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干燥PPT课件
Q加 Q利用 Q废 Q固温升 Q损
7.2 湿空气的性质与湿度图
7.2.1 湿空气的性质 7.2.2 湿空气的湿度图及其应用
7.2.1 湿空气的性质
一、空气中水分含量的表示方法
1、水汽分压p水汽与露点td 在总压p=const,将水汽分压为p的空气
等湿冷却至饱和状态,此时的温度称为露点td
不饱和空气:t>tw(或tas)>td 饱和空气: t=tw(或tas)=td
二、与过程计算有关的参数
1、湿空气的焓I
定义:湿空气的焓为每kg干空气及其所 带kg水汽所具有的焓,kJ/kg 。
第7章 固体干燥
3、了解内容 常用干燥器的性能特点及选用原则;各种干燥 方法的基本原理、特点及应用。
7.1 概述
1、物料去湿的方法 (1)干燥工程目的:去湿——去除固体物料中 含有的湿分(水或有机溶剂) (2)去湿方法 ①机械去湿:离心过滤、压滤、抽滤等 ②吸附去湿
用某种平衡水汽分压很低的干燥剂 (如CaCl2、硅胶等)与湿物料并存,使物料种 的水分相继经气相而转入干燥剂内。
7.1 概述
(3)辐射干燥,热能以电磁波形式由辐射器发射 到湿物料表面,被物料吸收并转化为热能,使 湿分汽化。 (4)介电加热干燥,将需要干燥的物料置于高 频电场中,利用高频电场的交变作用将湿物料 加热,并汽化湿分。
本章讨论以空气为干燥介质,湿分为水 的对流干燥过程。
7.1 概述
3、对流干燥过程的特点
温度下空气中水汽分压可能达到的最大值之比
定义为相对湿度,以表示ψ 。
当ps p 当ps p
p水汽
ps
p水汽
p
7.2.1 湿空气的性质
说明:
(1)值说明湿空气偏离饱和空气或绝干空气的 程度, 值越小吸湿能力越大; (2) = 0 ,p=0时,表示湿空气中不含水分,
为绝干空气。
p const, p水汽 f td
可根据td查手册得p水汽
2、空气的湿度H
空气的湿度H定义为每kg干空气所带有的
水汽量,单位是kg/kg干气,即
H M 水 p水汽 0.622 p水汽
M 气 p p水汽
p p水汽
7.2.1 湿空气的性质
3、相对湿度ψ 定义:空气中的水汽分压p水汽与一定总压及一定
7.2.1 湿空气的性质
湿球温度的测定
湿球温度计测定湿球温度
的条件是保证纯对流传热,
t
即气体应有较大的流速和不
t
太高的温度,否则,热传导
w
或热辐射的影响不能忽略, 气体
测得的湿球温度会有较大的
误差。
通过测定气体的干球温度
和湿球温度,可以计算气体
的湿度: H
H s,twBiblioteka cH(t tw ) rw
H
传热:t> өi(物料表面温度өi
ө
t q
低于气流温度t):气体固体
i
传质: P水汽< Pi(气流中的水
p
i
W
汽分压P水汽<固体表面水分的 分压Pi):湿物料内部的水
M
P水汽
表面气相。
特点:热、质反向传递过程。
7.1 概述
4、对流干燥流程及经济性 (1)对流干燥流程: 间歇:湿物料被成批放入 干燥器内,特干燥到指定 的含湿要求后一次取出。 连续:湿物料被连续地加入与排出(并流与逆 流)。 经济性:主要取决于能耗和热的利用率。
7.1 概述
③ 热能去湿-去湿彻底,但能耗大 向物料供热以汽化其中的水分。这种
利用热能除去固体物料中湿分和单元操作称为 干燥(drying)。 2、物料的干燥方法 (1)传导干燥,热能以传导方式通过传热壁面 加热物料,使其中的湿分汽化。 (2)对流干燥,干燥介质与湿物料直接接触, 以对流方式给物料供热使湿分汽化。
(3) = 1 ,p=ps时,表示湿空气被水汽所饱和,
不能再吸湿。 (4)对于空气-水系统
H 0.622 ps p ps
7.2.1 湿空气的性质
(5)若 t < 总压下湿空气的沸点,0 100%; (6)若 t >总压下湿空气的沸点,湿份 ps> P, 最大 (空气全为水汽) < 100%。故工业上常用
7.2.1 湿空气的性质
(3)绝热饱和冷却温度tas
大量水与空气长期接触,气温变化的极
限温度称为绝热饱和温度。
tas
t
ras cH
(H as
H)
注:lewis规则:对于Air-H2O系统
cH
kH
tw
t
rtw
kH
(H s,tw
H)
tas tw
7.2.1 湿空气的性质
结论: 对于Air-H2O系统
过热蒸汽做干燥介质;
(7)若 t > 湿份的临界温度,气体中的湿份已是 真实气体,此时 =0,理论上吸湿能力不受限制。
7.2.1 湿空气的性质
4、四种温度
(1)干球温度 t :湿空气的真实温度,简称温度
(℃ 或 K)。将温度计直接插在湿空气中即可测
量。
(2) 空气的湿球温度t w(Wet-bulb
t当e热mp、er质at传ur递e)达平衡时, 气定体义对液体的供热速率恰 等于液体汽化的需热速率
气膜
对流传热 q h
液滴 表面 tw ,
Hw
时:
气体
t, H
液滴
tw
t
kH
rw (H w
H)
kH 对流传质 N
7.2.1 湿空气的性质
湿球温度是大量空气与少量水长期接
触后水面的温度(水温变化的极限温度)。
第7章 固体干燥 solid drying
7.1 概述 7.2 湿空气的性质 7.3 固体物料的干燥平衡 7.4 干燥器过程的计算 7.5 干燥速率与干燥时间 7.6干燥器 7.7固体干燥过程的强化与展望
化工原理
第7章 固体干燥
1、掌握的内家 干燥过程原理、目的及实施;湿空气性质及计算、 湿度图构成及应用;水分在气-固相间的平衡; 干燥过程的物料衡算;干燥过程中空气状态的确 定;结合水分、平衡水分和临界水分的概念及相 互关系;恒速干燥与降速干燥的特点。 2、熟悉的内容 干燥过程的热量衡算;干燥器的热效率及提高干 燥过程经济性的途径;恒定干燥条件下干燥速率 与干燥时间计算;干燥过程的强化途径。
结论: tw = f (t, H) ,气体的 t 和 H 一定,tw 为定值。 当t不太高,流速>5m/s时,Air-H2O系统
1.09
kH
tw
t
rw 1.09
(
H
s
,tw
H)
a.饱和气体:H = Hs,tw = t,即饱和空气的干、湿球
温度相等。
b.不饱和气体:H < Hs,tw <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