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简明西方心理学史考试重点

简明西方心理学史考试重点

第一章西方心理学的起源泰勒士:米利都学派的创始人。

他提出水是万物的根源,万物由水生成,消灭后复归于水。

他认为磁石有灵性,世界是活的,充满着神。

他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哲学家和物活论者,其哲学思想是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的开始。

毕达哥拉斯:古希腊的数学家,提出了著名的毕达哥拉斯定理。

他认为数及其关系是万物的根源。

毕达哥拉斯学派致力于运用数学知识来理解世界,并最终影响世界。

赫拉克利特:是爱弗斯学派的代表。

万物由火生成,又复归于火。

变化是万物的唯一常性,但是这种变化也是合乎法则的。

人的身体是土,人的灵魂是纯净的火,是人体中最热烈的部分,也是干燥的。

巴门尼德:埃利亚学派的重要代表。

认为存在唯一不变的。

承认理性的真实性,否认感觉的可靠性,认为只有理性才能认识真理,因此他是理性主义的奠基者。

恩培多克勒:西西里学派的创立者。

多样变化的万物是由四种不变的物质,即所谓的四根构成。

四根是土、水、火、空气。

爱使四根结合,憎恨使四根分离,由此生成万物。

德谟克利特:希腊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也是最后一个物理学家。

不断运动着的微小原子颗粒是万物的基础。

万物的本源是原子和虚空。

物质世界本来就永远活动,是完全机械的作用。

同时他认为心理活动也是机械的作用。

苏格拉底: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享有盛名的智者。

他转而研究人类本身,即研究人类的伦理问题、人的品质问题、治理国家问题,等等。

后人称苏格拉底的哲学为“伦理哲学”。

唯心主义,苏格拉底明确的将灵魂看成与是与物质有本质不同的精神实体。

唯心主义哲学的奠基人。

产婆术,知识是人的理性中固有的,教育的作用只是把人固有的知识引出来的,这也是他的教育方法“产婆术”的依据。

“产婆术”自始至终是以师生问答的形式进行的,所以又叫“问答法”,为启发式教学奠定了基础。

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唯心主义代表人物。

他又把灵魂或心理分成三个部分,即理性、意气和情欲。

提高我们对世界认识的精准性的唯一方法就是测量和演绎推理。

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他被称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

其《论灵魂》是西方心理学史上第一部关于心理学的专著。

白板说:经验又对心灵的内容负责。

是由经验来装备的,人的心理视作一块“白板”。

达芬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杰出人物。

达芬奇的哲学思想基本上是唯物主义的,反对二重真理说,认为只有科学才是真理。

他重视感觉的作用,认为“我们的全部知识都是从感觉开始的”特勒肖:文艺复兴时期的杰出代表。

他曾在欧洲首创自然科学园(又称科学院或自然科学学社),对欧洲自然科学研究的发展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斐微斯:他的思想基本上是唯物主义的。

他主张从经验来研究心理现象。

斐微斯对于病理心理颇有见地。

弗兰西斯丶培根:他提出:“知识就是力量”。

他还提出经验归纳法,主张以实验和观察材料为基础,经过分析、比较、选择、排斥,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

