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4.白公鹅》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4.白公鹅》
厉声呵斥 厉声叫嚣 引吭大叫 从容不迫 大模大样 三板一眼 侍 候
白鹅 先总后分 相同 拟人的手法 语言幽默 用反语 语言 鹅老爷 对比
白公鹅
海军上将
不 同
语气
相同之处有以下三点。 (1)行文结构上,都是先介绍鹅的特点, 再具体描写。
《白鹅》的线索更加清晰一些,它以过渡段统
领全文,再从叫声、步态和吃相上叙述鹅高傲
的特点; 《白公鹅》则以“海军上将”突出鹅的派头, 接着描写这只白公鹅走路“慢条丝理、不慌不 忙”和争抢浅水滩的趣事。
(2)在描写方法上,两篇课文都非常 注意拟人手法的运用。作者并没有仅仅 把鹅当作动物来写,而是更多地赋予了 它们人的情感,鹅的形象变得可亲了, 鲜活了,使人读起来感到非常亲切。
(3)都善于用反语来表达对鹅的喜爱之情。 《白鹅》的作者虽然口口声声言其“架子十 足”,是“鹅老爷”,言语间却流露出无法 掩饰的亲昵,《白公鹅》中写道:“有多少 次,它径直把我罐头筒里的鱼饵咽进了肚里, 有时还拖走挂着鱼饵的钓绳。干这种勾当它 从不偷偷摸摸,总是从从容容、不紧不慢的, 因为它自认为是这条河的主宰。”作者的无 可奈何中同样透出了对鹅满心的喜爱。 另外,作者的语言都风趣幽默,用词 也有许多相同之处。
(读)这只白鹅在整 片河湾里最引人注目。 它过得无忧无虑,自 由自在。青草茂密的 河岸属于它,水边最 洁净的沙滩也属 于它。
(读)可最糟糕的是,白鹅把我下了鱼饵 的一片水面,也划为自己的地盘。我们为 这片水面打了好长时间的官司,它根本没 把我放在眼里。有时它率领一伙公鹅横成 一排,直奔鱼竿,而且还要赖在那里;有 时它们在河对岸洗澡,大声叫唤,拍打翅 膀,互相嬉戏。要不,它就与邻近的鹅群 来上一场厮打,弄得满河里漂浮着撕咬下 来的乱羽。如果赶上这么一场用以 耀武扬威的乱子,你就甭想有鱼 咬钩了。
展翅优美
当白鹅在浅水滩里 挺直身子、扇动起 两只长长的有力的
翅膀时,水面上便
泛起层层涟漪,岸
边的芦苇也会沙沙
作响。
“涟漪”指细小 的波纹。这句话说 明鹅的翅膀强健有 力,有力到什么程 度呢?水面上都泛 起“层层涟漪”, 岸边的芦苇都会 “沙沙作响”。
平时活动
读课文4-6自然段,思考:课文从哪几方面写 出白公鹅平时的活动?划出相关的词句。从中 你体会到什么?
走路姿态
读第二自然段,找一找,划一划,白公鹅 走路的姿态是怎样的? 它走起路来慢条斯理,仔细掂量着每一步。 落步之前,它总要先把脚掌往上抬抬,再合上 掌蹼,就像收起张开的扇面一样;然后摆一会 儿这个姿势,再不慌不忙地把脚掌放到地上。 通过车辙凌乱而泥泞的路时,它也那么有办法, 身上的任何一根细翎都不沾上一点污泥。就是 狗在身后追赶,这只鹅也决不举步奔 跑。它总是高傲地、一动不动地挺着长 长的脖n 腔 掂 涟 yī lǜ shǔ zǎi 漪 虑 属 宰
认读新词
禽类 掌蹼 依赖 军衔 细翎 勾当
荣膺 掂量 厮打 攀谈 挺着 主宰
步态 属于 甭想 车辙 涟漪
腔调 鱼饵 熬汤 凌乱 率领
成语积累 车辙凌乱 无忧无虑 一动不动 自由自在 引人注目 耀武扬威
答:课文从以下 三方面写出白公鹅平时的活动。
1、抢占地盘 3、吞食鱼饵
由此可以看出 白公 鹅活动范围广,生
活无忧无虑、自由
2、洗澡嬉戏
自在。
白鹅大概认为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东西都属 于它。它要是知道了连它自己也属于村里的少 年斯焦普卡──他愿意的话,就可以把它抓起 来,交给母亲,用它和鲜白菜一起熬汤喝── 那可就要大吃一惊了。
复习回忆
丰子恺笔下的白鹅真是“架子十足”,高 傲得很。课文从哪些方面写白鹅的高傲呢?
