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概念
革命
垄
市场失灵
断
资
凯恩斯主义
本
主
国家(政府)干预经济
义
时 期
再革命
国家(政府)干预失灵
新经济自由主义
市场障碍 市场机制的唯利性 市场调节的滞后、被 动性
政府干美国:1890《谢尔曼法》、1914年《克莱顿 法》和《联邦贸易委员会法》
德国:1916年《煤炭经济法》、《碳酸钾经 济法》、1957《反限制竞争法》(卡特尔法)
第一编 经济法总论 第一章经济法的概念
一、经济法的概念的由来
语源于法国:摩莱里,1755年《自然法典》; 德萨米1843年《公有法典》
产生于德国:1906《世界经济年鉴》 最早法律形式:美国1890年《谢尔曼法》
二、经济法产生历史
(一)、西方经济法产生和发展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市场调节经济
亚当·斯密理论
(三)经济法定义(重点)
是国家为克服市场调节的盲目性和局限性而制 定的调整全局性的、社会公共性的、需要由国家干预 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参考文献: 1、庄奕琦:《经济学原理》,复旦大学出版社 2、潘静成、刘文华:《经济法》,人民大学出
版社
3、李昌麟:《经济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4、顾功耘、罗培新: 《经济法前沿问题》北
3、都认为经济法不是调整全部的经济关系,而 是一定范围内的经济关系。
(二)中国学说
综合经济法说(受苏联)
1、非独立部门法
学科经济法说
2、独立部门法
1、国家协调论(杨紫煊 ) 2、需要干预论(李昌麒 ) 3、国家调节论(漆多俊 ) 4、纵横统一论(刘文华) 5、经济行政法论(王家福) 6、社会公共性论(王保树) 7、宏观调控论
京大学出版社
三、经济法概念 国内外学说 (一)国外学说
1、经济法协调法(日:金泽良雄) 2、经济法是企业法(德:库拉乌捷) 3、经济法是国家干预法(日:江上勋) 4、经济法是国家公法和私法的交叉(日:高田植一) 5、经济法是竞争法(日:丹宗昭信)
共识: 1、都遵从国家——市场主体模式;
2、都认为在市场调节基础上,需要国家适度 干预、 协调、调节、管理等。
(二)中国经济法的历史
计划经济时期
1993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
行政经济
市场失灵 政
民商法无法弥补 府
推
国家干预
进
(三)中西方经济法产生之比较
中国——政府推进型
西方——自然演进型
我国代表性经济法:
1、1993年《公司法》(1999年第一次修正,2005第二次修正)。 2、1979年《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1990年修订,2001.3第
二次修正)。
3、1986年《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2000年10月.31修订) 4、1986年《外资企业法》。(2000年10月.31修订) 5、1997年《合伙企业法》。(2006年修订) 6、1999年《个人独资企业法》
7、《破产法》(2007.6.1) 8、《反不正当竞争法》 9、《反垄断法》(2008.8.1) 10、《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11、《产品质量保护法》 12、《证券法》 13、《保险法》 14、税法等:新个税法(2005.10.27)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