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电子)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分秒计时电路
院(系)工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年级 09级1班
姓名张岩
学号 09042129 指导教师杨红孺
2011 年 12 月 21 日
一、课程设计目的
1.学习数字电路中的基本器件和计数器以及译码器显示等单元电路应用。
2.学习秒表的调试方法。
3.掌握综合性电路设计和仿真的方法。
4.掌握芯片的逻辑功能和使用方法。
5.了解分秒计时器的工作原理。
6.熟悉分秒计时器的设计与制作。
二、电路原理
1.电路实际应用意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社会体系的日益完善,人们对于各种应用器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秒表作为日常生活中,特别是体育运动中应用的特别广泛,所以精确且方便使用的秒表就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选择.本秒表计时器用于体育竞赛及各种要求有较精确时的各领域。
随着近年来科技飞速发展,时间观念对于人们来说至关重要。
为了解决人们的时间意识问题,给人们提供精确的时间观念,不会因为时间问题发生纠纷。
分秒计时器是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业制造等理想的计时器。
本设计分秒计时器利用计数原理,结合显示电路和电源电路设计计时器,将软件和硬件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得系统能够实现数字显示,显示时间为秒计数,每秒自动加1,满59归0,重新计数,能够精确地进行时间计数。
2.电路原理
分秒计时器的进制:计数范围0秒—59秒,为六十进制;所以系统应包括一个六十进制的计数器。
分秒计时器的基准信号:以周期为一秒的计时脉冲作为一个比较精准的计时基准信号输入到秒位计数器的时钟端。
数码管显示电路:将计数器的输出的值用数码显示需要BCD-七段数码管译码显示,将分秒计时器的各位动态显示在数码管上。
体统整体实现:新建原理图设计文件,将以上各模块连接起来,构成一个分秒计时器。
简易流程如下:
3.电路原理图
74LS160引脚图
74LS160功能表
4.实物布线图
三、课程设计总结
1.筹备过程
(1)选题过程
我们老师共有六份课程设计的题目,每一份都能够考验我们的知识掌握及运用能力,考虑到这些课题与实际生活联系的紧密程度,以及我们想要挑战自己,我们组选取了分秒计时器这个较为复杂的设计课题。
(2)查找教材、资料、相应软件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第二版)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指导》高教出版社
(3)搞懂电路原理,制定设计方案
电路原理是利用555构成多谢振荡器,利用160接成计数器,将多谐振荡器的输出接计数器的输入,从而构成自行计数。
整个电路分为四个部分,这四个部分分别为555时钟信号发生电路、计数电路、译码电路、显示电路。
而计数电路、译码电路、显示电路关系紧密,我们可以把它们作为一个电路—计数、译码及显示电路。
所以我们重新将整个电路划分为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为时钟信号发生电路、、计数、译码及显示电路。
由于器材限制74LS48和CC4511接法有部分不同,接是需要注意。
(4)画出电路初稿、计算出电路中元器件的参数
经过计算多谢振荡器中的两个电阻为48欧姆,电容为10uF,接显示管的电阻1000欧姆即可满足要求。
(5)元器件、电路板、实验工具、仪器的筹备
元器件包括:74LS160的片子两片,显示管两个,74LS20一片,74LS48一片,CC4511B一片,开关两个,干电池4节,电池盒一个,1000欧姆电阻14个,47000欧姆电阻两个,10uF电容一个,电路板一块,电烙铁,焊锡,导线若干。
2.制作、调试电路的过程
(1)制作过程
选取元件、设计电路板,在电路板上进行布件和走线、按照电路原理图进
行焊接、检查调试电路、改进电路
(2)调试过程
开始我们的电路并没有达到设计的要求,连通电源后计时器没有开始计时。
后来我们仔细检查了电路的连接情况及接线是否正确,并查阅相关资料,结果发现我们使用的译码器的拐脚连线出现了错误,且数码管的g和f拐脚接反了,我们对此进行了修改。
在此之后,电路达到了预期的结果。
(3)结果
检查无误后电路运行结果达到设计要求,作品设计成功。
3.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短短几天的课程设计实验结束了,时间虽短但这次从中得到的体会却非常深,经过自己亲手设计亲手制作,再几番调试过后实验成功的一刹那心情无比的激动与欣慰,这是我第一次自己亲手制作出来的小产品,虽然并不是很难,但心
里还是有无限的自豪与感慨的,我们应该敢于去挑战。
我们的设计课题是分秒计时电路设计,我们经过查阅资料后确定下我们的实验原理,根据实验原理画出原理图及实物接线图,并对里面的所有元件进行了解,我们主要应有两个555的片子组成多谐振荡器,产生秒脉冲,并输入到由两个74LS160和一个74LS20芯片组成的59进制的计数器中,再通过74LS48译码器连接到数码管显示屏,连通电源,从而电路开始运行。
这次实验对我们两年的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做了一个小小的检测。
还有以前的金工实习等都为我们本次实验做了铺垫,我们之前练习了焊接技术,这次才能圆满的把元件焊好,通过这个实验我懂得了我们所学的每一门课程都是环环相扣的。
这次我们是三人一组,我们组的设计课题是计时电路设计,经过三个人的共同努力与合作我们完成了任务,在设计过程中我们都认真严禁的对待每一个过程,互相弥补对方的不足,提出意见大家商量,本次实验带动了我们的团队精神。
这为我们以后能够更好的适应到社会做了铺垫,以后到工作的时候一定会有和同事的合作,这就需要团队之间能够互相沟通,互相帮助才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安排这次课程设计的基本目的在于通过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人与人的沟通,进一步提高思想觉悟。
当我们按照原理图接好电路后,还没有接通电源的那一刻心里的无比的忐忑,甚至心里一直在默默念这一定要成功,等调试成功之后心里的喜悦简直用语言都无法表达,有时不小心会将焊锡迸到手上甚至脸上,但是所有的辛苦在看到计时器正常运转的那一刻都会烟消云散。
分秒计时器是个很有意思的课程设计课题,因为它同实际联系非常紧密。
在设计过程中,我发现了我理论知识上有不少漏洞,这给了我不少压力,于是我又挤出时间努力加深文化知识。
当电路设计好后,我感到很充实,很有成就感。
这次课程设计给我提供了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提高了我的动手能力,让我明白了“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这毕竟第一次做的,难免会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对以前所学过的知识理解得不够深刻,掌握得不够牢固。
对我们电子信息专业的本科生说,实际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而这种实际能力的培养单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从课堂走向实践。
这也是一次预演和准备毕业设计工作。
通过课程设计,让我们找出自身状况与实际需要的差距,并在以后的学习期间及时补充相关知识,为求职与正式工作做好充分的知识、能力准备,从而缩短从校园走向社会的心理转型期。
进一步激发了我们对专业知识的兴趣,并能够结合实际存在的问题在专业领域内进行更深入的学习。
通过这次设计我发现我们所学知识还是有很多乐趣的,只是平时我们没有多动手锻炼没有体会到,这次设计激起了我对我们专业的很多兴趣,我以后要多多和别人学习,多了解专业知识,毕业可以在电子领域发展。
现在我所知道的还是微不足道的,应该多看课外知识,多了解些这个领域的新鲜事。
最主要的还是要多动手锻炼。
同时我要感谢杨老师对我们的指导与帮助,以后我会更加努力的。
让我所学的知识能够发挥它的作用。
附录:
实物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