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髋关节置换护理查房
功能锻炼
第1阶段(术后1-2天):主要以肌肉的静力收缩运动 和远端关节的运动为主,目的是促进下肢血液循 环,对预防血栓形成非常重要。 1、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仰卧位,下肢伸直不 离床,股四肌主动收缩向近端牵拉髌骨,缓慢运 动,每次持续5-10秒,然后休息5分钟,每天90次 左右。 2、踝关节运动:仰卧位,主动进行足趾伸屈运动, 踝关节屈伸每个动作保持10秒,每天90次左右。
冰冻血浆220ml,无输血反应。
2017-03-17 复查血红蛋白低,l血性液体。于抗生素应用预防感染,协助
患者翻身拍背,鼓励咳嗽咳痰,加强双下肢辅助
按摩及各关节主被动功能训练,防止褥疮、下肢
静脉血栓等并发症。
.
手术后病程记录
2017-03-18 术后第2天伤口无渗出,引流 出120ml血性液体,末梢循环佳,今日于停 抗生素,复查髋关节正位片,判断假体位置。 于拔除尿管,小便自解。指导患者股四头肌 等长收缩练习,保持肌肉张力,膝关节屈伸 练习于被动到主动过度。患者辅助直腿抬高 练习,增加静脉回流,防止股四头肌萎缩。 治疗上继续消肿止痛,促进消化吸收等对症 治疗。
.
手术后病程记录
2017-03-19 术后第3天,负压引流球引流 出约100ml血性液体。右下肢感觉运动存在, 末梢循环佳,病情基本稳定。于术后第3日 锻炼指导:1、持续被动活动,每2小时按摩 10分钟,牵拉痉挛组织,避免粘连,促进下 肢血液循环。
2017-03-20 患者今日拔除伤口引流管,伤 口无渗出。
心电图:1.窦性心律 2.提示左房负荷 增大3.ST-T段改变 心脏超声:左房扩大 CT:右侧髋臼及两侧股骨头内缺血 性坏死表现,且合并右侧髋关节骨 性关节炎表现。 病理诊断:右侧股骨头坏死。
.
术前检查
血型:B型 RHO(D)阳性 血浆D二聚体测定:1.030 ↑
.
手术记录
于2017年3月16日在全麻下行右 侧全髋关节置换术,麻醉成功后, 取左侧卧位,右下肢常规消毒铺 巾。取右髋关节后外侧切口,逐 层切开,取除股骨头颈,见股骨 头负重区磨损缺失,逐级磨挫骨 性髋臼至软骨下骨后打击装置配
.
出院指导
3、功能锻炼:术后1-2月内使用助行器或拐杖,3 个月后弃拐改用手杖,负重的力量逐增,从开始 20-30kg(开始不超过自身体重的50 % )直到开 始完全负重。
4、定期复查:术后3个月每月1次,6个月内,每3 个月一次复诊,以后每6个月复诊。
5、相关注意点 :如遇拔牙及泌尿系统手术,应 给予预防性抗生素治疗,并避免其他任何部位感 染以防因菌血症发生导致髋关节晚期感染,肥胖 应适当减肥,戒烟戒酒。让患者了解体内假体在 机场安检时会发出警报,需提前准. 备材料证明。
.
手术后检查
生化:钙1.72↓ 镁0.60↓C反应蛋 白:52.90↑ 血常规:血红蛋白100g/L
.
手术后病程记录
2017-03-16全麻下行‘右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安
返病房,神志清楚,呼吸平稳,伤口无渗出,引
流管一根,引流出200ml血性液体。术中失血
700ml,于术后15时30分,输注浓缩红细胞4单位,
护理评价:患者无下肢静脉血栓
.
潜在并发症:感染
护理目标:患者体温、白细胞、尿常规正常,切 口愈合好。 护理措施: 1、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引流液的性质、量及伤口 情况。 2、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及引流管通畅,防止切口感 染。 3、会阴护理一日2次,多饮水,防尿路感染。 4、指导深呼吸及有效咳嗽,防肺部感染。 5、移动病人时注意引流管高度,防. 止逆流。
.
潜在并发症:便秘
护理目标:患者至少2-3天排出成形软便一次。 护理措施; 1、评估病人饮食、用药及活动量。 2、知道顺时针腹部按摩法。 3、宣教饮食,进食高纤维素饮食,多吃水果蔬菜, 增加水分摄入。 4、指导用开塞露塞肛,必要时按医嘱使用缓泻剂。 5、鼓励病人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护理评价:患者住院期间无便秘的发. 生。
.
功能锻炼
3、臀肌收缩运动:患者仰卧位伸直腿,上肢舒适 的放在身体两旁,收缩臀部肌肉,保持10秒,再 放松,每天60次左右。
4、髌骨推移运动:仰卧位,陪护人员轻轻推动髌骨 上、下、左、右活动,每天30次左右。
第二阶段功能训练(术后3-5天):主要加强患者 肌肉的等张收缩和关节运动。
1、直腿抬高运动:仰卧位。下肢伸直抬高,要求 足跟离床20厘米,在空中停顿2-3秒,以后停顿时 间逐步增加,每天90次左右。
.
功能锻炼
2、屈髋屈膝运动:仰卧位,陪护人员一手托在患 者膝下,一手托住足跟,在不引起疼痛的情况下
进行屈髋、屈膝运动,但屈髋角度 不应过大,应 < 45°。每天30次左右。髋关节伸直练习、髋关 节外展练习、抬臀练习。
第三阶段功能锻炼(术后6天-3个月):此时患者疼 痛已经减轻或消失,假体周围肌肉和韧带开始修
专科情况:望:神志清楚,脊柱生理性弧度存
在,右下肢曾内收短缩畸形,四肢皮肤无红肿, 无破溃。
触:右髋部压痛 (+),右下肢无 麻木感,皮温正常,右足背动脉可触及。
动:右髋部活动欠佳,外展约15°, 内收10°,前驱40°,后伸约15°,右“4”字 试验(+),右托马斯征(+),各肌群肌力正
.
