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品质管理QC七种(大)手法工具特性要因图

品质管理QC七种(大)手法工具特性要因图

品质管理QC七种(大)手法工具--特性要因图
一、特性要因图的定义
对作为问题的的特征(结果)和,所谓对其影响的因素(原因)进行整理,汇总成鱼骨状的图形,称之为特性要因图。

(石川图)
二、特性要因图的作法
(1)大骨展开法(偏差分析型)
大骨展开法又称偏差分析型。

作法的要领是将“其偏差为什么发生的?”的疑问彻底追究,为了
分解偏差,要整理其互相的关系,使其成为较完整的体系。

但是,存在很小的原因很容易遗漏等
缺点。

(2)小骨扩张法(原因罗列型)
无遗漏地吸收有关人员的意见,将被认为是原因的项目全部罗列在黑板上,对所举出的原因项目
以原因、结果的关系进行整理汇总的方法。

三、特性要因图的作成手顺
(1)大骨展开法
手顺1:选择问题的特征
手顺2:在右端写上特征,从左边画一粗的横线(这将成为背骨,是工序的意思),
画上箭头
手顺3:影响特征的原因之中,汇总成较大的项目以稍微小的箭头作为大骨记入
手顺4:追究大骨的原因,从中骨到小骨进行更细的分类,记入到骨架上
手顺5:要查看是否有遗漏的因素
手顺6:在认为重要的因素处作上记号
手顺7:记入关连事项
(2)小骨扩张法
手顺1:选择问题的特征
手顺2:每个人自由地举出认为是影响特征的因素,将举出的意见写到纸片上
手顺3:因素全部举完后,对纸片进行分类。

听取每个人的意见,将关系最近的
纸片汇总,做一个与其内容相符的标题,作为中骨
手顺4:从中骨的标题中找出有关系的项目汇总为一个,作标题,作为大骨
手顺5:整理成特性要因图的形式
手顺6:对完成的特性要因图全体人员进行研讨,看是否有遗漏的因素
手顺7:对认为重要的因素处作上记号
手顺8:记入必要的关连事项
四、特性要因图的作成要点
1.聚集众人作图
2.选出所有的因素
3.经常进行讨论改善
4.注意特征的表现
要避免“办公用消耗品的节约”、批量不合格的减少”等抽象的表现,要用如“复印的纸张过量”、“B
零件的不合格率”等的具体的表现。

5.根据需要每一特征作几张图
例如,在不良发生时,如以制品、区域、不良内容分类应该作成几张特性要因图,这是因为根据退货的内容,其对策是不同的。

6.在重要因素处作记号
特性要因图完成后,所记入的各因素中,认为是对特征有最大影响的或重要的项目做上记号,可以用红笔画一圈。

这对异常原因的追究、改善活动是很有效的。

特性要因图的目的是在利用上,从图中进行现状分析,作为改善案的利用图;分析工序、车间的问题点,找出改善点;备齐管理点、管理工作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