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过滤实验实验报告实验三过滤实验班级:学号:姓名:一、实验目的1.熟悉板框过滤机的结构。
2.学全板框压滤机的操作方法。
3.测定一定物料恒压过滤方程中的过滤常数k和qe,确定恒压过滤方程。
二、实验原理过滤是一种能将固体物截流而让流体通过的多孔介质,将固体物从液体或气体中分离出来的过程。
过滤速度u的定义是单位时间、单位过滤面积内通过过滤介质的滤液量,即:23u=dv/(ad?式中a代表过滤面积m,?代表过滤时间s,代表滤液量m.比较过滤过程与流体经过固定床的流动可知:过滤速度,即为流体经过固体床的表现速度u.同时,液体在细小颗粒构成的滤饼空隙中的流动属于低雷诺范围。
因此,可利用流体通过固体压床压降的简化模型,寻求滤液量q与时间?的关系。
在低雷诺数下,可用kozney的计算式,即:dq?31?pu???? 22d??1???ak?l对于不可压缩的滤饼,由上式可以导出过滤速度的计算式为:dp?pk??d?r??q?qe2q?qe3?q?12q?qe kk因此,实验时只要维持操作压强恒定,计取过时间和相应的滤液量以?q~q作图得直线。
读取直线斜率1/k和截距2qe/k值,进而计算k和qe值。
若在恒压过滤的时间内已通过单位过滤面积的滤液q1,则在?????及q1~q2范围内将上述微积分方程积分整理后得:???1q?q1?12?q?q1???q1?qe? kkq-q1)为线性关系,从而能方便地求出过滤常数k和qe.上表明q-q1和(???三、实验装置和流程1.装置实验装置由配料桶、供料泵、圆形过滤机、滤液计量筒及空气压缩机等组成。
可进行过滤、洗涤和吹干三项操作过程。
碳酸钙(caco3)或碳酸镁(mgco3)的悬浮液在配料桶内配制成一定浓度后,为阻止沉淀,料液由供料泵管路循环。
配料桶中用压缩空气搅拌,浆液经过滤后,滤液流入计量筒。
过滤完毕后,亦可用洗涤水洗涤和压缩空气吹干。
2.实验流程本实验的流程图如下所示。
图中给了两套实验装置的流程。
四、实验数据记录五、实验数据处理序号23?q=?v/a=0.000600*4/(0.785*0.15*0.15)= 0.0340 m/m3v=0.000640+0.000600=0.001240 m32q=v/a=0.001240/0.785x0.15=0.0702 m/m232?=19.44+20.18=39.62s(t-t1)/(q-q1)=(39.62-19.44)/(0.0702-0.0362)=593.5332(q-q1)=0.0702-0.0362=0.034m/m六、实验结果及讨论1.将表中数据描点,根据直线的斜率和截距求出k和qe,并写出恒压过滤方程。
1/k=1152.6 k=8.68*10^(-4)2(q1+qe)/k=501.74qe=501.74*8.68^10*(-4)/2-0.0362=0.18162.用最小二乘法求取斜率和截距并由此求出k和qe,与图解求出的比较。
y????x,则=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96-0.225*795.655)/(0.08381-0.225^2)=1151.61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795.655-0.225*511.61=500.543、本实验如何洗涤滤饼?拆卸下来用水洗涤。
按面板,,分布板,滤框,滤布,支撑板,支座的顺序拆卸。
4、本实验如何吹干滤饼?风干。
5、在本实验的装置上如何测定滤饼的压缩指数s和物料特性常数k?答:在不同的压强差δp下重复上述实验,求的不同的k值,然后对k-δp数据加以处理,即可求得s和r0值。
因1-sk=2?δp/(μr0c1),两边取对数,得lgk=(1-s)lg(δp)+lg[2/(μr0c1)]将lgk和lgδp的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回归,斜率为1-s,截距为lg[2/(μroc1),从而得到s和ro.上述求压缩性指数时,要求c1值恒定,故应注意在过滤压强变化范围内,滤饼的空隙率应没有显著变化,以保证c1基本不变。
测定时?p的取值按照lg?p均匀分布。
篇二:过滤实验报告给水工程实验报告院系班级学号姓名实验名称过滤实验实验时间实验地点指导老师实验组别同组者姓名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熟悉滤池实验设备和方法;○2观察滤料层的水头损失与工作时间的关系,○也可以测量不同滤料层的水质以说明大部分过滤效果在顶层完成。
二、基本原理:过滤一般是指以石英砂等粒状滤料层截留水中悬浮杂质,从而使得水获得澄清的工艺过程。
滤料层能截留粒径远比滤料孔隙小的水中杂质,主要通过接触絮凝作用,其次为筛滤和沉淀作用。
同时,当过滤水头损失达到最大允许水头损失时或出水水质恶化时,需要反冲洗。
三、实验器材:过滤及反清洗装置,型号:wt-001,d=120 mm;al2(so4)3 ;生活污水;自配水样。
四、实验步骤:1开启阀门3,冲洗滤层1min ○2关闭阀门3,开启阀门2.6,快滤5min。
