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中生物基础实验(详细步骤)
高中生物基础实验(详细步骤)
2、实验材料:
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和蔗糖溶 液;质量分数为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
3、实验方法与步骤
(1)取两支洁净的试管,编号,然后向1号管注入 2ml可溶性淀粉溶液和2ml新鲜淀粉酶溶液。向2号管 注入2ml蔗糖溶液和2ml新鲜淀粉酶溶液。 (2)轻轻振荡两支试管,使试管内的液体混合均 匀,然后将试管的下半部浸到600C左右的热水中, 保温5min。
(3)取出试管,各加入2ml斐林试剂。 (4)将两支试管的下半部放进盛有热水的大烧杯 中,用酒精灯加热,煮沸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持1min (5)观察并记录两支试管内的变化。
4、实验结果与分析
1号有砖红色沉淀,2号没有颜色变化。即淀 粉被淀粉酶水解,而蔗糖没有被水解。酶作用有 专一性。
5、注意事项
做好本实验的关键是蔗糖的纯度和新鲜程度; 实验中要将试管的下半部浸入到600C的温水中; 制备的可溶性淀粉溶液,一定要完全冷却。
B、pH对酶活性的影响
(1)取三支洁净的试管,编号,分别注入1ml新鲜淀粉酶溶液、 (2)在3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盐酸.清水.5%氢氧化 钠各1ml (3)在3支试管中各加入2ml可溶性淀粉溶液 (4)振荡这3支试管,使试管内的液体混合均匀。然后,将3 支试管的下半部浸到600C左右的热水中,保温5min。 (5)在3支试管中各加入2ml斐林试剂 (6)将3支试管的下半部放进的大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 煮沸并保持1min
3、实验结果与结论
两支试管均有气泡产生,但1号试管产生得快 而且多,两支卫生香均燃烧,但1号试管口的更猛 烈。以上的一组对比实验可以证明酶的高效性。
4、注意事项
①肝脏要新鲜,并要研磨(不新鲜的肝脏中,过氧化
氢酶的活性会由于细菌的破坏而降低。研磨液效果好, 因为它增加过氧化氢酶与过氧化氢的接触面积)
原生质层伸缩性大于细胞壁伸缩性,因而收缩 幅度大,造成质壁分离。
2、实验材料及试剂
紫色洋葱磷片叶(液泡大且有颜色易观察) 0.3g/ml的蔗糖溶液
实验七、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p78 83)
(一)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 1、实验原理:
新鲜肝脏中含有过氧化氢酶,和Fe3+一样,能 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但二者效率不一样。
主要存在部位
主要在细胞核,线粒 体、叶绿体含少量 主要在细胞质
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
(0.9%的NaCl)
水解
冲洗涂片 染色 观察
(8%HCl,能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 同时使DNA与蛋白质分离) (蒸馏水)
人口腔上皮细胞 DNA、RNA分布
洋葱鳞片叶内表皮 细胞DNA、RNA分布
1、将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的人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放 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 A.细胞核内呈现红色,细胞质内呈现绿色 B.细胞核内呈现绿色,细胞质内呈现红色 C.细胞核和细胞质都呈现绿色 D.细胞核和细胞质都呈现红色 2、“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中,没有用 的试剂 A.0.9%NaCl B.8%的HCl C. 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 D.斐林试剂
实验三、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p7)
实验四、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p47)
一、实验原理 1.高等绿色植物的叶绿体存在于细胞质基质 中,叶绿体一般是 绿 色的,扁平的 球 形或 椭球 形,可以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它的形态和分布。 2.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的细胞染料。可以使 活细胞的线粒体呈现 蓝绿 色。
实验五、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p61) 实验六、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p61)
观察植物的质壁分离与复原1
渗入 细胞液
清水
(低浓度)
(较高浓度)
渗出
蔗糖溶液
(高浓度)
细胞 (液泡)
实验六、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1.实验原理
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失水;质壁 分离; 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吸水,质 壁分离复原。
绘图: 用铅笔画一个叶绿体形态和分布情况清楚的叶肉细胞
显微镜下的黑藻细胞
注意事项:
1)选用藓类的小叶或者菠菜叶的下表皮(稍带叶肉) 作观察叶绿体的实验材料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因为藓类属阴生 植物,菠菜叶的下表皮是菠菜叶的背阳面,这样的细胞中的叶 绿体大且数目少,便于观察。)
2)实验过程中的临时装片要始终保持有水状态,目的 是为了防止叶绿体失水。如果叶绿体失水,叶绿体就缩成一团, 无法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 3)正确使用低倍镜:取镜——对光——安放装片—— 下降镜筒——调焦。下降镜筒时,必须双眼注视物镜和装片的 距离,以免压坏装片和碰坏物镜。 4)正确使用高倍镜:将低倍镜下看到的物像移到视野 中央——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物镜——调整光圈和反光镜, 使视野亮度适宜——调节细准焦螺旋,直至物像清晰。
