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岚皋县四季乡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创建
技术报告
第一章四季乡概况
四季乡地处陕西省岚皋县南部,北邻县城,南通重庆城口,东与本县滔河、漳河两乡镇毗邻,西同本县石门镇、横溪乡接壤。
该乡因发源于大巴山麓的四季河流经全乡而得名,地形为一条狭长的河谷。
境内最高海拔2800米,省级森林公园,神奇的巴山大草甸神河源风景区位于本乡最南端。
一、自然环境条件
四季乡地形为一条南北走向的狭长河谷,平均海拔1400米左右。
境内水源充沛,土壤肥沃,植被丰富,森林覆盖率高。
四季乡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长。
有利于植物生长。
二、社会经济状况
岚皋县四季乡总占地面积16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660亩,辖九个行政村,6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626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50人,农业人口6190人。
2008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8‰。
2007年全乡完成国民生产总值3800万元,比上年增长9.8%,完成工业总产值1800元。
近年来,四季乡党委政府坚持解放思想,突破发展,将乡域经济发展作为党委政府的首要任务和战略任务来抓,采取“政府引导,群众参与,项目支撑,产业增收”的发展思路,将项目
的争取和实施作为乡域经济发展支撑点,先后争取了4000余万元项目资金实施了以公路建设、人畜饮水、高山移民、电网改造等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落实了民居改造、环境绿化美化、退耕还林、教育卫生条件改善等惠民政策。
使全乡社会经济发展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三、环境保护概况及具备的基本条件
几年来,四季乡政府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环境建设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截止2008年,全乡环境保护总投资达万元,其中用于固体生活垃圾排放80万元,人畜粪便和生活污水的排放和污染治理投资54万,改善空气质量,绿化美化环境投资110万元。
通过环境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控制了环境污染,使本乡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第二章社会经济发展
一、农民人均纯收入
2008年四季乡农业人口总数6190人,农业总产值2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957元。
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措施是:
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四季乡属于山区乡,耕地面积有限,在保证粮食自给自足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经济作物,主导产业建设成为帮助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
1、农家乐产业及其带动的特色食品、无公害蔬果种植年总收入为535万元,人均增收866元;
2、年发展魔芋种植500亩,人均可增收249元;
3、饲养家禽3万羽,家畜6000头,总收入135万元,人均增收224元;
4、退耕还林14147.78亩,年总补助金额为321万元,粮食直补年总补助金额为111万元,仅此两补助,人均可增收541元;
5、农村外出劳动力外出务工总收入800万元,人均可增收1331元;
6、扶助五保、低保等弱势群体每年总投入56.5万元,人均增收94元;
二、公共设施完善程度
我乡抢抓扶贫综合开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机遇,按照“政府统筹,统一规划,整乡推进,资金捆绑,综合开发,分步实施”的原则,加大了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同时又实施了民居改造,环境绿化美化等惠民工程,完善了基础设施服务功能,改善了乡容乡貌。
近年来,本着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降低生产生活成本的目的,着力解决了群众生产生活最急需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1、投资534万元,新修了村级公路29公里,硬化了23公里,使全乡九个村全部实现通油路或通水泥路的目标,85%的农户能直接受益,人均道路面积达到22.4平方米。
2、投资126万元建成9个村级公共事业服务中心,解决了基层基础工作的基本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