姿态 叫声
白鹅( 高傲)
步态
吃相
引入新课
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俄国作家 叶·诺索夫描写的白鹅。看看这只白鹅 是怎么样的?有什么特点?
白 公 鹅
走近作者
叶·诺索夫又名罗蒙诺索夫, 是苏联著名儿童文学作家。1711年 生于俄国霍尔莫果尔海滨的渔民之
上将派头
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你怎么理解白公 鹅有海军上将的派头? 要是可以把军衔授给禽
类的话,这只白公鹅理当荣
膺海军上将衔了。它板正的
姿势啦,步态啦,和别的公
鹅攀谈时的腔调啦,全是
海军上将的派头。
“军衔”是用来区别军人等级的称 号,如元帅、将官、校官;“荣膺”指 光荣地接受或承当,如,“荣膺战斗英 雄的称号”;“攀谈”的意思是拉扯闲 谈。作者用海军上将来比白公鹅,突出 了白公鹅的特点──有派头。“板正的姿 势”“攀谈的腔调”,都是拟人的写法, 这样写不仅形象,而且能使我们 感受到作者对鹅的欣赏和喜爱。
家。他从1738年走上文学创作道路
的,辛勤耕耘四十年。他著有“全
不知”三部曲,他的作品被誉为苏
联儿童文学百宝箱中的一颗“明亮 的珍珠”。
自学课文
1、默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给课文标
序号,读通课文。 2、思考阅读提示给出的问题:想想这只 白公鹅有哪些特点?再比较上篇课文内 《白鹅》,两位作家的写法有哪些相同 和不同的地方。
根据意思写词语:
1. 形容动作缓慢,不慌不忙。 慢条斯理 ) (
2. 直接进行某件事,不在事前费周。(径直 ) 3. 掌握、支配人或事物的力量。 (主宰 )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板正 )的姿势 ( 长长 )的脖子 ( 有力 )的翅膀 (耀武扬威)的白公鹅 二、 照样子,写词语。 例:不慌不忙 不_________不_________ 不_________不_________
不同之处主要有两点。 (1)语言风格不同。 由于国籍不同,民族不 同,两位作家语言也带 有各自鲜明的特点。如, 前者把鹅称作“鹅老 爷”,后者说鹅“理当 荣膺海军上将衔”,读 来给人以不同的形象感。
(2)叙述的语气不同。虽然两位作者都是非常 喜欢鹅的,但从叙述中,却能感觉到不同的语气。 丰子恺更多的是善意的揶揄,如“我们的鹅老 爷”,“附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脾 气”;叶·诺索夫更多的是欣赏,并且语调轻松, 颇有调侃的味道。这在课文很多地方都有体现, 如,“要是可以把军衔授给禽类的话,这只白公 鹅理当荣膺海军上将衔了。”“干这种勾当它从 不偷偷摸摸,总是从从容容、不紧不慢的……”
第一段(第1自然段):白公鹅很有派头。
第二段(第2自然段):白公鹅走起路来慢条斯理。
第三段(第3自然段):白公鹅展翅的样子优美。 第四段(第4~6自然段):白公鹅生活得自由自在。
再读思考
1、课文写了白公鹅的什么特点?
