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王之涣简介

王之涣简介

王之涣简介
篇一:《登鹳雀楼》王之涣
《登鹳雀楼》作者: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诗文解释】
夕阳西沉,渐渐没入连绵的群山,黄河奔腾,汇入浩瀚的大海。

虽然眼前一片壮阔,但要打开千里视野,看得更清更远,那还须再登上一层层高楼。

【词语解释】
尽:沉没,消失。

穷:尽,达到极点。

更:再。

【赏析】
黄昏时分登上鹳鹊楼,万里河山,尽收眼底。

夕阳也在遥远的天际渐渐沉落。

首二句诗「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苍茫壮阔,气势雄浑。

末二句是境界的升华,出人意表、别有一番新意,既有高瞻远瞩之胸襟,又寓孜孜进取之深意,有情有理。

有人说“诗忌说理”,应当说,诗歌不要生硬枯燥抽象地说理,而不是说诗歌不能宣扬哲理。

在这首诗里,诗人把道理和景物、情事自然贴切地融合在一起,使人感觉不到它是在说理,而是理在其中。

全诗四句二联,对仗工整、气势连贯、厚重有力。

为唐诗中之不朽之作。

王之涣简介
王之涣(688年—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

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

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

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

其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家喻户晓。

王之涣现存生平资料不多,只知早年由并州迁居至绛州(今山西新绛县),曾任冀州衡水主簿。

衡水县令李涤将三女儿许配给他。

因被人诬谤,乃拂衣去官,“遂化游青山,灭裂黄绶。

夹河数千里,籍其高风;在家十五年,食其旧德。

雅谈圭爵,酷嗜闲放。

”。

后复出担任文安县尉,在任内期间去世。

王之涣“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早年精于文章,并善于写诗,多引为歌词,常与王昌龄、高适等诗人互相唱和,名动一时。

他尤善五言诗,以描写边塞风光为胜,是浪漫主义诗人。

靳能《王之涣墓志铭》称其诗"尝或歌从军,吟出塞,曒兮极关山明月之思,萧兮得易水寒风之声,传乎乐章,布在人口。

"但他的作品现存仅有六首绝句,其中三首边塞诗。

他的诗以《登鹳雀楼》、《凉州词》为代表作。

章太炎推《凉州词》为“绝句之最”:“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百度百科:鹳雀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