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近年水煤浆气化制合成氨、甲醇情况汇总
原料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
随着一批先进煤气化技术开发成功和投入运行,氮肥行业的原料结构调整迈出新的步伐。
到2014年底,我国采用水煤浆加压气化、干煤粉加压气化、碎煤加压气化技术已建成合成氨装置生产能力达到1700万吨,占全国合成氨总产能的23%。
随着这些新技术的应用,采用非无烟煤为原料的产品比重明显提高,2014年以非无烟煤为原料的合成氨、尿素产能占比均达24%,相比2010年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
以常压无烟煤为原料的合成氨、尿素产能相比2010年分别下降了16个百分点和9个百分点。
水煤浆气化合成氨生产装置情况
2014年底,我国共有27家企业的合成氨生产装置采用水煤浆气化技术制取原料气,合成氨生产能力957.5万吨/年。
(1)GE水煤浆气化合成氨生产装置
2014年底,共建成采用GE水煤浆气化技术的合成氨生产企业9家,应用了23台气化炉,合成氨生产能力236.5万吨/年。
(2)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合成氨生产装置
2014年底,共建成采用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技术的合成氨生产企业6家,应用了11台气化炉,合成氨生产能力204万吨/年。
(3)多元料浆气化合成氨生产装置
2014年底,共建成采用多元料浆气化技术的合成氨生产企业13家,应用了34台气化炉,合成氨生产能力469万吨/年。
(4)清华炉水煤浆气化合成氨生产装置
2014年底,共建成采用清华炉水煤浆气化技术的合成氨生产企业2家,应用了7台气化炉,合成氨生产能力48万吨/年。
水煤浆气化合成氨生产产品产量及产能利用情况
2014年,全国采用水煤浆气化技术制取原料气的合成氨产量751.3万吨。
2014年,共有27家企业采用水煤浆气化技术生产合成氨,除去3家2013年下半年和2014年建成投产的企业外的24家企业中,有14家占58.3%的企业合成氨产量达到设计能力的90%以上(其中9家超过设计能力),有5家占20.8%的企业合成氨产量达到设计能力的80%-90%;有3家占12.5%的企业合成氨产量达到设计能力的50%-80%;有2家占8.3%的企业合成氨产量不足设计能力的50%。
在所有的新型煤气化合成氨生产中,水煤浆气化合成氨装置的开车率最高。
水煤浆气化合成氨生产装置在建情况
2015年投产及在建(或设计)的采用水煤浆气化技术的合成氨生产企业14家,设计能力536.6万吨/年。
(1) GE水煤浆气化合成氨生产装置在建情况
2015年投产采用GE水煤浆技术的合成氨生产企业1家, 3台气化炉,设计能力30万吨/年。
(2)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合成氨生产装置在建情况
2015年投产及在建采用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技术的合成氨生产企业6家, 15台气化炉,设计能力271.6万吨/年。
(3)清华炉水煤浆气化合成氨工业生产装置在建情况
2015年投产及在建(或设计)采用清华炉水煤浆气化技术的合成氨生产企业7家, 11台气化炉,设计能力235万吨/年。
继续推进合成氨原料及动力结构调整,提高以非无烟煤为原料的产能比重,支持部分有条件的气头氮肥装置承担天然气调峰任务,并执行可中断气价政策。
到2020年,采用非无烟煤的合成氨产能占比从目前的23.9%提升至40%左右;以常压无烟煤为原料的合成氨产能占比从目前的51.3%下降至41%;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合成氨产能占比从目前的22.2%下降至17%。
其余2%为以焦炉气为原料。
2020年氮肥原料结构调整目标
单位:万吨,折纯氮 合成氨产能占比 2014年 2020年
以煤为原料 75.2% 81%
其中 以无烟煤为原料 51.3% 41% 以非无烟煤为原
23.9% 40%
料
以气为原料 22.2% 17%
以焦炉气为原料 2.1% 2%
