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法.ppt
(2)劳务所得来源地的确认
劳务所得又分独立劳务所得和非独立劳务所得。
独立劳务所得是指个人以自己的名义独立从事专业性 劳务和其他独立性活动而取得的收入。→固定基地或 停留时间(双边协定中多规定为183天)标准,即如 果是肯定性的,则由来源地征收。其他情况下,居民 税收管辖权优先。
非独立劳务所得是指个人由于受雇于他人从事劳动工 作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各种劳动津贴和奖金等。→ 来源国一般有权征税(例外条件:如中国,一个纳税 年度内居住不超过90日+境外雇主支付+不由该雇主在 中国境内的常设机构或固定基地负担)
所得或收益一般分为四类:
营业所得
劳务所得
投资所得
财产收益
(1)营业所得来源地的确认
又称经营所得,营业利润,即指一个人(自然 人或法人)从事工商经营活动取得的所得。
原则:国际上一般采用常设机构原则
常设机构的特征:有一个营业场所,包括房屋 场地与机器设备等;该营业场所必须是固定的; 该固定场所必须从事营业性的活动。
匿报应税收入和财产;虚报成本费用和投资额; 伪造账册和收付凭证
非法行为
(二)国际避税(technically)
跨国纳税人利用各国税法上的差别或漏洞,采 取变更经营地点或经营方式等各种公开的合法 手段,以减轻或不承担国际纳税义务的行为。
纳税主体的跨国转移(自然人控制居留时间) 征税对象的跨国转移(关联企业间转移定价、
依据征收对象的财产或财产价值存在于本国境 内的事实
不动产→实际坐落地
动产→实际存在的地点
船舶、飞机、汽车等动产→注册登记地或价值 存在地
国际双重征税
一、原因
税收管辖权冲突
:居民税收管辖权之间、所得来源地税收 管辖权之间、居民税收管辖权与所得来 源地税收管辖权之间
二、表现
国际重复征税(重点) 国际重叠征税
1.居民税收管辖权( resident tax jurisdiction ) 征税国基于纳税人与征税国存在的居民身份关系而主
张行使的征税权,对居民纳税人来源于居住国境内外
的全部所得或财产征税。(税收居所为连结因素)
纳税人承担无限纳税义务(境内外全部所得)
居民身份的认定(可以兼采)
自然人:住所标准、居留时间标准、居所标准
? M公司与乙、丙、丁三国的居民公司从事直接贸易 活动所取得的营业利润应如何纳税?
所得划归常设机构的原则:实际联系原则&引 力原则(UN范本采纳)
实际联系原则:只能对同常设机构本身活动有 实际联系的所得从源征税。
引力原则:如果非居民公司在收入来源国从事 属于其常设机构营业范围内的经营活动,收入 来源国可将其所得引归常设机构,行使收入来 源地税收管辖权。征税面更大,有利于收入来 源国。
外的全部所得或财产征税。(国籍为连结因素)
纳税人承担无限纳税义务(境内外全部所得)
欠缺合理性
△ 库克是一名在墨西哥城拥有居所并居住在该城的美国 公民,1924年他被要求依美国国内收入法,将其收入 转回美国缴纳所得税,被征1193.38美元税款。库克 认为,其取得收入的财产位于墨西哥城,遂在支付税 金后提起诉讼。
中国对外签订税收协定情况
主要原则: 收入来源地国税收管辖权优先原则; 平等互利、友好协商原则; 税收饶让抵免等
基本采用UN范本
1、对常设机构的限定
以连续存在6个月以上者,才认定
2、对预提税的征税限定
一般规定预提税的限制税率不超过10%(国内税法为 20%)
3、对个人劳务所得的征税限定
(1)独立的个人劳务所得→居住国独占征税,但如该 个人在来源国设有固定基地或者连续或累计停留超过 183天,则应由来源国征税
税收管辖权独立自主原则
二、表现形式(分类)
属人性质的税收管辖权 &
属地性质的税收管辖权
(一)属人性质的税收管辖权
依据某种人身隶属关系性质的法律事实 纳税人承担无限纳税义务(境内外全部所得)
包括√居民税收管辖权( resident tax jurisdiction )& 国籍税收管辖权(tax jurisdiction based on citizenship)
避税港设立基地公司)
(三)国际逃避税的防止
国内立法和国际合作 1、国内立法 一般措施:实行税务登记制度;加强国际税务申报制
度;强化会计审查制度;实行所得评估制度 特别措施:防止跨国联属企业利用转移定价和不合理分
指由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各自依据其税收 管辖权对同一所得按本国税法对具有某种经济 联系的纳税人(如公司和股东之间)分别征税, 形成对不同纳税人的同一所得征收两次以上税 收的行为。
——(overlap) 征税主体的双重性 纳税主体的不同一性
三、避免国际重复征税的方法
国内措施 免税法 抵免法 扣除法 减税法 *税收饶让抵免 UN范本和OECD范本建议
△加拿大税法规定:“居所”是确定居民纳税人 的重要标准之一。
加拿大法院:仅拥有一幢住宅,而不在境内经 常生活,不足以构成对“居所”的认定。所以, 麦德隆不具有加拿大的居民纳税人身份。
哪个国家征税?(依据)
涉外活动→跨国征税问题 双重征税(解决?)
