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1、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s)也可称为()。
A、人际关系B、公众关系C、团体关系D、人群关系2、美国著名公关学者雷克斯•哈罗博士认为公共关系就是()。
A、一种传播管理行为B、一种公众性的关系C、一门艺术与社会科学D、一种独特的管理职能3、美国学者雷克斯•哈罗博士对公共关系的定义侧重于()。
A、公共关系的传播属性B、公共关系的管理职能C、公共关系的决策咨询功能D、公共关系的公众性4、英国公关学者弗兰克•杰夫金斯为公共关系所下的定义属于公共关系的()。
A、管理论B、传播管理论C、咨询论D、传播论5、认为“公共关系就是一个组织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的学者就是()。
A、卡特利普B、雷克斯•哈罗C、詹姆斯•格鲁尼格D、弗兰克•杰夫金斯6、对公共关系下定义时,认为公共关系就是一门艺术与社会科学的就是()。
A、咨询论B、管理论C、传播管理论7、对公共关系下定义时,强调公共关系就是一种公众性、社会性的关系或活动的就是()。
A、咨询论B、管理论C、传播管理论D、社会关系论8、公共关系就是一个组织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其目的就是建立一种与这些公众互相信任的关系。
这就是()对公共关系下的定义。
A、哈罗B、卡特利普C、杰夫金斯D、格鲁尼格9、公共关系的行为主体就是()。
A、组织机构B、相关公众C、传播沟通媒介D、个人10、公共关系的沟通对象就是()。
A、组织机构B、相关公众C、传播沟通媒介D、个人11、公共关系的过程就是信息的()交流。
A、单向B、双向C、逆向D、顺向12、公共关系的目标就是()。
A、协调组织的关系网络B、提高个人素质与优化环境C、为组织机构收集信息13、作为组织公共关系活动的基础,也就是组织公共关系活动结果的要素就是()。
A、公共关系语言B、公共关系观念C、公共关系状态D、公共关系舆论14、组织机构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相互交往与共处的情形与状况指的就是()。
A、社会舆论状态B、公共关系活动C、公共关系观念D、社会关系状态15、社会公众对组织机构的认知与评价的情形与状况指的就是()。
A、社会舆论状态B、公共关系活动C、公共关系观念D、社会关系状态16、运用传播沟通的方法去协调组织的社会关系,影响组织的公众舆论,塑造组织的良好形象,优化组织的运作环境的一系列公共关系工作称为()。
A、公共关系状态B、公共关系活动C、公共关系观念D、公共关系舆论17、在公共关系中,领导者与管理者高度重视公众的利益,将公众的意愿作为决策与行动的依据,这一般称为公共关系的()。
A、协调观念B、公众观念C、形象观念D、互惠观念18、在公共关系中,将平等互利、追求双赢作为处理各种关系的行为准则而形成的公关观念,一般称为公共关系的()。
A、协调观念C、形象观念D、互惠观念19、在公共关系中,公共关系的()表现为对她人、对社会的一种奉献精神,使自己的存在与行为给对方带来满意与方便,用服务去赢得好感与信誉。
A、协调观念B、服务观念C、协调观念D、互惠观念20、公共关系学中最基本的概念就是()。
A、信息、关系、沟通B、关系、舆论、形象C、组织、公众、传播D、公共关系状态、公共关系活动、公共关系观念21、公共关系活动的主体就是()。
A、组织B、公众C、传媒D、沟通22、公共关系的承担者、实施者、行为者就是()。
A、组织B、公众C、个人D、传媒23、公众就是公共关系传播沟通的()。
A、主体B、对象C、目的D、过程与方式24、传播与沟通就是公共关系活动的()。
A、主体C、目的D、过程与方式25、公共关系特指组织与()之间的传播沟通。
A、公众B、受众C、群众D、人群26、“关系”简单的说就就是组织与公众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的性质与程度就是衡量()的客观标志。
A、公共关系观念B、公共关系活动C、公共关系状态D、公共关系舆论27、一个组织的社会形象体现了它的()的总与。
A、人际关系状态与公众发展状态B、公众发展状态与社会舆论状态C、社会关系状态与社会舆论状态D、社会关系状态与人际关系状态28、个人在社会交往实践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指的就是()。
A、人群关系B、人际关系C、公共关系D、公众关系29、宣传就是一种()的心理诱导、行为影响与舆论控制方式。
A、单向B、双向C、纵向D、横向30、广告就是一种“()”,即广告主付费购买传播媒介的使用权来推销其产品、服务或观念。
A、交流传播B、付费传播31、论题处理又被称为()。
A、危机处理B、游说C、交际D、问题管理32、公共关系作为一门学科,最早产生于()。
A、法国B、美国C、奥地利D、英国33、被公共关系同业公会主席李利•比诺称为“第一流的公共关系著作”的就是()。
A、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B、儒略•凯撒的《高卢战记》C、爱德华•伯尼斯的《公共舆论的形成》D、孔子的《春秋》34、堪称最早问世的公共关系学的理论书籍就是()。
A、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B、儒略•凯撒的《高卢战记》C、爱德华•伯尼斯的《公共舆论的形成》D、孔子的《春秋》35、被认为就是现代公共关系业“前身”的就是19世纪中叶在美国风行的()。
A、清垃圾运动B、报刊宣传活动C、玻璃屋运动D、揭丑运动36、19世纪中叶在美国风行的报刊宣传活动,被认为就是现代公共关系业的前身。