术前检查
潜在并发症:脱位
护理目标:保持髋关节功能位。 护理措施: 1、评估患者变换体位的能力。 2、指导患者保持髋关节正确的位置,患肢保持外 展15-30 º中立位,髋关节屈伸< 90°。 3、指导正确翻身、下地行走及便盆、助行器、拐 杖的使用。 4、遵循3不原则。
护理评价:患者住院期间无髋关节脱. 位。
: 护理目标 患者及家属掌握手术前各项准备工作及术后治疗护理
配合方法,知晓高血压疾病相关知识,口服降压药物的注意事项, 患者围手术期血压控制平稳
护理措施:
1.向患者提供有关手术及康复训练的资料,使其了解手术的 意 义、结果,让患者了解术前各项准备工作,使其产生一种参与感, 能缓解紧张心理。 2术前指导患者进行功能训练,包括关节活动、肌力、步态的训练 及拐杖或助步器的使用方法。为术后的功能锻炼做准备。同时要使 患者认识锻炼的重要性。 3高血压相关健康知识的宣教,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心理平 衡,自我管理等方面。
4、站立到走的训练:患肢不负重,扶拐行走时必 须有陪护人员保护,以防发生意外,时间根据患 者体力决定,一般每次不超过15分钟,每天3次。 助行器协助下练习行走:患者双手扶住助行器,先 迈出健肢,身体稍向前倾,将助行器移向前,用 手撑住助行器,将患肢移动至健肢旁. 。
出院指导
1、自我监测:如有患肢肿胀,肢体位置异常或髋 关节脱臼,局部切口红肿热痛情况及时就诊。
适应症
1. 髋关节骨性关节炎、关节 疼痛及活动受限严重影响生活 及工作者。
2.类风湿性关节炎、髋关节 强直、病变稳定者。
3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股骨 头严重变形、塌陷并继. 发髋关
病史介绍
患者: 刘学坦,男性,74岁 主诉:“右髋部疼痛伴行走障碍2年 余,加重10个月”
.
现病史:患者近一年来出现负重下右髋
部疼痛,行走障碍,休息后可缓解,曾 前往当地县医院救治,摄X线片示:右股 骨头形状改变,有高密度影。近2月来, 患者觉症状加重,口服药物效果欠佳。 遂来我院进一步治疗,门诊根据其查体 及辅检拟‘1.右髋骨性关节炎 2.右侧股 骨头坏死’收住。病程中无发热、咳嗽、
.
既往史:既往体健,否认“糖尿病”病史;
复,以离床练习为主。但飞骨水泥型假体的患者 训练应在15天后进行。
1、卧位外展;仰卧位,下肢伸直外展,每天120次
左右。
.
功能锻炼
2、卧位到座位训练:双手撑起,患者外展 ,利 用双手和健腿支撑力将患者移动至床边,每天30 次左右。
3、座位到站立练习:开始锻炼站立2分钟即可,以 防止体位性低血压,以后逐渐增加。
潜在并发症:深静脉血栓形成可能
护理目标:足背动脉活动正常、皮肤温暖、颜色正常、弹性好。 护理措施: 1、宣教防止血栓形成相关注意点。 2、评估肢端动脉搏动、皮肤温度、感觉、弹性、完整性及患肢疼 痛及肿胀程度。 3、协助、督促患者翻身,鼓励及指导患者进行下肢功能训练。 4、配合抗凝、抗血栓药物使用,调整患者饮食改善患者高凝状态。 5、静脉瓣膜损坏:日常护理工作中应强调不在下肢静脉穿刺,并 提高穿刺技术,减少静脉损伤。注意保护血管。
便秘——与手术后卧床、有关
有发生DVT的危险——与手术对下肢血管壁的损伤, 术
后卧床,功能锻炼不到位及老年人本身血液高凝状态有 关 感染的可能 (伤口感染,泌尿系感染及肺部感染等)—
与手术,术后留置尿管及术后卧床有关
脱位——与术后早期关节周围组织未修复,关节不稳定 ,体位安置,活动不当有关
.
知识缺乏
相关问题及分析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观察要点?
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各引流管 引流液的颜色、量、性状,伤口及周围敷料情况, 患肢感觉、运动及血运情况。评估有无脱位、感 染、血管、神经的损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 并发症。
.
相关问题及分析
全麻病人术前护理措施?
1、评估患者意识、精神状态、生命体征、心、肺、 肝、肾等重要器官及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情况。有 无呼吸道及肺部感染。 2、有无活动性假牙或义齿,评估张口及颈部活动 情况。 3、术前禁食12小时,禁饮6-8小时,若有高血压、 心脏病、癫痫等慢性疾病,可用少量开水送服相 关药物(降血糖禁忌服用) 4、术晨测生命体征,如有异常及时. 汇报医生。
相关问题及分析
全麻病人术后注意点?
1、全身麻醉未醒前,病人头偏一侧,防止口腔内 呕吐物或内分泌吸入器官引起吸入性肺炎。 2、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舌根后缀发生窒息,注 意保暖,避免意外损伤。 3、密切观察患者神志,生命体征变化,预防出现 和休克。 4、做好导管及安全护理,保持引流通畅、防坠床、 防跌倒、防意外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