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A知识清单聚焦教材)
1.小旺看见人们在冬天常使用热水袋取暖,他灵机一动发明了“水床”——在床形的塑料袋内充上水。
冬天,用电热器给水加热,水吸收热量,温度__慢慢升高__,人睡在“水床”上比直接睡在床上感觉暖和;夏天,充入冷水,躺在上面又感觉非常凉爽。
这种床用水作介质,是利用了水的__比热大__的特点。
2.一滴水和一盆水相比,比热__一样__,把一根铜丝截成长短不同的2段,质量__改变__,比热__一样__。
由此可知,比热是物质的一种__特性__,同种物质比热__相同__,不同物质比热__不同__。
3.质量相等的同种物质,温度升高越多,吸收的热量__越多__;同一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__质量__越大的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多;质量相等的两种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升高相同温度时,__比热__小的吸收热量少。
4.在“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可以通过控制水和煤油的质量相同、吸收的热量相同,比较它们__升高温度__的多少,从而比较它们的吸热能力;实验中,用__加热时间__间接反映吸收的热量。
B练就好基础基础达标)
第1题图
1.水的比热比煤油的大。
如图所示,隔着石棉网同时加热规格相同、分别装有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煤油和水的试管,至管内液体升温到40 ℃,这个过程中(A) A.煤油温度先升到40 ℃
B.同一时刻水的温度比煤油的高
C.加热相同时间,水吸收的热量多
D.升高相同的温度,煤油需加热较长的时间
2.下列说法中,能反映物体放出热量的多少跟物体质量有关的是(C)
A.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降低不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不同
B.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降低相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一般不同
C.不同质量的同种物质,降低相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不同
D.不同质量的同种物质,降低不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一般不同
3.小明和小华同学在做“探究比较水与煤油吸收热量时温度升高的快慢”的实验时,使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
设计实验方案时,他们确定以下需控制的变量,其中多余的是(B)
第3题图
A.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
B.酒精灯里所加的酒精量相同
C.取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
D.盛放水和煤油的容器相同
4.已知铜的比热比铝小,质量和初始温度都相等的铜和铝,放出相等的热量后相互接触,热量(B)
A.一定从铜传给铝
B.一定从铝传给铜
C.不会发生热传递
D.不能确定是否发生热传递
第5题图
5.分别用两个相同的加热器,同时给质量和初始温度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由图像可以看出,__甲__液体的温度升高较快,__乙__液体的比热较大。
若要你在甲、乙两种液体中选择一种作为汽车的冷却液,你认为选择__乙__液体更好。
6.水稻是喜温作物,在每年三四月份育秧时,为了防止霜冻,傍晚常常在秧田里灌一些水过夜,第二天太阳升起后,再把秧田里的水放掉,你能解释原因吗?
解:白天把水放掉,秧田(泥土)的比热容小,吸热升温快,有利于秧苗的生长。
傍晚时在秧田里灌水,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放热降温较慢,使秧田的温度降得少,不至于引发冻害。
C更上一层楼能力提升)
7.物理学中引入比热容的概念是为了比较(C)
A.不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
B.不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不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
C.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
D.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升高不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
8.下列事实中,最能说明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升高1 ℃时吸收的热量跟物质的种类有关的是(D)
A.体积相同的两杯水温度都升高5 ℃,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
B.质量相同的两块铜温度分别升高5 ℃和10 ℃,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
C.体积相同的水和煤油温度都升高10 ℃,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
D.质量相同的水和铜温度都升高10 ℃,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
9.两个相同的烧杯装有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水和食用油,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它们加热相同的时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A.水吸收的热量多
B.水上升的温度较高
C.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
D.它们上升的温度相同
10.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了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线可知(D)
第10题图
A.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B.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
C.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温度升高比乙液体温度升高得多
D.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第11题图
11.为了比较水和空气对牛奶的冷却效果,某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实验:将一盒牛奶分别装入两个相同的瓶中,甲瓶放在水中,乙瓶放在空气中,其他条件均相同,如图所示。
实验时,他们每隔一段时间记录一次插在甲、乙两瓶牛奶中的温度计示数,如下表所示:
(1)甲、乙两瓶中的牛奶质量应该__相等__;
(2)本次实验中,小王发现__水__的冷却效果更好;
(3)通过分析,小王又发现,甲瓶中牛奶冷却快慢前后不一致,变化规律是越来越__慢__。
D开拓新思路拓展创新)
12.盛夏季节,沙漠地区的人们有时会将食物存放在“双层陶罐”中,通过降温来延长食物保鲜期。
双层陶罐是将一个较小的陶罐放在一个大的陶罐中间,并在两个陶罐之间装入
沙子,然后在沙里加水,通过湿沙层水蒸发吸热使食物降温。
其结构如图甲所示:
12题图
(1)瓜果蔬菜在陶罐中低温储存,保鲜效果较好。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有__A、C__(填字母,可多选)。
A.降低温度,瓜果蔬菜中水分的蒸发减少
B.降低温度,瓜果蔬菜的呼吸作用增强
C.低温环境对微生物繁殖起抑制作用
D.降低温度,瓜果蔬菜细胞内酶的活性不变
(2)如果内陶罐改用铁罐,从物质性质的角度分析,铁罐的不利因素是__铁罐致密不透气(或铁罐易生锈)__(答出一点即可)。
(3)为了探究双层陶罐降温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人员用相同的双层陶罐,分别在不同的风速、空气相对湿度(RH)条件下做了一系列的实验。
在控制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测得在不同因素影响下双层陶罐的降温效果指数(降温效果指数越大,表明降温效果越好),结果如图乙所示。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写出不同因素对降温效果的影响。
①双层陶罐降温效果与风速有关,空气相对湿度一定时,风速越大,双层陶罐降温效果越好。
②双层陶罐降温效果与相对湿度有关,风速一定时,空气相对湿度越小,双层陶罐降温效果越好。
(4)有人用水代替双层陶罐的湿沙层,实验结果是用湿沙层降温速度更快。
请解释其原因:湿沙层中水与空气接触面积更大,蒸发更快,沙子的比热小于水的比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