
·洞口尺寸1:20窗0…洞…通常取3M,门洞通常取基本模数
·墙段尺寸:以砖模125mm为基础
当L≥1.5m后,不再考虑砖模数 门垛常用尺寸:120、180、 ③2墙40高……—— 一般指层高,多由结构计算后确定
经验值:24墙高控制在4m以内,必要时设圈梁加固
1.3.3 砖墙的细部构造
⑴ 墙脚构造
① 墙身防潮
建筑构造结构分析
图2-6-2
1.) 作用 —— 隔绝室外雨水及地下毛细水对墙身的影响
2.)防潮层的位置
· 地坪结构层使用不透水材料(如:砼、钢筋砼……) 位于 -0.060m 处,且建应筑构高造结于构室分析外地面150mm
· 地坪结构层使用透水材料(三合土、或空铺地面) 位于 +0.060m 处,也应高于室外地面150mm
· 室内地坪出现高差或室内地平低于室外地面时 图2-8 应设“一道垂直防潮层 + 两道水平防潮层”形成封闭
(防潮层的位置与底层地坪的位置以及结构层的材料有关)
3.)水平防潮层的做法
·防水砂浆:20~25厚,1:2的水泥砂浆 + 3~5% 的防水剂, 或用防水砂浆砌砖2~3皮
·荷载传递:板 (梁) 纵墙 基础 地基 ·适用范围:房间面积较大建筑,构造墙结构体分位 置在上下层可能出现
变化的建筑 · 优点:横墙较少,空间划分灵活 ·缺点: 1.)建筑的横向刚度较前者差
2.)纵墙上开门、窗受限制 3.)有集中荷载时,应设壁柱 4.)需要设承重横墙帮助形成侧向支撑 5.)由于跨度大,故楼板的厚度加大,用料增多
1.3.2 砖墙的尺寸
① 墙厚 ——取决于结构要求、功能性质、砖的规格 · 灰缝宽度:10mm (建允筑许构造在结构8分~析12mm间浮动) · 常用厚度:24墙(240)、12墙(115)、18墙(178) 37墙(365)、50墙(490)
② 洞口与墙段窗尺洞寸的常见尺寸:1200、1500、1800…… 门 洞 的 常 见 尺 寸 : 700 、 800 、 900 、 1000 、 11
② 按受力情况分
承重墙、非承重墙(填充墙、幕墙、隔墙)
需要抗风载,并将其传给骨架 ③ 按使用材料分
砖墙、石墙、土墙、砼墙…… ④ 按施工方式分
块材墙(叠砌墙)、现浇墙(板筑墙)板材墙(装配式墙) ⑤ 按构造形式分
实体墙、空体墙、复合墙(组合墙)……
1.2.2 墙体的设计要求
① 满足结构要求
·强 度:即:抗载能力(承重、抗水平荷载) 建筑构造结构分析
第二章 主体结构构造
1.砌体结建构筑构构造结造构分析 2.框架结构构造 3. 剪力墙结构构造 4.框架—剪力墙结构构造 5.筒体结构构造 6.其它结构形式
1.砌体结构构造
1.1 砌体结构建的筑构材造结构料分析 1.2 砌体类型与设计要求 1.3 砖墙构造 1.4 砌块墙构造 1.5 隔墙构造
1.1 砌体结构的材料
③ 纵横墙混合承重
· 荷载传递: 板
横墙
建筑构造结构分基析础 纵向
地基
· 适用范围:房间变化较多的建筑
· 优点:建筑组合灵活,空间刚度较好 · 缺点:墙体材料用量较多
④ 半框架承重 (内部框架承重,四周墙体承重)
· 荷载传递:
外纵墙 基础
板梁
建筑地构造基结构分析
柱 柱基础
· 适用范围:内部空间较大的建筑
石灰砂浆:石灰(膏)+ 砂 + 水 气硬性材料(强度高、防潮)
水泥砂浆:水泥 + 砂 + 水 水硬性材料
混合砂浆:石灰水泥 + 砂 + 水 (和易性好)
· 强度标号:M15、M10、M7.5、M5、M2.5、M1、M0.4 共 七级
1.2 砌体类型与设计要求 1.2.1 墙体类型
① 按位置分 内墙 横墙 窗间墙 外墙 纵建墙筑构造结窗构分下析墙
1.3 砖墙构造
1.3.1 砖墙的砌筑方式
① 砌筑要求
建筑构造结构分析
横平竖直、错缝搭接、避免通缝、砂浆饱满、薄厚均匀
② 砌筑方式
·实体墙:(丁砖、顺砖)
图2-4
·空斗墙:有眠空斗墙、无眠空斗墙
图2-5

隔一皮斗砖砌一皮眠砖,即:一斗一眠
隔二皮斗砖砌一皮眠砖,即:二斗一眠(…依此类推)
空斗墙多用于非抗震地区三层以下的民用建筑
· 材料:砼、加气砼、各种工业废料、粉煤灰、煤矸石…… ·形式:分 小型砌块和建中筑构型造砌结构块分析
又分 空心砌块和实心砌块 · 规格:小型:190×190×390;
中型:各地尺寸不统一 辅助块尺寸:90(190)×190×190
1.1.3 砂浆
· 砌筑砂浆 = 胶结材料 + 细骨料 + 水
建筑构造结构分析
· 优点:由柱代替承重内墙,内部空间较大,梁跨度不变
· 缺点:a. 受力性能上 1.)由于横墙较少,故刚度较差 2.)柱基础和墙基础刚度不同,易形成不均匀沉降 3.)钢筋砼柱与砖墙的压缩性不同,结构易出现变形
b. 柱与墙的材料不同,施工方式不同,施工工序麻烦
1.2.4 砖混结构对建筑平面的要求
① 开间、进深统一,符合建筑经构造济结尺构分寸析 ,且承重墙上下对齐 ② 承重墙布置均匀,必要时可增设壁柱 ③ 承重墙上的洞口开设符合承重及抗震要求 ④ 面积较大的房间一般放于顶层或附体建筑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