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观赏植物种子生产技术

观赏植物种子生产技术

1 第五章观赏植物种子生产技术 第一节 一、二年生花卉种子生产技术 一、二年生花卉主要是用种子繁殖。用种子繁殖育出的苗为实生苗。 一、种子繁殖的特点 1、种子繁殖的优点: (1)种子轻便,收获、贮藏、运输、播种较为简便易行。 (2)种子繁殖系数高。 (3)幼苗根系发达、生长旺盛、寿命长。 2、种子繁殖的缺点: (1)后代易出现变异,从而导致品种退化。 (2)有些多年生观赏植物采取种子繁殖,开花结实迟。

二、 一、二年生花卉原种种子生产技术 一、二年生花卉原种生产普遍采取选优提纯法。即选择优良单株、株行比较鉴定、优良一致的株行混合生产原种。常异花授粉花卉多采用三圃制生产原种(图)自花授粉花卉多采用二圃制生产原种(图)。 生产原种应抓好几个环节:(1)安全隔离。(2)根据该品种的特征特性选择优良单株。(3)比较鉴定时要注意环境的一致性。(4)做好去杂去劣工作。 2

三、一、二年生花卉良种种子生产技术 (一)种子田选择 花卉种类繁多,采种技术复杂,对生态环境要求各异。所以应在选定的生态区域内选择适宜的种子生产基地。 1、花卉种子田应选择地势较高,地形平坦、排灌方便地块。 2、花卉种子田的土壤质地、肥力状况、酸碱度等与所生产花卉的生长发育要求相一致。如 3、具有良好的隔离条件。不同品种或亲缘关系较近的种类应隔离种植以免造成生物学混杂。隔离措施有时间隔离和空间隔离。不同花卉各自要求不同。 (二)种子生产技术 1、种子处理和播种 不同花卉培育种株用的种子在播种前应进行处理。其目的一是防治各种传病害。二是防治地下害虫。三是打破休眠。四是促进发芽、培育壮苗。 种子处理方法有:温度处理如温水浸种。干燥处理如播种前晒种。药剂浸种或拌种。 花卉种子生产的目的是大量收获高品质的种子,故适时播种,将其整个生长发育阶段安排在最适季节里。 2、种株的肥水管理 在种株的生长过程中,应控制氮肥施用,增施磷、钾肥,使植株健壮生长,促进坐果结实。对水分的管理应偏干,但在结果期不应干旱,使种子能充分发育,以得到饱满种子。 3、去杂去劣 在种子生产中,应及时根据品种的特征特性和典型性状对种株进行去杂去劣,防止生物学混杂,以保证种子的纯度。 3

分别在苗期、开花期及种子成熟期进行。 4、人工辅助授粉 由于在种子生产过程中采取严格隔离,所以应采取人工辅助授粉或释放昆虫协助授粉,以提高种子的产量和质量。 5、种子采收 (1)种子成熟的过程:包括两个过程。 生理成熟 种子具有发芽能力时即达到生理成熟,但此时干物质积累不充分,含水量高,种皮较软,干燥后皱缩,种粒小而轻,发芽率低,难贮藏。 形态成熟 种子外部形态呈现成熟时固有的特征,此时干物质积累停止,含水量下降,种皮坚实致密,这样种子质量好,耐贮藏。生产上多以形态成熟作为种子成熟的标记,来确定采种时间。 大多数种子是先生理成熟,后形态成熟。但也有相反的情况,即外观上已表现出成熟时固有的特征,但胚还没有充分发育,要经过一定时间的贮藏和后熟,方可达到真正的成熟。 (2)种子成熟的标志 色泽上,由浅渐深,由绿色、白色转成黄色、红色、褐色、紫色 味道上,由酸涩变香、甜。 硬度上,浆果类质地变软且多汁。蒴果、荚果和角果等干果类,果实开裂。 (3)种子采收 种子采收时应考虑到果实开裂方式,果实生长部位和种子成熟的一致 4

性。如果实陆续成熟应分批采收。对于易开裂的种类如翅果、荚果、角果、蒴果,应在果实变浅时采收或提前套袋,在清晨露水未干时采收更好,如凤仙花。对果实不易开裂的花卉,种子也不易散落的花卉,待整株种子全部成熟后一次采收。 6、种子脱粒与干燥 (1)干燥脱粒 干燥脱粒可分为自然干燥和人工干燥两种。自然干燥是将种子摊开,经适当日晒或晾干,待果壳开裂或人工打击、碾压取出种子。人工干燥是在小于43度下烘干。不要将种子直接在水泥地上晒,以免烫伤种子。 (2)水洗取种 对于浆果类种子,将果实浸水发酵,待果实软化与种子分离时,用水清洗除去杂质取出种子,再进行干燥。 7、种子清选 种子脱粒后,应进行风选、人工筛选或水选来处理种子,除去杂质和小粒种子。

第二节 球根花卉种子(种球)生产技术 一、种类和习性 1、鳞茎类 地下茎缩短呈扁平状的鳞茎盘,在鳞茎盘上着生肉质鳞片。根据鳞片的形状可分为: 有皮鳞茎:鳞片排列成一层一层,最外面有几层革质的鳞片包被,如水仙、风信子、郁金香、石蒜、海葱、洋葱。 无皮鳞茎:鳞片成片状,不包实全球,如百合。 根据鳞茎的寿命长短可分成: 5