当时最有名的代表人物就是A、艾维•李B、雷克斯•哈罗37、美国报界掀起“便士报”运动的时间就是()。
A、20世纪20年代B、19世纪80年代C、19世纪30年代D、19世纪20年代38、“凡宣传皆好事”就是()的信条。
A、雷克斯•哈罗B、艾维•李C、爱德华•伯尼斯D、巴纳姆39、公共关系之父就是()。
A、巴纳姆B、伯尼斯C、艾维•李D、格鲁尼格40、现代公共关系职业化的开始时期就是()。
A、哈罗时期B、巴纳姆时期C、艾维•李时期D、爱德华•伯尼斯时期41、公共关系作为一种专门化的社会职业,产生于()。
A、19世纪初B、20世纪初C、19世纪30年代D、20世纪30年代42、“公众必须被告知”就是()的信条。
A、雷克斯•哈罗B、艾维•李C、爱德华•伯尼斯43、被称作公共关系学科化“旗手”的人就是()。
A、艾维•李B、爱德华•伯尼斯C、詹姆斯•格鲁尼格D、雷克斯•哈罗44、作为一门课程,公共关系学首次在()内被讲授。
A、纽约大学B、哈佛大学C、牛津大学D、波士顿大学45、被称为公共关系理论发展史“第一个里程碑”的专著就是()。
A、《公众舆论的形成》B、《公共关系学》C、《原则宣言》D、《有效的公共关系》46、提出“投公众所好”主张的就是()。
A、艾维•李B、爱德华•伯尼斯C、詹姆斯•格鲁尼格D、雷克斯•哈罗47、1947年,()成立了第一所公共关系学院。
A、纽约大学B、哈佛大学C、牛津大学D、波士顿大学48、美国卡特利普与森特在其专著《有效的公共关系》一书中提出了()。
A、“双向对称”的公共关系模式B、“投公众所好”的主张C、“公众必须被告知”的命题D、“凡宣传皆好事”的命题49、公共关系专著《有效的公共关系》在美国被誉为“公共关系的圣经”,其作者就是()。
A、詹姆斯•格鲁尼格B、卡特利普与森特C、巴纳姆D、艾维•李50、随着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公共关系在()传进我国。
A、20世纪60年代初B、20世纪70年代初C、20世纪80年代初D、20世纪90年代初51、中国公共关系协会成立的时间地点就是()。
A、1985年在广州B、1986年在上海C、1987年在北京D、1987年在天津52、l991年成立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标志着()。
A、国内的企事业单位开始出现公共关系的职能部门B、逐步建立起各省市的公共关系社团组织C、公共关系在国内已得到正式的确认与接受D、中国的公共关系与国际接轨53、组织形象的客观基础就是()。
A、员工形象B、环境形象C、企业形象D、产品形象54、公共关系()的这一功能就是组织其她管理活动所不可取代的。
A、收集信息B、辅助决策C、传播推广D、提供服务A、强化舆论,扩大影响B、引导舆论,控制形象C、创造舆论,告知公众D、传播舆论,造成声势56、公共关系传播最基本的功能就是()。
A、提高知名度与美誉度B、强化舆论,扩大影响C、引导舆论,控制形象D、创造舆论,告知公众57、()就是公共关系活动的主要方式,也就是其关键环节。
A、收集信息B、辅助决策C、传播推广D、协调沟通58、公共关系的根本功能就是()。
A、辅助决策B、传播推广C、提供服务D、协调沟通二、多项选择题1、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包括()。
A、公共关系的行为主体就是组织机构B、公共关系的沟通对象就是相关公众C、公共关系的工作手段就是传播沟通媒介D、公共关系的过程就是信息的双向交流E、公共关系的目标就是为组织机构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2、组织的公共关系状态具体包括()。
A、社会发展状态B、社会阶层状态C、社会结构状态D、社会舆论状态3、现代公共关系活动的意义在于使公共关系()。
A、从无意识转变为有意识B、从盲目转变为有计划C、从纯经验转变为科学D、从零散转为系统E、从自发转变为自觉4、除形象观念外,公共关系观念还应当包括()。
A、服务观念B、互惠观念C、协调观念D、传播观念E、公众观念5、公共关系观念除了包括形象观念、公众观念、传播观念等,还包括现代的()。
A、信息意识B、整体意识C、社会意识D、竞争意识E、危机意识6、在公共关系学中,“关系”主要就是指组织与公众之间相处与交往的(),简单地说就就是组织与公众之间的联系。
A、态度B、行为C、表现D、状态E、行动7、公共关系作为人类社会关系中的一种特殊形态,有两个主要特征()。
A、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关系B、组织与个人之间的关系C、公众与传媒之间的关系D、个人与传媒之间的关系E、信息交流的关系8、下列关于“舆论”的表述正确的有()。
A、舆论指社会公众对组织的政策、行为、人员或产品所形成的瞧法与意见的总与B、舆论的性质与程度就是衡量公共关系状态的客观标志C、舆论就是社会上大多数人对组织的瞧法与意见的公开表达D、舆论标志着大多数社会公众对组织的基本态度与行为E、舆论就是有形的关系9、公共关系研究的舆论包括()。
A、“人际舆论”B、“大众舆论”C、“内部舆论”D、“全局性舆论”E、“负面舆论”10、公共关系操作中的若干范畴包括()。
A、广告B、舆论C、危机处理D、游说E、交际11、下列关于公共关系操作中的若干范畴的表述正确的有()。
A、交际就是公共关系的主要手段B、宣传就是一种单向的心理诱导、行为影响与舆论控制方式C、广告就是一种付费传播D、营销推广注重的就是近期的经济效益E、游说就是政治公共关系中常用的一种方式12、公共关系危机就是指()。
A、灾变危机B、社会危机C、形象危机D、舆论危机E、信誉危机13、1903年至1912年美国报纸杂志发表揭露恶劣丑闻,这就就是美国近代史上著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