二、操作指导:(显微镜的使用)
1、显微镜的构造 2、取镜安放 3、对光 4、放置玻片标本
5、观察
6、高倍显微镜的使用
目镜
粗准焦螺旋 镜筒
细准焦螺旋 镜臂
压片夹
载物台 遮光器与光圈 反光镜
物镜
镜柱
镜座
三、方法步骤与注意事项
观察叶绿体装片:
取材: 取一片 藓类小叶或波菜叶稍带叶肉的下表皮 。 (薄且有叶绿体) 制片: 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将叶片放入,加上盖玻片, 制成临时装片 观察: 先 低 倍镜找到叶片细胞后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形 态和分布)[光强度的变化与叶绿体的位置关系]
选修1-04
选修1-05
探讨酶在食品制造和洗涤等方面的应 用 植物的组织培养 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
PCR技术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选修1-06
选修1-07 选修3-0 8
实验一、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 蛋白质的鉴定
1、实验原理:
还原糖 + 斐林试剂 砖红色沉淀
脂 肪 + 苏丹III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
实验内容 必修2-01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必修2-02 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
必修2-03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必修3-01 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必修3-02 模拟尿糖的检测 必修3-03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 必修3-04 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2、实验方法与步骤
(1)取两支洁净的试管,编号,各注入2ml过氧化氢溶液 (2)向1号试管内滴入2滴肝脏研磨液;向2号对照试管内 滴入2滴氯化铁溶液。 (3)堵住试管口,轻轻地振荡两支试管,使试管内的物质 混合均匀。观察并记录哪支试管产生的气泡多。 (4)将点燃但无火焰的卫生香分别放入1、2号试管内液面 的上方,观察并记录哪支卫生香燃烧猛烈。
条件 有氧 无氧
澄清石灰水/出现的时间 重铬酸钾--浓硫酸溶液
变混浊/快 变混浊/慢 无变化 出现灰绿色
七、实验结果
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均能进行细胞呼吸。 在有氧条件下,通过细胞呼吸产生大量的CO2, 在无氧条件下通过细胞呼吸产生酒精和少量的CO2。
高三
生物实验专题复习
基础部分
1、学生实验(必修部分)
序号
必修1-01 必修1-02 必修1-03
实验内容 观察DNA 、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必修1-04 必修1-05 必修1-06 必修1-07 必修1-08 必修1-09 必修1-10 必修1-11
②滴加氯化铁溶液和肝脏研磨液不能合用一支滴管。
③实验时将点燃的卫生香插入试管处,不要插入太 深,防止受潮熄灭。
④过氧化氢有腐蚀性;实验注意安全。
(二)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水解作用
1、实验原理:
淀粉和蔗糖都没有还原性,淀粉酶将淀粉水 解成的麦芽糖则具有还原性;蔗糖水解产生的葡 萄糖和果糖都具有还原性,但淀粉酶不能将蔗糖 水解。
(7)观察并记录这3支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情况。
3、注意事项
在实验A中注入2ml可溶性淀粉的3支试管要先放入 不同环境5min 在实验B中,操作时必须先将酶置于不同环境条件下, 再加可溶性淀粉液。
问题讨论
在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为什么要 在加入淀粉酶溶液之前控制好各自的温度?
防止在控制温度之前淀粉酶已将淀粉水解, 从而失去对照作用,影响实验效果。
①定性滤纸要干燥 ②剪去滤纸条一端两角 ③滤液细线画细而直 ④重复画线 ⑤盖上培养皿盖
实验九、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p91)
一、实验原理 1、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属于兼性厌氧菌。进行有氧呼吸产生 水和CO2 ,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 。 2、 CO2的检测方法 (1)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 CO2使溴麝香草酚酞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3、酒精的检测 橙色的重酪酸钾溶液在酸性下与酒精发生反应,变成灰绿色。 二、实验假设 酵母菌在有氧情况下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在无氧情况下 进行无氧呼吸,产生CO2和酒精。
实验八: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1.实验原理:
(1)色素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 溶剂无水乙醇(丙酮)中,用无水乙醇提取色素。
(2)色素分离:叶绿体中色素在层析液(汽油) 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 散得快,溶解度低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慢, 这样,叶绿体中的色素就在扩散过程中分离开来。
2.实验方法步骤:
(1)提取绿色叶片中的色素:称取5g新鲜绿色叶 片,剪碎放入研钵中,向其中加入少许碳酸钙和二 氧化硅,再加10mL无水乙醇,进行迅速充分研磨, 将研磨液倒入漏斗中过滤出色素液。
(2)制备滤纸条
(3)色素分离——纸层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