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器基本控制规律
• t3~t4 H<G,e>0,水位上 升; 流入侧大于流出侧; 积分输出持续增大;
•t4时刻 回到初始水位 流入量大于流出量
积分调节特点
• 可以消除被调量的静态偏差。 • 过程中容易出现过调,引起被调量反复振荡,稳定性下降。
• Ti越小,积分作用越强,稳定性越差,动态偏差越大。 • 如果Ti过小,系统响应迟缓,调节时间加大。
• 积分调节不能单独使用,而是与比例调节配合使用,构成PI调节。
0.5,Ti
1,Wo
1 20s 1
P、I、PI效果比较(G单位阶跃扰动)
3
微分调节
微分调节:
动态方程:
Kd
de dt
传递函数: WD TDs
式中:TD为微分时间;
• TD越大,微分作用越强。 • 微分调节规律的输出与误差的变化速度成正比。
• t1时刻 流入量等于流出量 到达最高水位
• t1~t2 H>G,e<0,水位下降; 流入侧小于流出侧; 积分输出持续减小; 关小流入侧阀门;
•t2时刻 回到初始水位 流入量小于流出量
• t2~t3 H<G,e>0,水位下
降; 流入侧小于流出侧; 积分输出持续增大; 开大流入侧阀门;
• t3时刻 流入量等于流出量 到达最低水位
K1 1, R2 1; A 10 给定值单位阶跃响应
KC↑ δ↓
衰减率ψ ↓ 稳态误差ess↓ 超调量σ ↑ 振荡频率ω ↑
比例调节特点: • 动作迅速且始终方向正确。 • 比例带σ的大小影响着系统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 σ越大,静态偏差越大,准确性越差。 • σ越小,稳定性越差。
• 缺点:稳定后存在稳态偏差。
——控制器基本控制规律
C 目录 ontent 1 比例调节 3 微分调节
2 积分调节 4 课程小结
• 典型环节:比例、积分、惯性、微分、迟延、振荡。 • 典型调节规律:比例(P)、比例积分(PI)、比例微分(PD)、比例积
分微分(PID)
统计表明生产过程80%的控制可以用PID控制器构
成单回路反馈控制系统进行控制(简单控制系统)。
e
• 不能单独使用的原因:
0 • 只要被调量误差变化率为零,调
节器就不动作。
Td
• 当被调量变化以微小的速度变化
时,微分调节器不动作。
0
e0 t
t
4
课程小结
总结:
比例作用能单独地执行调节任务,并能使控 制过程趋于稳定,但使被调量产生静态偏差。
积分作用只有极少的情况(对象自平衡能力 大,惯性和迟延很小等)才能单独应用,会使控 制过程变成振荡甚至不稳定 , 但能使被调量 消除静态偏差。
微分作用不能单独使用,但能提高控制系统 的稳定性,有效地减少被调量的动态偏差。
PID控制是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的简称。 是一种负反
馈控制。即控制器与广义被控对象构成的系统为闭环负
反馈系统。其作用是对输入偏差进行调节,从而缓解系
统的不平衡,使系统输出稳定。
控制器包括求偏差
控制器
和控对象 被调量y
1
比例调节
比例调节(P): • 输出变化量与输入变化量成正比的调节器。 • 实质是典型环节的比例作用。
2
积分调节
积分调节:
动态方程: 1 edt
Ti
传递函数:
WI
1 Ti s
式中: Ti ——积分时间常数
• 只有当误差为0,调节器开度才能够保持不变。
• Ti 越小,输出的变化作用越快,积分作用越强。
• t0~t1 H>G,e<0,水位上升; 流入量大于流出量; 积分输出持续减小; 关小流入侧阀门;
• 特点: • 微分作用具有超前调节的特点 • 能提高控制过程的稳定性(减小了动态偏差) • 同样存在静态偏差 • 不能单独使用,而是和P调节配合使用,构成 PD调节。
PID调节特点分析
• P调节器输出与偏差成正比,目 的是减小偏差;I调节器的输出 与偏差的正负有关,目的是消 除偏差;D调节器输出与偏差的 变化速度有关,目的是减小流 入流出量差值,减小动态偏差。
• 传递函数
令
Kp
1
Wp
1
——调节器比例带
W Kp
比例带越大, 调节作用越弱
δ的物理意义:使调节阀开度改变100%(即从全关到全开)所需要的被调量的变化范围。
• 组成:
• 被调对象:单容水 箱
• 调节机构:流入侧 阀门
• 检测器:浮子 • 调节器:杠杆 • 执行器:阀门杆
被调量:水位H 调节量:流入量q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