2、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白公鹅的 特点?
答:1、课文写了白公鹅具有海军上将的 特点,很有派头。 答:2、课文从白公鹅走路的姿态和平时 的活动两方面写它的派头。
课文回顾
再次默读课文,你觉得这是只怎样的白公鹅?
( ( (
派头十足 耀武扬威 威风凛凛
)的白公鹅 )的白公鹅 )的白公鹅
总结
作者在这篇课文中描写了一只白公鹅的所作所为,
表现了鹅的海军上将派头。课文是从白公鹅走路的姿 态和平时的活动两方面写的。写鹅走路的姿态,突出 了“慢条斯理”的特点:不仅每一步都掂量着走,即 使是遇到狗,也不举步奔跑;写鹅的活动,突出了
(读)有多少次,它径直把我罐头筒里的鱼 饵咽进了肚里,有时还拖走挂着鱼饵的钓绳。 干这种勾当它从不偷偷摸摸,总是从从容容、 不紧不慢的,因为它自认为是这条河的主宰。 白鹅大概认为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东西都属于 它。它要是知道了连它自己也属于村里的少 年斯焦普卡——他愿意的话,就可以把它抓 起来,交给母亲,用它和鲜白菜一 起熬汤喝——那可就要大吃一惊了。
作业布置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积累课文中的新词。
补充: 3、抄写课文中生动有趣的句子。 4、阅读《白公鹅》原文。 5、模仿《白公鹅》的方法写一种小动物。
给下列多音字组词:
当: dāng ( dàng ( 调: diào ( tiáo ( ) ) ) ) 奔: bēn ( bèn ( 扇: shān ( shàn ( ) ) ) )
偷偷摸摸 大吃一惊
从从容容 慢条斯理
不紧不慢 不慌不忙
理解词意
掂量:斟酌。在课文中指白公鹅走路不紧不 慢,好像每一步都要想好才落脚。 举步:迈步。 官司:诉讼。这里指作者与鹅争水面的事。 径直:直接进行某件事,不在事前费周折。 文中指白公鹅直接去吃鱼饵,毫无顾忌。 勾当:常指坏事情。文中指白公鹅吃鱼饵的 事情。 主宰:掌握、支配人或事物的力量。 在文中指白公鹅认为自己掌握着整条河。
我找到白公鹅走路的姿态的句子有: 1、它走起路来慢条斯理。 2、落步之前,他总要先把 脚掌往上抬抬,再合上掌 蹼,就像收起张开的扇面 一样;然后摆一会儿这个 姿势,再不慌不忙地把脚 掌放到地上。 3、就是狗在后面追赶,也决不 举步奔跑。
概括起来写白公鹅走路的姿态有三方面 1、每一步动作。 2、过路的结果。 3、被狗追赶时的缓慢行走。
“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特点:不仅声势大──翅膀
有力、嗓门大,而且与人抢占水面、公然吞食鱼饵, 真是率性而为,毫无顾忌。拟人和夸张的写法,风趣
而幽默的语言,是本文写作上的特点。
比较异同
白鹅 姿态 叫声 步态 吃相 玩相 白公鹅 海军上将 大声叫唤 慢条斯理 仔细掂量 吞食鱼饵 抢占地盘 主宰一切
高傲
对近似“霸道”的鹅,作者虽无可奈何,却不 憎恨它,是出于一种喜爱。因为喜爱,才留心 鹅的一举一动,做种种的遐想,用人的心理去 推测鹅的心理,更突出了鹅的行为放肆,增加 了幽默的效果,觉得好笑,有趣。
在这句话中,出现了两个破折号, 有什么作用呢? 答:这句话中的两个破折号 都有突然转移话题的作用: 刚开始叙述的主体是“它”, 后来突然改变了角度说 “他”,接着又说“它”, 因此用破折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