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淄博市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训练经典题目(含答案)

淄博市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训练经典题目(含答案)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1.小明计划到广州大学城参观,他搜集到了广州5日天气预报和广州大学城略图。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对广州近几天天气预报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周六大雨B. 周日小雨C. 周二阴转多云D. 周三雷阵雨(2)广州大学位于大学城北站的( )A. 东南方向B. 西南方向C. 正南方向D. 西北方向(3)岭南印象园与大学城南站的实地直线距离大约为( )A. 500米B. 1 000米C. 2 000米D. 5 000米(4)普通车牌号通常以汽车所属省区简称开头。

小明到广州看到最多的车牌号可能是( ) A. B. C. D.【答案】(1)D(2)B(3)B(4)C【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广州近几天天气为:周六小雨,周日大雨,周二雷阵雨,周三雷阵雨;故选:D。

(2)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指示方向,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正北方向;读图分析可知,广州大学位于大学城北站的西南方向;故选:B。

(3)由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可得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量的岭南印象园与大学城南站的图上距离约1厘米,则两地实地直线距离大约为1x1000=1000米;故选:B。

(4)福建省简称闽,省级行政中心:福州;安徽省简称皖,省级行政中心:合肥;广东省简称粤,省级行政中心:广州;江苏省简称苏,省级行政中心:南京。

由此可判定,小明到广州看到最多的车牌号可能是粤;故选:C。

【点评】(1)天气符号是代表各种天气现象、云状、天空状况等的专用符号,包括供观测记录使用的天气现象符号和供媒体传播使用的天气图形符号。

掌握常见的天气符号代表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日常的气象状况,以此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

(2)有指向标的地图要根据指向标定方向,指向标箭头指向一般为正北,相反的方向为南方,面向北方,左为西右为东。

有经纬网的地图要根据经纬线定方向,没有指向标或经纬网的参照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3)比例尺是表示图上一条线段的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比例尺有三种表达方式,即数字式、线段式和文字式。

(4)行政区划是国家为了进行分级管理而实行的区域划分。

根据宪法规定,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基本上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自治县、市)、乡(镇)三级,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2.下图示意三明某月 31 日天气情况(中国天气网),读图完成下列题。

(1)该日三明天气状况是()A. 晴B. 阴C. 多云D. 小雨(2)关于该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三明昼短夜长B. 三明昼长夜短C. 太阳直射在北半球D. 太阳直射在赤道(3)图示月份,最可能是()A. 5 月B. 7 月C. 8 月D. 10 月【答案】(1)C(2)A(3)D【解析】【分析】(1)天气符号是人们认识天气的重要载体,由图中天气预报可以看出,当天三明市的天气状况是多云,故选C。

(2)由图可知,当天三明市的昼要比夜更短,昼短夜长;说明这一天太阳直射在赤道以南的南半球,故选A。

(3)由上题可知,当天三明市昼短夜长,是三明市的冬半年,白昼时间更短、气温更低,最有可能是10月,故选D。

【点评】(1)天气符号是代表各种天气现象、云状、天空状况等的专用符号,包括供观测记录使用的天气现象符号和供媒体传播使用的天气图形符号。

掌握常见的天气符号代表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日常的气象状况,以此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

(2)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各地为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的时刻;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各地为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的时刻。

二分日时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3)从冬至日过后一直到第二年的夏至日,这6个月中北半球白昼一直变长,黑夜一直变短,一直到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为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的时刻;从夏至日过后一直到冬至日,这6个月北半球白昼一直变短,黑夜一直变长,一直到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为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的时刻。

3.读某地气温和降水图(下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该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大陆西岸B. 该地区河流有结冰现象C. 该地区年降水量在200mm---400mm之间D. 雨热同期是该气候主要特征之一【答案】 D【解析】【分析】解:读图可知,图中横坐标表示降水量,纵坐标表示气温。

因此该地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于大陆东岸,冬季最低月气温在0℃以上,河流无结冰期。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且降水较多,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上,雨热同期是该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

故答案为:D。

【点评】判断气候类型时,一定要抓住两个最重要的指标即气温和降水,然后分步骤判断。

第一步要判断出该气候类型所属的半球;第二步是以温定带,这里的“温”是指最冷月均温,“带”是指气候类型所属的温度带;第三步是以雨定型,确定目标,根据已知的降水状况特点,就可以在较小的范围内判断出某一具体的气候类型。

4.“幽谷春风起,巅峰雪未消。

一山藏四季,谈笑有渔樵。

”该诗句主要体现了()A.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B. 由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C. 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D. 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答案】 C【解析】【分析】解: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诗句中,一山藏四季,说明了地形对气候影响很大。

故答案为:C【点评】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和地形因素,海陆位置主要影响降水的变化,纬度位置主要影响气温的变化,地形对气温和降水都有影响。