笛卡儿:(1)我思故我在。

认为人的知识不是来源于感觉经验,而是来源于理性,理性的演绎性是唯一的正确的方法。

(2)天赋观念论。

心理观念有两类:一类是天赋观念,是先天具有的,不依赖于经验;另一类是获得性概念,源于经验。

(3)身体是机器。

迪卡儿虽未正式提出“反射”这一术语,但他却提出了反射论思想。

他从物理学的机械原理出发,把人和动物看作是一部机器。

(3)身心交感论。

认为人的心灵和身体这两个实体可以相互影响,心灵仿佛是身体运动的指挥者。

(5)情绪本质。

情绪是由外物和体内变化引起的,是靠身体内部的动物精气和血液的动荡所激发并维持的一种被动的心理状态。

约翰丶洛克:(1)白板说。

洛克继承和发展了培根和霍布斯的唯物主义经验论。

(3)“联想”的概念。

洛克在西方心理学史上第一个提出了“联想”的概念,并为联想主义心理学奠定了基础。

(6)绅士教育。

《教育漫画》。

洛克认为,绅士既要有贵族的风度,又要有顽强进取的精神。

他认为绅士应受体育、德育和智育等方面的教育。

理性主义心理学思想莱布尼兹:(1)大理石纹理。

莱布尼兹主张,出生时的心灵是一张由经验写满的白纸,不如说是一块有纹理的大理石康德:(1)先天知识与后天知识。

某些理解的直觉或范畴是先天具有的,不依赖于经验。

(3)三种认识形式。

人的认识能力有感性、悟性和理性三种形式。

(3)统觉原理。

认为统觉是人的一种先天的综合统一的认识能力,是“整个人类认识范围内的最高原理”(4)心理三分法。

将心理活动区分为认识、感情和意志三种。

(5)真正的科学。

真正的科学必须以建立在唯理性基础之上、先天确立的概念为开端。

真正的科学要研究位于时间和空间中的可观察对象。

它们要允许对其所研究的现象进行实验,一门真正的科学要能够建立可以用数学公式进行描述的逻辑关系。

第二章实验心理学的建立实验心理学为什么诞生在德国:第一,德国社会的发展需要。

1871年德国取得了自上而下的统一,开始了迅速发展。

促进了德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第二,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与重视科学。

以科学而著称的教育哲学。

学生可以自由的在大学间游历。

第三,世界领先的生理学研究与科学方法的运用。

感官生理学达到世界科学的高峰。

冯特:1879年春天,他开始作一些不属于其课程的心理学实验。

这些独立的实验标志其心理学实验室的正式建立。

心理学思想:第一,身心平行论。

人的心理不是人脑生理过程所产生的结果,而是互相平行的独立的过程。

第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学的目标是“研究意识的过程”或者是研究与“间接经验”相对的“直接经验的一部分”。

第三,心理学研究任务。

就是研究心理复合体的元素及构造的方式和规律。

第四,实验内省法。

即借助于实验进行内省的方法,是一种科学的内省形式,在实验内省中,被试被置于标准的可以重复的情境中,并要求简单的、确定的回答来作出回应,这样就可以保证研究的确定性和可控制性。

第五,民族心理学。

他认为民族心理学和个体心理学是同等重要的。

评价:1、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2、创立了实验心理学。

3、培养了一支国际性的心理学专业队伍。

思想洁癖:1、主观唯心主义的倾向。

犯了主观唯心主义的错误2、内省主义倾向。

限制了他的研究课题3、元素主义倾向仍然具有元素主义的倾向。

艾宾浩斯:1885年,他出版了《记忆》一书。

这本书是实验心理学史上最为卓越的研究成果之一,标志着实验心理学突破研究高级心理过程的障碍,开辟了全新的研究领域。

研究方法:两种方法,一种是完全记忆所需要的重复学习次数来计算分数。

所谓节省法,就是要求被试在第一次完全记忆之后,隔一段时间发生了遗忘,此时,再来学习原先的材料,看能节省多少时间或重复次数,从而推知保持的数量。

研究的贡献:1、保持与遗忘的规律。

学习后经过的时间越长,保持越少,不过遗忘的速度是不均衡的。

他发现识记后最初一段时间遗忘较快,以后逐渐减慢,稳定在一个水平上,因而,遗忘的速度呈现先快后慢的趋势。

后人根据这一试验研究的结果绘成曲线图,所以称为“艾宾浩斯曲线”。

2、其他记忆效果的研究:(1)识记材料的增加,识记时间也在增加。

(2)学习有意义材料要比无意义材料要快得多(3)诵读的次数越多,时间越长,则记忆保持越久。

布伦塔诺:意动心理学的创始人。

(一)心理学研究对象:认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不是感觉、判断等思维内容,而是感觉、判断等思维活动,即“意动”,并将“意动”概念作为中心的心理学概念进行阐述。

