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胆道金属支架

胆道金属支架

【作者】龚彪;
【Author】GONG Biao (Department of Endoscopy,East Hepatobiliary Surgery Hospital,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Shanghai,200438,China)
【机构】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内镜科上海200438;
【摘要】目的回顾786例经内镜胆道金属支架引流术,探讨其治疗价值。

方法在结合临床、影像学资料及尽可能获得的病理基础上确立恶性胆道梗阻,直接或在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经内镜塑料内支架引流术(ERBD)过渡引流确定引流效果后行经内镜金属支架引流术(EMBE),与姑息性手术及ERBD进行对照研究。

结果一次操作成功率99.5%,减黄有效率为:满意68.4%,一般27.5%,无效4.1%;其中低位梗阻减黄有效率(满意+一般)达96.6%,高位梗阻减黄有效率82.4%,支架平均通畅期289天,平均生存期310天,并发症率6.7%,死亡率1.2%。

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基础上,EMBE是安全有效解除恶性胆道梗阻的方法,对中晚期胆道肿瘤患者基本可替代姑息性胆道手术治疗。

更多还原
【作者】马丽;
【导师】曹建彪;
【作者基本信息】山西医科大学,内科学,2012,硕士
【摘要】背景梗阻性黄疸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症状,是多种疾病的共同表现。

梗阻性黄疸病因复杂,诊断及治疗方法多样。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ERCP技术逐渐应用于临床,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及经验的积累,ERCP技术成为胆胰疾病不可或缺的诊断和治疗手段之一。

目的探讨ERCP在梗阻性黄疸的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月在北京军区总医院消化内科住院治疗的172例梗阻性黄疸的临床资料。

结果172例患者均行ERCP检查,其中161例插管成功,插管成功率为93.6%(161/172)。

172例患者中,142例行超声检查,155例行腹部CT检查,31例行MRCP检查,161例行ERCP检查。

四种检查的正确率分别为61.2%(87/142)、80.6%(125/155)、90.3%(28/31)、94.5%(152/161)。

两两对比研究显示:正确率由高到低依次为ERCP、MRCP、CT、超声,其中超声的诊断率最低,与其他3种比较皆有显著性差异;ERCP的正确率优于MRCP,但二者统计学无明显差异(P>0.05)。

161例插管成功的患者,有适应证的患者同时行内镜下治疗,其中105例行EST,113例行ENBD、25例行ERBD、26例行EMBD,4例行PTCD联合ERCP对接内引流术。

并对治疗前与治疗后7天、14天各生化指标的变化进行对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161例行ERCP检查的患者中,对可疑恶性胆道狭窄的43例患者均行胆道细胞刷片活检,结果提示:胆道细胞刷片活检对于良、恶性胆道狭窄的鉴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68,p<0.05),但该技术诊断肿瘤灵敏度仅33.33%。

172例患者中56例肿瘤标志物CA19-9升高,其中恶性组13例,良性组43例。

经非参数秩和检验提示CA19-9在良恶性梗阻性黄疸中的升高具有明显差异(U=2.775,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ERCP在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中具有其他影像学检查无法比拟的优势;ERCP技术以其创伤小,安全有效等特点,成为梗阻性黄疸微创治疗的首选;内镜下胆道刷片活检技术虽然灵敏度低,但是在鉴别良恶性梗阻性黄疸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尚需进一步提高检查技术;肿瘤标志物CA19-9在恶性梗阻性黄疸中明显升高,在鉴别良恶性梗阻性黄疸有一定提示意义,但确诊还需结合其他检查技术。

更多还原
【作者】杞映华;赵磊;李志军;
【机构】保山市医院普外一科;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经十二指肠镜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性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2008年10月~2014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8例恶性胆道梗阻性疾病患者作为临床试验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以十二指肠镜下胆道金属支架(endoscopic metal biliary endoprothesis,EMBE)置入治疗,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结果:参与本组实验研究的18例患者中,有17例行以内镜下胆道金属支架成功,成功率为94.40%,1例未成功是由于患者为十二指肠乳头癌,癌肿过于巨大促使操作空间过小,无法插管,该患者后行以PTCD引流术。

内镜下胆道金属支架术后一周内血清胆红素恢复正常13例,占总比例的72.20%,明显下降4例,占总比例的22.20%,总有效率为94.40%;1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24个月,支架维持通畅时间平均为(9.60±2.40)个月;6个月和1年生存率分别为61.10%(11/18)和27.70%(5/18)。

除1例患者黄疸指标无下降外,其他17例患者均在住院1W后出现不同程度的黄疸指标下降,且全身瘙痒感明显减轻,食欲增加。

结论:对恶性胆道梗阻患者行以内镜下胆道金属支架的治疗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几率与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显著。

此外,该手术具有手术创伤小、安全性高、经济性强等诸多优点,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更多还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