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护理五常法

护理五常法


下班前五分钟五常法
☆组织:抛掉不需要的东西回仓库 。 ☆整顿:把所有用过的文件、工具、仪器以 及私人物品都放在应放的地方。 ☆清洁:抹净自己用过的工具、物品、仪器 和工作台面并清扫地面 。
☆规范:固定可能脱落的标签、检查整体是 否保持规范、不符合的及时纠正。
☆自律:今天的事今天做:检查当班工作是 否完成,检查服装状况和清洁度,预备明 天的工作。

如此分层,则做到物必有名,物必有家。

2 、私人物品在公共场所应减少 到最低数量,最好集中存放,施 行一人一柜,放回各自柜内。
3 、提倡环保回收、循环利用以 减少浪费(装订成草稿纸)。

2S—常整顿

定义:要用的东西依规定定位、定 量、明确标示地摆放整齐。 目的: 在于方便寻找,30 秒钟内
不恢复脏乱——遇有脏物马上清理,掉下来的
标签及时粘贴。 人人参与,人人宣传,人人监督,共同完成。

谨记: 清洁并不是单纯的弄干净,而是用心 来做。
做法


1、建立清洁责任区
2 、 清 洁 要 领 ◆对工作场所进行全面的大清扫,包括地 面、墙壁、天花板、台面、物架等地方 都 要 清 扫 。 ◆注意清洁隐蔽的地方,要使清洁更容易 , 尽 量 使 物 品 高 地 放 置 。 ◆仪器、设备每次用完清洁干净并上油保 护 。 ◆ 破 损 的 物 品 要 清 理 好 。 ◆ 定 期 进 行 清 扫 活 动 。
做法:

1、根据物品使用频率进行分层管理,重新摆放。
①过去一年没有使用的物品,处理掉(抛弃、 回仓等)。
②过去 7—12 个月内没用过的物品,放到离工 作区域较远的地方单独保存。
③过去 1—6 个月内没用的物品,可放在工作区 域内较偏地方。 ④每月每天使用的物品保存在最近的地方。 ⑤每小时都会使用的物品随身携带。

3S ---常清洁

定义:清除工作场所各区域 的脏乱,保持环境、物品、 仪器、设备处于清洁状态, 防 止 污 染 的 发 生 。 目的:环境整洁、明亮、保 证取出的物品能正常使用。


3 、 履 行 个 人 清 洁 责 任 。 做到三不原则:
不制造脏乱——不乱扔乱丢乱泼。 不扩散脏乱——发现脏乱,及时提醒,保洁。
五常法的实际效用
1、提供整洁、安全、有条理的工作
环境
2、提高工作效率
3、提高员工素质 4、保障品质 5、塑造良好的单位形象
1S—常组织
定义:判断必需与非必需的物品并 将必需物品的数量降低到最低程度 , 将 非 必 需 的 物 品 清 理 。
目的:把“空间”腾出来活用并防 止 误 用 . 找出有用 去除多余
☆ 记住:不搞突击,贵在坚持和 保持!
5S --- 常自律

定义: 要求人人按规定行事 ,养成好习惯。 目的:改变“人质”,养成 工作规范认真的习惯。 清晰规范 万无一失

做法
1、持续推动前4S至习惯化。 2、制定共同遵守的有关规则、规定。 3、持之以恒:坚持每天应用五常法,使 五常法成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4、加强五常法管理:每季度一周为“5S 加强周”,纳入质量检查的内容。
4S--常规范
定义:连续地、反复不断地坚持 前面 3S 活动。一句话就是养成 坚持的习惯,并辅以一定的监督 措施。 目的:通过制度化来维持成果。 制定审核标准,对照标准自评互 评。


清洁整齐工作。 2、分文明责任区、分区落实责任人。 3、视觉管理和透明度。 4、制定检查方法和检查标准。 5、维持5S意识。坚持上班5S一分钟 下班前5S五分钟,时刻不忘5S。

可准时找到要找东西,提高工作 效率。
安顿整齐 易于寻找
做法
把现场所需物品放置方法标准化 ,培养一个“归原位”的好习惯。

1、视觉管理:包括目视管理和颜 色管理。如粘贴各种标签,使物品 标识明确;同时可对不同药品、物 品进行统一颜色分类并编号。 2、增加透明度:多采用玻璃柜门 ,能一眼看透,一目了然
护理管理之五常法
五常法含义:五常法是用来改善工
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的一种有效技 术。包括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 常规范、常自律。 它首创于日本,源自五个以“S” 为首的日本字,又称5S。已运用200 余年,后在西方各国得到推广应用, 是企业和服务业优质管理的良策,运 用于护理管理中也能取得良好效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