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19.千年梦圆在今朝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19.千年梦圆在今朝

19* 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文本简析:课文叙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梦想所进行的不断的尝试和追求,重点记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在广大科技工作者、工人和解放军官兵的共同努力下,“神舟五号”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载人航天的千年梦想终于实现了。

文章热情赞扬了中国航天工作人员热爱祖国,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课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 1 段至第 3 段),简要叙述了炎黄子孙为了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千年梦想所进行的不断的尝试,重点描述了明代的万户所尝试的人类首次火箭飞行。

第二部分(第 4 段至第9 段),叙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航天事业呈现的勃勃生机,从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射到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梦想,终于在今天变成了美好的现实。

第三部分(第10 段),简要描绘了炎黄子孙更高远更绚丽的梦想,登临月球,探索火星,遨游更深更远的太空。

课文重点叙述了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的经过。

具体叙述了载人航天工程的艰巨和困难;广大科技工作人员、工人和解放军官兵夜以继日地苦战攻关;“神舟五号”的顺利发射和成功返回及其伟大意义。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中华民族千年梦圆的经过,从中体会中国航天人所体现的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二是学习默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在事实的描述中说明道理的写法。

教学目标:1、正确读记“瑰丽、尝试、火箭、捆绑、惨重、穿越、振奋、规模、协作、精细、概括、评价、魄力、嫦娥奔月、炎黄子孙、积劳成疾、风华正茂”等词语。

2、默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千年梦圆的经过,激发民族自豪感。

3、学习在具体的事实描述中说明道理的写法,体会中国航天人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中华民族千年梦圆的经过,从中体会中国航天人所体现的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教学难点:学习在事实的描述中说明道理的写法,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一、播放视频,质疑引入【课件播放“神舟五号”飞船升空视频片段】同学们,我相信每个同学都有梦想,有的同学梦想成为医生,有的同学梦想成为医生,而又的同学梦想成为科学家,正是由这样的 1 个梦,2 个梦,3 个梦,组成了千千万万个中国梦,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千年梦,请看视频(播放视频)。

视频中你看到的也正是今天我们即将要学习的,请翻到课本第19 课【课件出示课题课题:19* 千年梦圆在今朝】齐读课题。

同学们,谁来说说你从课题中明白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预设:【课件出示:千年的“梦”是指什么?“圆”是什么意思?千年的“梦”是怎么圆的?为什么说千年的“梦”今朝圆了?】设计意图: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 在新课开始,课件播放航天新闻,引出课文题目,接着启发学生大胆质疑,激发了学生求知的兴趣,为新课开好头。

二、自主学习,初读感知同学们,请根据自学提示自读课文。

【课件出自学提示:1、自由练习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思考提出的问题。

2、认读生字词,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典、词典,联系上下文,看图或小组讨论等方法解决。

3、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同学们,任务完成了吗?老师来考考你们。

【课件出示:瑰丽尝试火箭捆绑惨重穿越振奋规模协作精细概括评价魄力嫦娥奔月炎黄子孙积劳成疾风华正茂】同学们,认识它们吗?自己打打招呼。

同学们,谁来带领大家读读?同学们,一起来读读吧。

同学们,词语你们读得很精彩,那这些词语你们理解吗?【课件出示:九天揽月:揽,采摘。

到天的最高处去摘月。

常形容壮志豪情。

先驱:在前面开路引导,也指引导的人。

积劳成疾:积劳,长期劳累过度;疾,病。

因长期工作,劳累过度而生了病。

风华正茂:风华,风采、才华;茂,旺盛。

正是青春焕发、风采动人和才华横溢的时候。

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猝然:突然;出乎意料。

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坚持不懈:懈,松懈。

坚持到底,一点不松懈。

】同学们,字词关你们顺利闯过了,现在读起课文来一定更顺畅了,请再读课文。

同学们,通过读文你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同学们,课文主要讲了什么?预设:【课件出示:中国人为了飞离地球、遨游太空进行了不断努力,最终成功的事。

】设计意图:教师非常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这也是我们在小学阶段的一个教学重点。

本环节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阅读、感悟,识记生字词,理解课文的内容,初步了解我国载人航天飞行成功的经过。

三、深入挖掘,研读感悟【课件出示探究提示:小组合作:1、默读课文思考:这数千年的中华飞天梦是怎样变成现实的?人们都做了哪些努力呢?2、找一找,画一画,在你感受深刻的地方做好批注。

】同学们,这数千年的中华飞天梦是怎样变成现实的?人们都做了哪些努力呢?【课件出示:古人的奇妙想象一一美好的愿望一万户的火箭飞行——大胆的尝试一人造卫星的发射一—突破性进展T载人航天工程的实施 ------ 艰苦的努力T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巨大的成功】同学们,从万户乘坐火箭飞天的事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课件出示:中国古代人们已经开始尝试飞天的梦想了。

他勇于实践的探索精神令人敬佩。

】同学们,万户的火箭飞行是以失败告终,那么炎黄子孙放弃了这飞天梦想了吗?你是这么知道的?【课件出示:尽管遭受了无数失败,付出了惨重代价,坚定而执著的炎黄子孙却始终没有放弃飞离地球的努力。