5.在建筑保温材料还没有普遍应用的时代,从大西洋沿岸向东至俄罗斯,欧洲传统民居的墙壁在厚度上有一定的变化规律。

读欧洲墙壁厚度的变化示意图。

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从大西洋沿岸向东至俄罗斯,欧洲传统民居墙壁厚度的变化规律是()A. 越来越厚B. 厚薄交替变化C. 越来越薄D. 没有变化(2)从大西洋沿岸向东至俄罗斯,墙壁厚度变化的主要气候原因是()A. 降水逐渐增多B. 气温逐渐降低C. 降水逐渐减少D. 气温逐渐升高【答案】(1)A(2)B【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从大西洋沿岸向东至俄罗斯,欧洲传统民居墙壁越来越厚;亚欧大陆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较大,欧洲西部主要气候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受海陆因素的影响,越往内陆,大陆性越强;从大西洋沿岸向东至俄罗斯气温年较差、日较差越来越大。

冬季气温越来越低,为了御寒,其传统民居的墙壁厚度也越来越厚。

(2)亚欧大陆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较大,欧洲西部主要气候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受海陆因素的影响,越往内陆,大陆性越强,从大西洋沿岸向东至俄罗斯气温年较差、日较差越来越大,冬季气温越来越低,为了御寒,其传统民居的墙壁厚度也越来越厚。

故答案为:(1)A;(2)B;【点评】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和地形因素,海陆位置主要影响降水的变化和气温的变化,纬度位置主要影响气温的变化,地形对气温和降水都有影响。

6.读图,分析该地区的气候特点()A. 全年高温多雨B. 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C. 冬季寒冷干燥D. 全年炎热干燥【答案】 B【解析】【分析】解:由图中气候类型图可以看出,该气候是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的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度之间的大陆西岸,尤其以地中海沿岸最为明显,故称为地中海气候。

故答案为:B。

【点评】判断气候类型时,一定要抓住两个最重要的指标即气温和降水,然后分步骤判断。

第一步要判断出该气候类型所属的半球;第二步是以温定带,这里的“温”是指最冷月均温,“带”是指气候类型所属的温度带;第三步是以雨定型,确定目标,根据已知的降水状况特点,就可以在较小的范围内判断出某一具体的气候类型。

7.如图是地中海气候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下列关于地中海气候特点正确的是()A.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B. 全年高温多雨C. 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湿润D. 全年炎热干燥【答案】 C【解析】【分析】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影响,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暖湿润。

故答案为:C【点评】考查地中海气候的特征,A属于季风气候特征,B属于热带雨林气候,D属于热带沙漠气候。

8.今年五月下旬有几天时间,益阳的日均气温和日最高气温都明显比北京低,其原因是()A. 益阳的纬度比北京高B. 益阳的海拔比北京高C. 益阳距海洋远D. 益阳5月下旬多阴雨天气【答案】 D【解析】【分析】今年五月下旬有几天时间,益阳的日均气温和日最高气温都明显比北京低,其原因是益阳5月下旬多阴雨天气,气温相对更低些。

故答案为:D【点评】考查影响气温的因素,除了我们长讲的海陆因素,纬度因素、地形因素,也还有其他一些因素,比如下雨刮风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9.读某月太平洋表层海水等温线(单位:℃)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比回归线附近海水温度可知,此时处于()A. 北半球夏季B. 南半球夏季C. 南半球7月D. 北半球1月(2)太平洋海水表层水温的分布特点是()A. 北半球中纬度等温线稀疏B. 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C. 北半球等温线与纬线平行D. 沿北回归线,大洋西岸低于大洋东岸【答案】(1)A(2)B【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南回归线附近气温约为20°C,北回归线附近气温约为25°C,南回归线附近气温低于北回归线附近气温,此时处于北半球夏季;故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2)北半球中纬度等温线较密集;故A错误;太平洋海水表层水温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故B正确;北半球等温线由于海陆差异显著,在海陆交界处特别弯曲;故C错误;沿北回归线,大洋西岸高于大洋东岸;故D错误;根据题意,故选B。

【点评】(1)等温线图上温度值相同各点的连线称为等温线,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

由于太阳辐射受地球球体形状的影响,导致低纬度地区获得太阳辐射的能量多,气温高,高纬度地区获得大阳辐射的能量少,气温低。

所以,在世界等温线分布图上,气温大致是从低纬向两极递减。

据此可归纳,等温线数值由北向南递增,是北半球,等温线海洋和陆地比热容不同,海洋热容量大,陆地热容量小。

在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气温,等温线在陆地上向高纬凸出,海洋上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冬季,海洋气温要高于同纬度陆地气温,等温线在海洋上向高纬凸出,在陆地上向低纬凸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