十二五”期间,我国甲醇产业集中度逐年提高。
截止2014年,年产能规模在30万吨以上的企业共81家,比2010年增加45家,这些企业合计产能4653.6万吨,比2010年同类规模增加108.3%,占总产能比重达67.5%,比2010年提高9.3个百分点。
其中,还形成了神华等16家百万吨级超大型规模的生产企业或企业集团。
与此同时,我国甲醇生产向资源地聚集的趋势也更加明显。
2014年,具有煤炭资源优势的西北地区甲醇产能达到2937万吨,比2010年增加143.8%,占全国产能的比重由2010年的31.4%提高到2014年的42.6%。
产业结构更趋合理。
从原料结构看,经过“十二五”的努力,我国以煤制甲醇为主的格局已经形成。
2011-2014年,全国总计新增甲醇产能3053万吨,其中煤头产能增加2184万吨,占总计新增产能的71.6%;煤制甲醇产能总量已达4706万吨,占总产能的68.3%,比2010年提高了2.6个百分点,年均增长15%。
同时,焦炉煤气制甲醇也得到较快发展。
2011-2014年,焦炉煤气制甲醇新增产能636万吨,占总计新增产能的20.8%;焦炉煤气制甲醇产能总量已达1073万吨,占总产能的15.5%,比2010年提高了1.1个百分点,年均增
长16.6%。
而同期天然气制甲醇所占的份额逐年降低,2014年天然气制甲醇产能总量为1114万吨,占总产能的16.2%,产能占比较2010年下降了6.7个百分点。
依托先进煤气化技术,以煤为甲醇生产的主要原料更加符合我国的能源资源条件。
再从工艺角度来看,单醇已占据我国甲醇生产的主体地位。
2014年,我国单醇产能已达到5462万吨,占总产能的79%,比2010年提高7个百分点;其中采用先进粉煤气化技术的产能达到3315万吨,占单醇产能的60%以上。
单醇产能总量的提高,反映了我国甲醇生产在规模和整体水平上均有较大程度的提高。
2014年,全国共建成采用新型煤气化技术的甲醇生产企业61家,甲醇生产能力3808万吨/年。
水煤浆气化甲醇生产装置情况
2014年底,我国共有40家企业的甲醇装置采用水煤浆气化技术制取原料气,甲醇生产能力2531万吨/年。
(1)GE水煤浆气化甲醇生产装置
2014年底,共建成采用GE水煤浆气化技术的甲醇生产企业16家,71台气化炉,甲醇生产能力1345万吨/年。
(2)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甲醇生产装置
2014年底,共建成采用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技术的甲醇生产企业9家,22台气化炉,甲醇生产能力496万吨/年。
(3)多元料浆煤气化甲醇生产装置
2014年底,共建成采用多元料浆气化技术的甲醇生产企业14家,31台气化炉,甲醇生产能力660万吨/年。
(4)清华炉水煤浆气化甲醇生产装置
2014年底,共建成采用清华炉水煤浆气化技术的甲醇生产企业1家,应用了3台清华炉,甲醇生产能力30万吨/年。
水煤浆气化甲醇产品产量及装置利用情况
2014年,全国采用水煤浆气化技术制取原料气的甲醇产量1759.4万吨。
2014年,共有37家采用水煤浆气化技术的甲醇生产企业,其中29家为2013年之前建成投产,其中的23家企业占2014年前投产企业总数79.1%的企业甲醇产量达到设计能力的80%以上;其中4家企业占2014年前投产企业总数13.4%的企业甲醇产量达到设计能力的50%-80%;2家企业占2014年前投产企业总数6.9%的企业甲醇产量低于设计能力的50%。
水煤浆气化甲醇生产装置在建情况
2015年投产及在建的采用水煤浆气化技术的甲醇生产企业17家,设计能力1178万吨/年。
(1)GE水煤浆气化甲醇生产装置在建情况
在建采用GE水煤浆气化技术的甲醇生产企业4家,新增22台气化炉,设计能力510万吨/年。
(2)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甲醇生产装置在建情况
在建采用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技术的甲醇生产企业7家,其中一家为后期,新增23台气化炉,设计能力522万吨/年。
(3)清华炉水煤浆气化甲醇生产装置在建情况
在建采用清华炉水煤浆气化技术的甲醇生产企业6家,新增8台气化炉,甲醇设计能力146万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