】同学们,这句话有几层意思?【课件出示:两层意思,一方面承接上文,用万户火箭飞行的失败说明中华民族在追求遨游太空的梦想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遭遇了很多的失败和挫折;另一方面开启下文,说明中华民族并没有因为失败放弃飞天的梦想,而始终坚定执著,不断努力。

】同学们,载人航天工程是怎样的工程?【课件出示: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最高的跨世纪重点工程。

】同学们,你们从三个“最”字可以体会到什么?【课件出示:可以体会到这项工程难度是非常大的,从中也可以看出中国人的决心非常坚定。

“跨世纪重点工程”可以看出这项工程是非常重要的。

】同学们,为了实现飞天的梦想,为了完成这跨世纪的重点工程,工作者们都做了哪些努力?预设:1、【课件出示:为了顺利完成这项工程,一百一十多个单位直接承担了研制、建设和发射任务,而参与这项工程的协作单位,则多达三千多个。

】同学们,从“一百一十多个单位” “三千多个”这两个庞大的数字可以看出什么?【课件出示:这项工程是非常复杂的。

中国人民是非常团结的。

】2、【课件出示:实验的精细与艰难,要求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和解放军官兵夜以继日地苦战攻关。

】同学们,从“夜以继日”这个词语让我们看到什么?【课件出示: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和解放军官兵的苦战情景,体现出他们忘我的工作精神。

】3、【课件出示:有的人为了工作的及时、方便,将铺盖搬到了工厂车间;有的人积劳成疾,几次住进了医院;有的年轻人虽风华正茂却华发早生;有的人甚至为此付出了全部心血与生命,未能等到成功的那一天便猝然长逝……】同学们,从“积劳成疾”这个词语可以体会出什么?【课件出示:工作人员为了研究,长期劳累,几次住进医院。

可能还没有康复就又投入到工作当中去了。

】从“风华正茂”“华发早生”可以看出什么?【课件出示:他们本应是人生中最好的时光,却长出了白发,他们付出了太多。

】从“猝然长逝”这个词语可以体会到什么?【课件出示: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而中国航天人为了实现飞天的梦想不惜付出仅有的一次生命,他们太伟大了。

】同学们,从这个排比句我们可以体会到什么?【课件出示:为了实现梦想,航天人放弃了优越的生活条件,忘我地工作,默默奉献的精神。

】同学们,随着“神舟五号”的飞天,全世界都记住了一个中国人的名字,他是谁?【课件出示:杨利伟图文】同学们,杨利伟在走下飞船接受采访的时候用三句话概括了他21 小时的太空旅行,这三句话你们找到了吗?【课件出示:飞船飞行正常。

我自我感觉良好。

我为祖国骄傲。

】同学们,杨利伟在告诉我们什么?同学们,“神舟五号”的成功航天飞行,向全世界证明了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这是许多单位和工作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

同学们,这么多单位和工作人员要完成同一件事,需要的是什么精神?【课件出示:勇于实践、不懈努力、团结合作、默默奉献。

】小结:同学们,为了“神舟五号” ,有多少人忘我工作,默默奉献,他们付出的是时间、是智慧,甚至是——生命。

同学们,,一个英雄的背后往往还站着无数个无名英雄。

你们知道吗?同学们,让我们再次深情地朗读这段话,表达我们心中的敬意吧!【课件出示:有的人为了工作的及时、方便,将铺盖搬到了工厂车间;有的人积劳成疾,几次住进了医院;有的年轻人虽风华正茂却华发早生;有的人甚至为此付出了全部心血与生命,未能等到成功的那一天便猝然长逝……】同学们,正是这成千上万人的不懈努力、团结合作、默默奉献,才换来了这个美丽的辉煌的结果,才圆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才会有“神舟六号”“神舟七号”的发射成功。

让我们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题一一【课件出示课题:19*千年梦圆在今朝】。

同学们,作为炎黄子孙的一员,让我们激动地告诉全世界一一千年梦圆在今朝;让我们自豪地告诉全世界一一千年梦圆在今朝;让我们骄傲地告诉全世界一一千年梦圆在今朝。

设计意图:高年级语文教学要避免面面俱到的琐碎分析,要抓住重点,针对教材特点,针对教材所承担的语文教育任务,展开讨论。

此教学环节从语言文字的工具性出发,在理解词句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领悟语言文字背后的思想内涵一一航天工程的艰巨与困难和中国航天人热爱祖国、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精神。

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板书设计:「万户试飞勇于探索=东方红1号坚持不懈I19*千年梦圆在今朝'神舟5 默默奉献]科学精神.神舟6号团结合作丿课后反思:一、阅读感悟,培养语感在研读航天工作者圆梦的艰难历程这一部分时,我引导学生找出描写航天工作者付出辛勤努力的句子,说出自己的感想,营造自主、合作、平等的良好学习氛围。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读读、找找、写写,抓住“一百一十多个”、“三千多个”体会到参与完成这项工程的单位非常多,工作人员具有团结合作的精神;抓住一组带有四个“有的人”的排比句,感受到工作人员的忘我工作、不懈努力、默默奉献的精神,在语言感悟的基础上进行感情朗读, 不仅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而且受到情感的熏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