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9章-聚丙烯

第9章-聚丙烯


刚性的乙烯-丙烯共聚弹性体。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 生产工艺
(1)原料:单体、稀释剂、催化剂、分子量调节剂等。 a.单体丙烯:要求高纯度。
石油裂解装置(含丙烯13—16%) 单体来源路线 炼油厂的副产物炼厂气
丙烯 >99.5%(质量) 丙炔 <5 ×10-6 (体积) 氧 <(2~5) ×10-6 (体积) 丙二烯 <5 ×10-6 (体积) 丁二烯 <10 ×10-6 (体积) 一氧化碳 <(0.3~3)×10-6(体积) 二氧化碳 <5 ×10-6(体积) 氧硫化碳<(0.03~0.3)×10-6(体积) 总硫 <1×10-6(质量) 水 <5×10-6(质量) 返回
催化剂效率 催化剂体系 第一代 1957~1970 TiCl3 –AlEt2Cl 第二代 1970~1980 TiCl3+ AlEt2Cl + 路易士碱 第三代 1980~1990 MgCl2载体 TiCl4· AlEt3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活性,kg聚丙 烯/g催化剂 0.8~1.2
kg聚丙烯/gTi
(4)仅次于聚乙烯和聚氯乙烯的第三大品种合成树脂。 (5)等规聚丙烯在Ziegler-Natta催化剂作用下用配位离 子聚合反应得到。 (6)商品聚丙烯有大量共聚物品种。共聚物分两类:
●一般的结构杂乱的无规共聚物(含乙烯2-6%),提高
透明性,降低熔点,改善加工性能。
●抗冲聚丙烯共聚物(含乙烯10-20%) ,即改进聚丙烯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b.稀释剂
●采取淤浆聚合工艺时需用烃类作稀释剂(C4-C12饱和烃)。 ●要求:纯度高,聚丙烯不溶于稀释剂中。稀释剂用量
一般为聚丙烯量的两倍。
●聚丙烯用于食品包装时,稀释剂应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c. 催化剂体系
●采用Ziegler-Natta催化剂由固态的过渡金属卤化物通常
9.2 聚丙烯 1. 概述
(1)聚丙烯结构 (2)单体链段中有不对称碳原子,根据甲基在空间结构 的排列不同,有等规、间规和无规聚丙烯三种异构体。 (3)工业生产的产品:要求等规聚丙烯含量>95%,熔 融指数范围为(0.3~50)g/10min(230℃,2160g压力)。
上一容 回主目录
返回
第7章思考题
1. 简述高聚物改性工艺的方法有哪些。 (教材P164) 2. 简述共聚改性的共聚物类型有哪些。 (教材P165) 3. 简述共混聚合物的制备方法以及共混聚合物的主要 类型。 (教材P173-174)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第8章思考题
1. 合成材脂分别按合成反应类型、受热后的变化行为、 应用领域不同可分为哪些类型。 (教材P182-183)
●生产工艺:采用三氯化钛为主催化剂,二乙基氯化
铝为助催化剂,间歇式单釜操作工艺。原料丙烯要求 高纯度。用氢调节产品分子量。
●优点:工艺简单,原料适应性强,动力消耗和生产
成本低,环境污染小,可满足中、低挡制品需要。
●缺点:未普遍采用高效载体催化剂,规模小,生产
能力和自动化水平低,产品质量有差距,牌号少。
2. 分别简述塑料和纤维的定义、分类和主要的性能特 点。(幻灯片)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第二代、第三代高效催化剂
第一代催化剂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a. 淤浆法聚合工艺
●淤浆法为连续式操作,饱和烃如己烷为反应介质,聚
丙烯颗粒分散于反应介质中呈淤浆状。
●反应釜为带搅拌装置的釜式压力反应器(最大100m3 )。
●反应条件
反应时间约1.3~3h 反应温度50~75 ℃ 压力为0.5~1.0MPa
回主目录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返回
聚丙烯淤浆法生产方块流程图
H2 催化剂 新鲜 己烷 稀释剂
丙烯 丙烯回收 醇 水、溶剂
聚合反应 闪蒸丙烯 催化剂脱除 洗涤 离心分离 干燥 挤出,造粒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稀释剂 回收
