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隧道施工危险源辨识及其控制

隧道施工危险源辨识及其控制

隧道施工危险源辨识及其控制
冯俊明
摘要
针对隧道施工中存在的主要安全生产问题,本文从隧道施工危险源着手并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介绍了隧道工程施工危险源的定义、隧道施工危险源的辨识方法及危险源控制的意义,并且以崤山隧道工程施工为例对其进行了危险源的辨识,列出危险源辨识清单。

在危险源的控制上以安全管理为基础,对危险源采取了相应控制措施。

通过控制危险源有效的提升崤山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的水平。

关键字: 安全管理现状;危险源辨识;危险源控制;
1、绪论
隧道施工施工安全生产的严峻形势
目前国家基础建设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隧道施工是铁路、高速公路、城市高等级公路建设施工中一个重要的环节,隧道工程近年来从总来看,随着科技进步和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隧道施工事故大幅度减少,但是由于隧道施工逐年增多,施工的规模不断变大,施工工艺更加复杂,施工的难度增大,因为种种原因仍比其他工程作业事故相对频繁而严重,据统计,2009-2013年我国隧道施工事故24起, 造成直接死亡人数99人,给工人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给社会的财产带来严重的损失,同时也让社会的不稳定性增加。

隧道施工安全生产的主要问题
隧道施工由于作业地点比较偏远,大部分在山区或者城市的郊区,人员流动性大,劳动者的安全素养比较低,隧道内部交叉作业频繁等特点,决定了在施工过程中有很多不同于其他行业的危险因素。

隧道施工作业现场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有:
1)施工管理体系不完善。

2)安全生产费用实际投入不足。

3)应急预案和急救发展不完整。

4)未能有效的对危险源进行有效辨识和控制。

5)未能严格按照专项方案施工,隧道施工支护不及时,喷锚支护不符合要求。

6)安全教育培训和安全技术交底力度远远不够,多流于形式,缺少针对性,目的性。

7)施工单位对安全的认识程度不够,未能建立长效的安全管理机制。

2 隧道施工危险源辨识
隧道施工危险源的定义
危险源是可能导致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工作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GB/T 28001-2011》中的定义为: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

危险源由三个要素构成: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和触发因素。

隧道施工危险源辨识的方法
危险源辨识的方法有多种多样,在隧道施工现场广泛使用的有以下几种方法:
1)观察法
2)交流法。

3)头脑风暴法
4)类比法
5)事故案例法
6)安全检查表法
7)FTA法
隧道工程施工危险源辨识及其控制的意义
危险源是导致事故的根源,对隧道施工的危险源进行辨识,然后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提高现场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实现安全目标。

崤山隧道基本情况3
崤山隧道基本情况简介
崤山隧道为三淅高速最长隧道,也是河南省当时在建的最长高速公路隧道,隧址位于三门峡市卢氏县,该隧道起讫桩号为左洞ZK60+395~ZK63+350,右洞YK60+385~YK63+345,左洞长2955米,右洞长2960米,属长隧道。

采用分离式双洞布置,隧道设计时速为80公里/小时,设计荷载为公路Ⅰ级,采用灯光照明,机械通风,设置3处车行横通道、4处人行横通道。

主洞净宽10.25米,净高5.0米,行车道2×3.75米。

崤山隧道工程一览表
围岩级别及长度(m)洞门形式备注长度隧道名称出口进口ⅤⅢⅣ
左幅345 2955 1980 仰斜式630 端墙式分离式崤山
隧道隧道2960
端墙式1650
仰斜式460
850
右幅主要施工方案
该隧道采用新奥法施工,首先进行洞口段明挖并对边仰坡支护,其次开始进入暗洞开挖支护、仰拱、衬砌和边沟电缆槽施工,最后进行明挖段洞门施工。

同时进行剩余段主洞段仰拱、衬砌和边沟电缆槽施工。

施工过程中坚持“光面爆破、喷锚紧跟、监控量测、及时反馈和修正”的原则,采用无轨运输方式,配以钻孔台车、砼输送车、挖机、装载机、砼输送泵等性能良好的设备,实现隧道“钻、爆、装、运、喷、锚、衬”一条龙机械化作业线。

崤山隧道施工危险源辨识
崤山隧道围岩以白云岩、花岗岩为主,部分段落为安山玢岩,F10断层穿越隧道洞身,破碎带宽度较大,岩体破碎,岩体中局部裂隙发育,破碎严重,雨季渗水滴水现象严重。