逃税、避税(解决?)
国际税法概述
一、概念
Chapter 10
Legal System of International Taxation
麦德隆诉财政部长案
麦德隆是一家船运公司的船长,经常往返于美 国和加拿大之间的航程,并且在加拿大境内拥 有1幢住宅,每年携夫人来此度假2周。1950 年,加拿大政府要求麦德隆就其境内外收入纳 税,麦德隆不服,诉至法院。
劳务所得如何征税?
汤姆和珍妮是一对美国夫妇,2003年9月1日 同时来华。汤姆开办了一家医疗诊所,珍妮在 一所中国民办大学任英语教师。2004年3月, 该夫妇决定返回美国,汤姆关闭了诊所,珍妮 辞去了工作。夫妇俩4月10日离境。
(3)投资所得来源地的确认
投资所得包括股息、利息、特许权使用费等。 主要采用两项原则:投资权利发生地(权利提供人的居
调整在跨国征税对象(即跨国所得和跨国财产 价值)上存在的国际税收分配关系的各种法律 规范的总称。
这种税收关系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与纳税 人之间在跨国征税对象上产生的经济利益分配 关系,即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税收征纳关系& 国家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
二、特征
主体:一个主体是国家,两个或两个以上,国 家是征税主体和税收分配主体,另一主体是跨 国纳税人。
(2)非独立的个人劳务所得→来源国行使征税权,但 如该个人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在来源国连续或累计停留 不足183天,且该劳务报酬既非来源国的居民所支付, 又非雇主设在来源国的常设机构或固定基地所负担, 则应由居住国独占征税
国际逃税和国际避税
(一)国际逃税
跨国纳税人故意违反国家税法和国际税收协定 的规定,采取各种隐蔽的非法手段,以减少本 应承担的国际纳税义务的行为。
境内居住365日。临时离境的(一次不超过30日,或 多次累计不超过90日),不扣减日数。
2.国籍税收管辖权(tax jurisdiction based on citizenship)
又称公民税收管辖权,征税国基于纳税人与征 税国之间存在国籍这种身份隶属关系而主张行 使的征税权,对居民纳税人来源于居住国境内
(一)国际重复征税
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各自依据其税收管辖权按同 一税种对同一纳税人的同一征税对象在同一征税期间 内同时征税。
产生国际重复征税的前提是纳税人的跨国所得的存在。 ——(again) 征税主体的双重性 纳税主体与课税客体的同一性 课征税种的同类性 纳税人承担税负的国际性
(二)国际重叠征税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认为:税收管辖权的基础不在于财 产的位置在美国国内或国外,也不取决于该公民的居 所位于美国国内还是国外,关键在于其作为公民同美 国之间存在的特殊关系。恰恰是这种关系决定了美国 政府对于那些居住在国外且财产也在国外的美国公民 拥有税收管辖权。
(二)属地性质的税收管辖权
依据某种地域上的连结因素 纳税人承担有限纳税义务(来源于本国的所得
住地为所得来源地)&投资权利使用地(权利或资产 的使用或实际负担投资所得的债务人居住地为所得来 源地) 来源国一般采取预提的方式征收所得税。
(4)财产收益来源地的确认 又称财产转让所得或资本利得 一般以不动产所在地为所得来源地,其他财产所得来源
地认定标准不一
2.财产所在地税收管辖权(tax jurisdiction of property situation)
客体:纳税人的跨国所得或跨国财产价值。 税收关系的内容:一个是国家与跨国所得纳税
人之间的税收征纳关系,另一个是国家间的税 收分配关系。
三、法律渊源
国际法渊源:国际税收协定(双边、多边), 税收国际惯例
国内法渊源:国内税收法律、税务判例(英美 法系)
税收管辖权
一、概念
税收管辖权是指一国政府决定对哪些人征税、 征收哪些税和征收多少税的权力。
法人:法人实际控制和管理中心所在地标准、法人注册 成立地标准、法人总机构所在地标准
《个人所得税法》 第1条
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 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 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第3条 ……在境内居住满一年,是指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在中国
或财产价值)
包括所得税方面的所得来源地税收管辖权 (source tax jurisdiction)& 财产所在地税收管辖权(tax jurisdiction of property situ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