回收醇 回收稀释剂 废水 分离无规物 无规 PP 返回
包装, 商品PP
上一内容
b. 液相本体法聚合工艺
●注塑成型生产汽车配件,电器设备配件、仪表外壳、
盛水器皿等。
●挤塑成型生产管道、薄板、薄膜等。 ●熔融纺丝生产单丝和丙纶纤维。 ●吹塑成型生产吹塑薄膜、中空容器。 ●聚丙烯的耐腐蚀性和耐热温度好,用于制造复合管
道,用于腐蚀介质的输送。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第4章思考题
1. 简述阴离子聚合、阳离子聚合的工业应用。 (教材 P84-85) (教材P87) 2. 什么是Ziegler-Natta催化剂,它的组成如何。(教材 P88) 3. 复习配位聚合生产工艺。(教材P99-105)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75℃ 3.5MPa 3-6h
液相本体法聚丙烯工艺流程图 1-丙烯罐;2-丙烯泵; 3-干燥塔,4-脱氧塔;5-干燥塔;6-丙烯计量罐; 7-活化剂罐;8-活化剂计量罐;9-氢气钢罐;10-氢气计量罐;11-聚合釜; 12-热水罐,13-热水泵;14-分离器;15-闪蒸去活;16-分离器;17-丙烯 冷凝器;18-丙烯回收罐;19-真空缓冲罐;20-真空泵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3. 聚丙烯性能与用途 (1)聚丙烯性能
●聚丙烯具有优良的耐酸、碱以及耐极性化学物质腐
蚀的性质。
●工业生产的聚丙烯与高密度聚乙烯相比较,其耐热
温度、刚性和硬度高于聚乙烯,而密度则较低。
●聚丙烯易氧化,因此必须加入稳定剂。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 聚丙烯用途
是由主催化剂三氯化钛和助催化剂烷基铝化物如二乙基 氯化铝组成。
为主催化剂,MgCl2为载体,ED(如对甲苯甲酸乙酯、苯 甲酸甲酯)为给电子体,AlR3(如三乙基铝)为助催化剂。
●第三代高效载体催比剂:TiCl4·ED·MgCl2/AlR3, TiCl4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Ziegler-Natta催化剂体系发展阶段:
1. 聚氨酯的定义和反应通式。 (教材P132) 2. 从分子结构进行分析说明为什么异氰酸酯具有很高的 反应活性。(教材P132-133) 3. 简述一步法和两步法合成聚氨酯树脂的原理。 (教材 P135-137) 4. 分别举例说明合成聚氨酯的原料异氰酸酯、多羟基化 合物、扩链剂、催化剂的类型。(教材P138-146) 5. 从大分子结构方面阐述聚氨酯为什么会有广泛的应用 和优异的性能。(教材P147) 6. 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分类,其成泡原理是什么,发泡工 艺有哪些。(教材P150-151、教材153-154)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第5章思考题
1. 分别简述线型缩聚物和体型缩聚物的定义、应用和生 产方法。 (教材P107) 2. 简述四种线型缩聚物生产工艺的定义并比较它们的优 缺点和应用范围。 (教材P113) 3. 复习熔融缩聚生产工艺。(教材P115-118)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第6章思考题
共聚单体乙烯和1-丁烯的纯度要求>99.9%。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聚合工艺
中国聚丙烯生产方法与生产能力对比
生产方法 技术来源 生产能力, kt 所占比例,% 间歇式液相本体法 国内技术 394 45.3 液相气相组合式 本体法 引进技术 320 36.9 淤浆法 合计 引进技术 155 17.8 869 100
等规指数质 量,% 88~93
工艺特点 须脱灰 脱无规物
3~5
3~5
12~20
92~97
脱灰、脱活 不脱无规物
5~20
300~800
≥98
革去脱灰和脱无 规物工序
返回
d. 氢
●用高纯度氢来调节产品的熔融指数即分子量,用量为
丙烯体积的0.05-1% 。 Cat~~~~+H2 Cat—H+H~~~~
e. 其它原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