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德国位居欧洲大陆“十字路口”的位置特点,了解德国的邻国,了解德国地理位置的重要性,知道德国境内主要的河流,了解德国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知道主要的城市、港口;知道德国是世界上工业发达的国家,了解德国工业区的分布特点,初步理解鲁尔工业区的形成条件;培养阅读海陆位置图、工业分布图的能力;能简单分析河流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看图读图,不断培养读图分析能力,这一最基本地理技能。
读图能力是地理教学培养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不断地被贯彻在教学中。
设计一些学生活动培养学生交流、表达能力。
通过收集生活中德国著名产品品牌的商标,了解德国工业的发达。
从学生实际出发,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德国严谨、善思的民族个性铸就发达的经济,培养学生发奋努力,报效祖国的理想。
二、课前准备
1、让学生查找自己熟悉的德国名人的生平,做成ppt。
2、收集生活中使用或熟悉的德国产品的商标。
3、网上搜索了解德国三个著名城市。
三、教学流程
1、哲学和音乐家的“摇篮”
教师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教师设问:同学们,我们欣赏的这一段音乐是谁的作品,他是哪国人?
在学生答出“贝多芬,是德国人”后教师请一位同学讲讲贝多芬的故事。
教师提问:其实除了贝多芬,德国还有许多著名的人物,你知道的德国名人有哪些?
学生可能会回答:马克思、恩格思、爱因斯坦
教师:你们是从哪里了解到这些德国著名人物的?简单价绍贝多芬、马克思、爱因斯坦这三名对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德国著名人物
学生从网上,从课外书籍中,从电视中了解到一些情加以回答。
教师归纳:德国是哲学和音乐家的“摇篮”。
我们今天就去了解一下这些名人的故乡——德国。
2、欧洲交通的十字“路口”
介绍德国的面积、人口、首都柏林(Berlin)。
教师指导学生读“世界政治地图”,找到德国,设问:谁来描述一下德国的地理位置?
学生回答后,教师让学生对照德国海陆位置图:看看德国濒临哪些海洋?有哪些邻国?
教师提问:德国地处欧洲中部,与众多国家接壤。
处在欧洲的“十字路口”,交通非常繁忙,因而在国内建设了发达的路上交通网络,包括高速公路和铁路等。
我们上海
的地铁和磁悬浮列车也是引进德国的先进技术和产品。
德国的水上交通怎么样呢?
组织学生指图并说出有哪些河流。
教师归纳:在这些河流中很多是流经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我们称它们为国际河流,像莱茵河由南向西北流经德国、荷兰;易北河由南往北流经捷克、德国。
多瑙河由西向东流经9个国家,是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河流。
这些河流交通十分繁忙,可以说是“黄金水道”。
教师指导学生对照德国地形图,看看易北河、莱茵河的大致流向。
想一想,这些河流的流向说明了德国的地势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得出:大部分河流自南向北流,说明德国地势南高北低的特点。
教师又问:德国河流众多,但相互之间独立,不利于航运,怎么解决这题呢?
引导学生得出“开凿运河”的答案。
教师指导学生对照德国海陆位置图,说说德国主要有哪些运河?
教师再问:如果没有基尔运河,要把一批货物从波兰运往荷兰,该怎么走?
教师让同桌的学生一起计算,基尔运河的通航使北海与波罗的海的航程缩短了多少?
3、高度工业化的经济强国
教师提问:除了发达的交通,德国的经济情况怎么样呢?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写出你所知道的德国的著名商品品牌,比一比,哪个小组写得最多、最准确。
学生小组学习、交流。
学生们普遍感到德国产品档次高、质量好、设计周到、精致,品牌多、知名度高,体现德国严谨、善思的民族个性。
教师归纳:从大家写出的这么多德国产品的名称中可以看出,德国的经济非常发达。
它是世界第三经济大国。
教师点击光盘,展示德国钢铁冶炼、宝马汽车工业等内容,并穿插讲解有趣的故事:用量杯吃饭的德国人,以此说明德国人严谨善思的民族性格。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德国主要进口出口货物图”,提问:德国除煤炭、钾盐外,矿产资源贫乏,但为什么能成为高度工业化的经济大国?
让学生从课文、地图中知道:德国进口的是原料、石油、半成品,出口的是高科技的产品。
教师指导学生读“德国工业分布图”分析德国工业分布的特点。
教师接着指导学生读“鲁尔工业区”图后问:鲁尔工业区是德国最重要的工业区,想一想有哪些条件有利于它的形成?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答到哪一点就总结归纳哪一点。
最后总结归纳出“鲁尔区具有水运条件好、煤炭资源丰富、水源充足等有利的发展条件”。
4、主要城市
教师出示三大城市图片:柏林、汉堡、慕尼黑,
学生介绍慕尼黑啤酒节、足球比赛等。
教师归纳:德国还有许多人文、自然特色,课后你可以根据你的兴趣,利用光盘、课
本上提供的网站、书籍杂志等继续查阅有关德国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