布伦塔诺把意动分为认识和情意两大类。

在他看来,认识活动尤其是观念活动是全部心理活动的基础,而情意活动则是整个心理活动的动力。

屈尔佩:符茨堡学派的创始人。

二重心理学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有两项:一为心理内容;二为心理机能。

评价:一、第一次应用实验方法研究思维。

二、有助于心理学摆脱元素主义的束缚,这种怀疑动摇了人们对实验内省法的信心,间接推动了行为主义的产生。

三、开辟了思维的实验研究领域,并提出思维内容中有非感觉、非意象的因素,提出意识的态度、定势和决定倾向等概念,从而丰富了心理学的内容,促进了思维心理研究向纵深发展。

第三章构造主义与机能主义学派铁钦纳: 构造主义学派的实际建立者。

铁钦纳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经验,心理学的任务就是“分析心理的结构”。

具体而言,构造心理学的任务有三方面:一、是什么。

认为人的意识经验或心理过程分为三种基本要素,即感觉、意象和情感。

二、怎么样。

即发现这些元素之间联系的规律。

三、为什么。

他从身心平行论出发,主张通过与心理过程平行的神经过程来解释心理过程。

詹姆斯:美国第一位心理学家,同时也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先驱。

詹姆斯认为心理学是关于心理生活的科学,既包括心理生活的现象,又包括心理生活的条件。

意识流:人类意识的突出特点是适应性,即意识使我们适应环境。

詹姆斯反对把意识分成元素,他认为意识是一个整体,是一个连续不断的流,不可以用分析的方法分成零碎的部分。

意识具有五个方面的特点:第一、每种思想或思想状态都是个人意识的一个部分,人的思想意识是个人私有的,构成自己独有的世界。

第二、在个人意识的范围内意识是经常变化的。

第三、在个人意识的范围内,思想是连续不断的。

第四、意识总在处理着独立于自身之外的客体不可能凭空进行。

第五、意识总是关注它的对象的一个方面,即意识总是有选择性。

情绪理论的实践指导意义是人们试图控制不合意情绪的一个方法是学会控制与之相伴的生理变化。

自我和人格理论:詹姆斯把自我划分成“纯粹的自我”和“经验的自我”;他认为我们的自尊是成功和抱负比率的函数。

即:自尊=成功/抱负。

他重视习惯对本能的影响,因此他重视教育的作用。

霍尔的复演论:胎儿在胎内的发展复演了动物进化的过程:出生后个体心理的发展,则复演了人类进化的过程,认为个体心理的发展反映着人类发展的历史。

杜威: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先驱。

杜威的心理学思想:把完整动作的机能确定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他认为,“心理只意味着一种机能,而机能又经常处于一个协调之中,并且只有从维持和再组织这个协调中获得意义,。

所谓“协调”就是参照一个富有意义的目的组织其活动,实际上就是一种“完全适应”。

杜威的教育思想: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

安吉尔的心理学思想:明确提出机能主义心理学---1、机能主义心理学研究心理动作而非内容。

机能主义心理学与构造主义心理学的第一个区别,就是“心理操作心理学”与“心理元素心理学”。

2、机能主义心理学应该考虑研究意识的机能效用。

机能主义心理学与构造主义心理学的第二个区别,就是“效用心理学”与“纯科学”之间的区别。

3、机能主义心理涉及身体器官和环境之间的整个心物关系。

就是有机体心与身及其所处环境三者的“交互关系的心理学”与“心物平行论的心理学”、“完整心理学”和“意识心理学”的区别。

卡特尔的评价:卡特尔的主要贡献是采用测验统计的分析方法研究个体差异,从应用心理学层面推动了美国机能主义的发展桑代克的心理学思想:1、试误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