砂面保持稳定○3调节阀门1.6,待水柱稳定后,此时水流量为200l/h,读取各测压管中水位高○度4调节调节阀门1.6,使水量依次为300 l/h, 400 l/h ,500 l/h,最后一次流○量控制在550 l/h,分别测出各测压管中水位值,记入表中。
砂滤实验流程示意图如下:五、原始数据:日期:2011-10-31 过滤柱d= 120 mm 横截面积w= 0.0113 m2 水温:六、数据处理:1. 绘制过滤时滤料层水头损失与滤速的关系曲线。
七、误差分析:在读水压时,存在读数误差。
八、实验结果:水头损失随滤速的增大而增大。
两者成正相关。
九、思考题: 水头损失与滤速有何关系?答:由图1中曲线可知,水头损失随滤速的增大而增大。
两者成正相关。
十、个人意见:仪器改进:过滤过程中,滤料层被水淹没的部分也会产生气泡,液面分界面不清晰,最好能再滤住旁增设侧管联通器,以便于判断液面高度。
篇三:化工原理过滤实验报告过滤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板框压滤的构造和操作方法;2、测定恒压过滤方程中的常数。
二、实验原理板框压滤是间歇操作。
一个循环包括装机、压滤、饼洗涤、卸饼和清洗五个工序。
板框机由多个单元组合而成,其中一个单元由滤板(·)、滤框(∶)、洗板(?)和滤布组成,板框外形是方形,如图2-2-4-1所示,板面有内槽以便滤液和洗液畅流,每个板框均有四个圆孔,其中两对角的一组为过滤通道,另一组为洗涤通道。
滤板和洗板又各自有专设的小通道。
图中实线箭头为滤液流动线路,虚线箭头则为洗液流动路线。
框的两面包以滤布作为滤面,滤浆由泵加压后从下面通道送入框内,滤液通过滤布集于对角上通道而排出,滤饼被截留在滤框内,如图2-2-4-2a)所示。
过滤完毕若对滤饼进行洗涤则从另一通道通入洗液,另一对角通道排出洗液,如图2-2-4-2b)所示。
图2-2-4-1板框结构示意图图2-2-4-2过滤和洗涤时液体流动路线示意图在过滤操作后期,滤饼即将充满滤框,滤液是通过滤饼厚度的一半及一层滤布而排出,洗涤时洗液是通过两层滤布和整个滤饼层而排出,若以单位时间、单位面积获得的液体量定义为过滤速率或洗涤速率,则可得洗涤速率约为最后过滤速率的四分之一。
恒压过滤时滤液体积与过滤时间、过滤面积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v?ve)2?ka2(???e)(1)式中:v——时间θ内所得滤液量[m3]ve——形成相当于滤布阻力的一层滤饼时获得的滤液量,又称虚拟滤液量[m3] θ——过滤时间[s]θe——获过滤液量ve所需时间[s] a——过滤面积[m2] k——过滤常数[m2/s]若令:q=v/a及qe=ve/a,代入式(1)整理得:(q?qe)2?k(???e)(2)式中:q——θ时间内单位面积上所得滤液量[m3/m2] qe——虚拟滤液量[m3/m2]k、qe和θe统称为过滤常数。
式(2)为待测的过滤方程,因是一个抛物线方程,不便于测定过滤常数。
为此将式(2)微分整理得:d?22?q?qe dqkk上式以增量代替微分:??22?q?qe(3) ?qkk式(3)为一直线方程,直线的斜率为2,截距为2qe/k,式中△θ,△q和q均可测k定。
以??为纵坐标,q为横坐标作图如图2-2-4-3所示,由图中直线的斜率和截距便可求?q得k和qe值。
常数θe可在图上取一组数据代入式(3)求取,也可用下式计算:?e?qe2/k(4)最后就可写出过滤方程式(2)的型式。
图2-2-4-3 方程(3)图解板框压滤是间歇式操作,始点和终点数据误差较大,作图时应舍去。
又因式(3)中???q与q为阶梯型函数关系,故作图时先作阶梯线,后经各阶梯水平线中点联直线以求取过滤操作线。
三、实验流程实验流程由贮槽、齿轮泵和板框机等组成。
滤液量用容量法或重量法测定,如图2-2-4-4所示。
请注意:齿轮泵是正位移泵,泵出口必须设回流管路进行流量调节。
1—滤浆槽2—齿轮泵 3—电动机 4—回流阀5—调节阀 6—压力表7—板框机 8—压紧螺旋9—容器10—磅称图2-2-4-4 板框过滤实验流程图四、实验步骤1、熟悉实验流程、板框结构、排列方法。
2、浸湿滤布,拉平后装机,框数宜取两个,螺旋压紧,要保证进滤浆及出滤液的路线畅通,并且板框之间逢隙不漏液。
3、在滤浆槽1内配制10%左右的碳酸钙水溶液50公斤,先人工搅拌均匀,后关调节阀5,开回流阀4,启动齿轮泵2(先转动靠背轮是否灵活后合电开关),进行回流搅拌。
4、作好滤液流量测定准备(用定容量计时法,即滤液每流出1升,计时1次,时间单位为秒)。
5、打开调节阀5,关小回流阀4,把滤浆送进压滤机7,压力表6读数要稳定在0.1mpa左右,过程中若压力指示有波动,可用阀4和阀5调节使之稳定。
6、当滤液出口处滤液呈滴状慢慢滴出时可停止操作,结束实验,先停齿轮泵,后松开机头,取出滤饼放置盘上,清洗滤布和全机。
7、取框1块测量面积,并计算总过滤面积。
8、记下操作压力和滤液温度。
9、归还所借秒表,清理现场。
五、原始数据过滤面积a=边长*边长-πd2/4=0.12*0.12-3.141592653*0.0275*0.275/4=0.013806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