一年生鳞茎:一年生球茎每年更新,老鳞茎死亡,由顶芽或腋芽发生的子鳞茎用来繁殖,如郁金香。 多年生鳞茎:多年生鳞茎的鳞片可存活多年,生长点每年形成新鳞片,使球体不断增大,老鳞片被挤到球体的外围并逐步死亡,如百合、水仙。 2、球茎类 地下茎缩短膨大呈实心球,其上着生环状的节,节上有侧芽,顶端有顶芽。萌发后长成新的花茎和叶,茎基则膨大形成新球。母球球皱缩死亡。在新球发育的同时,其基部发生的根状茎先端膨大形成许多小球茎。如唐菖蒲、秋水仙、小苍兰等。 3、块茎类 地下茎膨大成不规则块状或球状,外部无皮膜包裹。根据膨大变态的部位不同可分为两类。一种是由地下根状茎顶端膨大而成,上面有明显的芽眼,块茎基部的细长根颈与母株相连,如花叶芋。另一种是由种子下胚轴和少部分上胚轴及主根基部膨大而成,芽着生于块状茎的顶部,须根着生在中下部。块茎能多年连续生长,如仙客来、大岩桐、球根海棠等。 4、根茎类 地下茎肥大呈根状横卧地下,其上具有明显节与节间,节上着生侧芽并产生不定根,通常顶芽形成花芽,侧芽形成分枝,如美人蕉、荷花、鸢尾、竹子等。 5、块根类 块根是根的变态,是由侧根或不定根膨大形成的,块根只有须根,无节、无芽,发芽点只存在根颈部的节上。

球根花卉种类很多,生长习性各不同,根据种植季节不同可将其 6

分成 (1)春植球根花卉 春天种植,夏秋开花,后地上部分枯死,进入休眠状态。其特点是在生长季要求高温,耐寒力较弱 (2)秋植球根花卉 秋季种植,春夏开花,后地上部分枯死,进入休眠状态。其特点是耐寒力较强。 无论是春植球根还是秋植球根,其花芽分化均在夏季进行。 二、种球生产的环境条件 1、生态条件 不同的球根花卉其种球生产的适宜区域不同,如唐菖蒲种球生产适宜在东北、甘肃、陕西等地或在安徽浙江的800米高的山区。 2、种球生产地 一般球根花卉宜阳光充足、温度适宜,对土壤要求较高,喜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忌水湿或积水。也忌连作。故种子生产地的选择应满足其习性要求。 三、种球生产技术 1、整地施肥 施基肥每666.7施过磷酸钙50,腐熟的农家肥1500。深耕翻入土中。整地作畦。 2、种球处理 (1)种球的消毒 如郁金香种球可用百菌清600倍液浸泡20—30分,再用清水洗净。 (2)种球的催芽 3、栽植方法 (1)株行距 根据成株后相互不拥挤。(2)栽植深度 因花卉种类和种球的大小而异,一般为种球的2—3倍。有的要深些,如百合覆土深度是种球的3—4倍。而百子莲、葱兰、球根秋海棠种植较浅,覆土至球根顶部即可。朱顶红则需要将球根顶部露 7

出土壤表面。 4、田间管理 (1)中耕锄草 (2)肥水管理 花前花后均要施肥(3)早摘花蕾 使养分集中供给种球的生长。 5、种球的收获 (1)适时收获。种球应适时收获,以地上叶子枯黄而未脱落为宜,这样便于挖掘种球,不易将种球挖破。(2)种球干燥。种球收获后应除去附土,放在通风处阴干。(3)种球的清理。除去病残球根,若球根上的病斑不大可将病斑部分切除并涂防腐剂或草木灰,以防病菌蔓延。另应将大小球分开。 6、种球的贮藏 春植球根贮藏,室温保持在4—5度,不高于10,不低于0。秋植球根夏季贮藏保持室内高燥、凉爽,最适温度为17—18,不能超过20。 7、提高球根花卉的繁殖系数 球根花卉除了利用种球繁殖后代以外,也可用种子繁殖,但种子繁殖有些缺陷。一是种子播种后要很长时间才能开花。二是有很多球根花卉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不结实产生种子,如美人蕉。 球根花卉还可以用其它无性繁殖方法。 (1)扦插繁殖 如大丽花利用脚芽来扦插。如百合利用鳞片扦插。有的种类可用枝条扦插 (2)分生繁殖 风信子不易形成子球,可采用刻伤法或刮底法,促使子球形成。鳞茎起球后一个月,用刀将鳞茎底部切割成十字形,切口深达球高的二分之一,在伤口处产生愈伤组织产生不定芽并生成小鳞茎。小鳞茎长至开花需3—4年。也可将鳞茎的底盘挖空,倒置 8

在湿沙上培养,伤口处也可产生30—40个小鳞茎。 有的块茎或根茎可带芽切开进行繁殖,块茎中的球根秋海棠、马蹄莲。根茎中的美人蕉、鸢尾。 (3)珠芽繁殖 百合中有的种类产生珠芽(在地上茎的叶腋处产生肉质的块状物),珠芽成熟后可于11—12月份种植,3—4年后可开花。 (4)组培繁殖 为了大量繁殖幼苗,可利用组织培养进行工厂育苗。

第三节 宿根花卉种子生产技术 一、宿根花卉的习性 宿根花卉是指地上部器官未发生变态的多年生草本花卉。依其耐寒性不同分成耐寒性宿根花卉和不耐寒性宿根花卉,耐寒性宿根花卉在冬季地上部分完全枯死,地下部分进入休眠状态,次年春季地下部分萌发、生长、开花。这类花卉大多原产于温带。不耐寒宿根花卉冬季温度低时不生长,叶片仍保持绿色,呈半休眠状态,这类花卉大多原产于热带和亚热带。 春季开花的种类越冬后在长日照条件下开花,如;夏秋季开花的种类需在短日照条件下开花,如秋菊。常绿宿根花卉,通常只要温度适宜即可周年开花,如鹤望兰。 二、宿根花卉的种苗生产 1、无性繁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