隧道进出口均位于斜坡地带,斜坡自然状态下稳定性较好,但洞口岩体节理极发育,岩体较破碎,易发生坍塌。

同时隧道作业队伍进场之后,会伴随其他许多危险因素,例如:施工现场临时用电不规范,用电随意性很大;消防设施未按要求配备齐全,部分灭火器失效后未及时进行更换;氧气、乙炔的违规操作,存放间距、使用间距不符合要求;洞内爆破作业不规范、洞内照明不足、未按要求通风、未及时进行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安全步距超标、未按规范要求施工,同时施工现场三违行为时有发生等等。

对隧道施工危险源进行辨识,按隧道的施工工序是一个良好的危险源辨识的方法,能保证隧道施工作业危险源辨识的全面性,根据以上分析,将崤山隧道工程施工危险源整理成表:
崤山隧道危险源清单
判断依据序号风险源潜在的事故类型致险因子
陡坡作业高处坠落 1.围岩破碎 2.坍塌施工方法不符合设计要求1
边仰坡开挖及防护
围岩危石物体打击3.
机械带“病”运转 4.机械伤害登高作业1.高处坠落
吊物、工锁具2.机械伤害洞口管棚或小导管违章作业2
施工 3.触电机械故障
钻孔超限涌水突泥4.
登高作业 1.高处坠落钢筋及其紧固工具物体打击2.
违章作业 3.触电机械故障明洞浇筑3
断钢机
4.机械伤害切割机
调直机
崤山隧道施工危险源的风险控制4对重大危险源的控制措施
1)开挖支护不符合要求开挖支护未按图纸规范要求进行,掌子面循环进尺过大,下导一次性拉槽过长,钢拱架型号不对、间距过
大,无超前支护,系统锚杆数量不足等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因此一旦出现支护不符合要求等问题时隧道应立即采取返工、罚款、停工整改等措施,整改合格后报项目部质检部复查,复查合格后方可复工。

2)安全步距超标严控隧道安全步距,上下台阶的安全距离、掌子面与仰拱、二衬的安全距离等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以内,一旦出现安全步距超标问题时,隧道应立即停止掌子面掘进并进行掌子面封闭,加快二衬、仰拱施工,当安全步距符合要求后由项目部质检部复查合格后方可继续掘进。

)爆破作业不规范3加强对爆破器材的领用、运输、存放、使用、退库等实行全过程管理,爆破人员必须持证上岗,进一步规范爆破作业。

对于持续关注危险源的控制
)洞内临时用电混乱1按要求设置支架,配电应按三级配电两级保护,隧道洞内应按三相五线制进行接电,“下进下出”进行接线,并满足机械设备应满足“一机,一闸,一漏,一箱”的要求,现场的电线的架设必须由专职电工负责,同时电工应加大日常巡查力度,及时发现隐患消除隐患,并做好相关记录,项目部也应定期组织临时用电专项检查,加强对现场临时用电的安全管理。

2)机械设备、车辆未定期维修保养在登记档案号安保部跟物资设备部应对施工现场所有的机械设备及特种设备进行登记入档,对其进行编号,上面明确保养责任人及其联系方式。

保养责任人负责对该设备进行检查,并做好相关记录。

同时项目部安保部和
物设部也要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对于不按时维护和保养的人员监督其维护和保养,对拒不改正的按项目部相关规定严肃处理。

3)消防器材失效或者缺失以及消防制度不健全
安保部首先建立和健全消防制度。

隧道洞内、空压机房、油罐区、炸药库等应按要求配备足够数量的灭火器等消防设施,并落实消防责任人,当消防设施失效时应积极更换合格有效的。

处于受控状态危险源的动态管理
首先安保部根据现场检查反馈的结果进一步完善现场施工危险源辨识的清单。

对于新出来的重大危险源,处于持续关注的危险源告诉现场作业班组长和技术人员,并且对新的重大危险源,处于持续关注的危险源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并且对控制措施的效果进行风险评价然后登记在册,形成文件。

安保部应加强日常检查,对施工作业现场的危险源的动态控制情况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对于控制措施的控制的效果,危险源的受控情况有形成文件登记在册,形成一个动态的危险源管理系统。

在崤山隧道施工过程中,该项目部安保部针对存在的危险源,及时采取了各种有效安全措施,保证了隧道施工安全,未出现一起安全事故。

参考文献
[1]水运工程施工危险源辨识研究初探
[2]建设工程施工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
[3]危险源辨识与安全分析
[4]JGJ/T77-2010,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
[5]JTJ/T77-2010,公路施工安全技术
[6]JGJ46-20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
[7]山区高速公路施工安全评价及预警研究
月,本科,工程师8年1983作者:冯俊明,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