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院查对制度

医院查对制度

医院查对制度
查对制度是避免护理差错、确保护理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它涉及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主要包括医嘱查对、服药注射输液查对、输血查对、饮食查对、抽取标本查对、手术查对及供应室查对等制度。

医嘱查对制度
1.医嘱由医生开具,经主班转抄后,须经两人核查无误后方可执行。

2.对有字迹不清或有疑问的医嘱,必须向开具医嘱的医师问清楚后方可执行。

3.对超出常规剂量、超常规用法或其他有疑义的医嘱,先暂停处理,须与医生
当面沟通、阐述观点,必要时向科主任、护士长汇报,确保准确无误再予执行。

4.抢救病人时,如医师下达口头医嘱,执行者必须复诵一遍,经医生确认并经
双人核对药名、剂量、用法无误后方可执行,事后补医嘱,补记的医嘱应与口头医嘱记录本上的内容保持一致。

保留用过的空安瓿,须经两人核对后再弃去。

5.所有用药医嘱或处方在转抄和执行时均应严格执行三查八对,转抄医嘱者、
核查者与执行者均须签全名,临时医嘱要记录执行时间并签全名。

6.变动床位时,应核对床头牌、病历及各种治疗单是否已调床号。

7.每班上班后必须查对前一班的医嘱,下班前核对本班的医嘱,并对未执行的
医嘱进行交班。

整理医嘱单后,必须经第二人查对。

护士长每周总查对医嘱一次。

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
1.服药、注射、输液时,必须严格进行三查八对二注意。

三查: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

八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有效期。

二注意:用药前注意有无药物过敏史,用药后注意用药后反应。

2.备药前要检查药品质量、标签、有效期和批号,注意水剂、片剂有无变质,
安瓿针剂有无裂痕,大输液瓶口有无松动、瓶身有无裂缝、溶液有无霉菌、沉淀(在振动后观察)。

如质量不符合要求,或有疑问,或标签不清者,一律不得使用。

3.摆药后必须经第二人核对后方可执行。

4.凡易致过敏反应的药物,如青霉素等,给药前必须检查是否做过皮试,皮试
是否为阴性,如为阳性,则必须查对病历牌上是否已做禁忌的标志。

一般易有个体差异的过敏反应药物,也必须在用药前询问病人有无过敏史,如磺胺类药物等。

使用毒、麻、限、剧药时要反复核对,用后保留空安瓿。

5.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时,必须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

6.给药或注射时,若病人提出疑问,应立即与医嘱核对,核实无误并向病人解
释后方可执行,必要时与医师联系。

输血查对制度
1.采取交叉配血的标本时,必须首先双人核对医嘱,双人核对血交叉条形码上
病人的姓名、床号、住院号,核对无误后去病人床边核对床号、姓名后抽血交叉标本送检。

2.输血前,先由双人核对交叉配血报告与病人原始血型是否相符,核对无误后
再执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