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化学必修一《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创新教案】

高中化学必修一《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创新教案】

第2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性质的探究
教学内容分析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体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强化实验的功能,改变以往的实验只是起演示和辅助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化学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科学方法和合作精神。

本单元内容在呈现方式上有以下特点:实验较多,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Na2CO3、NaHCO3的性质我将采用了科学探究的形式让学生通过自主实验完成这一知识点的学习。

“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并且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自然的融入教学当中。

充分发挥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又可充分发掘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情感。

教学流程设计
介绍苏氏两姐妹的用途
引入课题
了解Na2CO3、NaHCO3性质、
鉴别(讨论应用)
学生特征分析
①学生知识面仍较狭隘,习惯于教师传道授业解惑这种被动接受式的传统教学,缺乏独立发现和自主学习能力。

②学生大多是个别化学习,没有课堂上群体性的小组交流和协同讨论学习的习惯。

③学生普遍动手能力较差,独立完成实验探究还有许多问题。

④6-8人为一小组,进行科学探究性学习。

教学目标
1. 知识技能
①通过探究性实验,比较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能通过实验设计方案区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②能够熟练书写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③让学生学会通过实验探究验证假设的科学研究方法。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Na2CO3和NaHCO3性质的探究和比较,使学生体会到组成上相差不大的化合物,所呈现的性质千变万化的道理。

②从观察实验现象入手,学生分析产生现象的因果关系和本质联系,从而使学生了解学习和研究化学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思维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实验,提高学生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的认识。

培养学生的实验意识、操作技能、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等。

②通过小苏打及苏打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介绍,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平凡性和重要性。

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③在探究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善于与他人合作的良好心理品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
①教学重点:Na2CO3和NaHCO3的主要性质与鉴别,学习方法的引导
②教学难点: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良好实验素养的养成;探究能力的养成。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式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用具
Na2CO3(固体、溶液)、NaHCO3(固体、溶液)、浓盐酸、澄清石灰水、药匙、大试管、铁架台(带铁夹)、酒精灯、火柴、单孔橡胶塞等
五、教学过程
A、B里为澄清石灰水学生看到实验第二步
表一:
表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