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2018届高三历史10月适应性考试试题(选考)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武则天欲以武三思为太子,狄仁杰与王方庆同辞对曰:“姑侄与母子孰亲?陛下立庐陵王(武则天儿子李显),则千秋万岁后常享宗庙;三思立,庙不袝姑”。
这反映了当时A.伦理制约皇权B.三省六部制遭到破坏C.君主专制加强D.儒家主流地位受冲击2.福建民居——土楼结构的特点是中轴对称、有强烈的向心意识,高低尊卑、主次分明等。
一楼之内一般居住着一个家族,房舍根据“长幼有序”“男尊女卑”的原则安排。
这种建筑布局A.深受宗法影响 B.突出皇权至上 C.体现宗教色彩 D.利于邻里和睦3.有首唐诗曾如此描述一位书法家的作品:“恍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左盘右整如惊电,状如楚汉相攻战。
”这一作品采用的书法字体是A.小篆 B.隶书C.行书 D.草书4.北宋乾德二年,宋太祖“欲为赵普(时任宰相)置副而难其名称”,翰林学士承旨(官名)陶毅的建议最后被采纳。
下列选项中他推荐的“名称”最有可能是A.刺史 B.三司使C.枢密使 D.参知政事5.右图二示意图是中国古代某时期出现的学校系统。
这一时期是A.秦朝 B.汉朝C.宋朝 D.明朝6.中国近代史上,英国通过下列三个不平等条约最终控制了香港地区的主权。
它们是①《南京条约》②《辛丑条约》③《北京条约》④《展拓香港界址专条》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7.1902 年,曾是清朝官僚的朱仲甫与_____各出了一半股金,合伙在无锡创办了保兴面粉厂。
划横线处应填的近代民族实业家是A.荣氏兄弟 B.方举赞C.张謇 D.陈启源8.1906年2月17日,《大公报》报道:“本月二十三日(阴历,阳历为16日)为电车初次开车卖票……该电车往来次数甚密,搭客甚多,道旁观者如堵。
”这一新闻发生于A.天津 B.上海C.广州 D.北京9.杨绛(1911—2016)在晚年曾忆起她在8岁那年的5月4日的经历:她看着穿长袍的学生们,举着小旗子喊着口号,一队队走过去。
旗子上除了有“抵制日货”,还有“恋爱自由”。
下列历史场景的叙述应会在当时出现的是A.人们穿着的应该是中山装,因为它在民国时己大为流行B.上街游行的应该是工人,因为他们此时己登上政治舞台C.人们高喊的应该有“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政治口号D.旗上不应出现“恋爱自由”,因为它在新中国才成为时尚10.“华人铁路华人修,不可外人来资助。
民间股本集多年,竭尽脂膏为何故……英、美、法,四面低头求外处。
各洋何肯复相资,瓜分主义公然眼.未知政府是何心,令智昏终不悟。
”这首《修铁路歌》抨击的“政府”应是A.清政府B.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C.北洋政府D.南京国民政府11.从以下“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时间统计简表”中不能直接得出的结论是A.苏联在欧洲战争结束后出兵中国东北B.中国抗击的日本兵力最多C.中国抗战开始最早,坚持时间最长D.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12.在20世纪50年代的某次国际会议上,各国代表服饰各异。
“一样是穆斯林,土耳其人的帽子是红的,印度尼西亚人的帽子是黑的,埃及人的帽子是白边红心的。
一样是穿着高领的制服,扣子少而比较短的是中国人,扣子多而长到膝盖的是印度人”。
中国代表在这一会议上A.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B.促成了印度支那和平协议的签署C.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提供了“安全先行”的合作模式13.右图三是一则时事漫画。
该漫画反映了A.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出现B.“大跃进”运动的开展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效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结束14.2016年11月18日,中国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结束33天的太空之旅,安全返回。
回顾中国航天史,下列选项说明我国开始步入太空时代的标志性事件是A.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的建成B.“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的成功发射C.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的成功发射D.“神舟5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15.右图四是邓小平在某一时期的活动轨迹。
他在这一时期A.提出要建立经济特区B.论述了“一国两制”构想C.指出要“团结一致向前看”D.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16.雅典的伯里克利于公元前451年规定担任一天陪审员,给费2个奥勃,后来增至3个奥勃,约相当于那时候雅典一般老百姓半天的所得。
这一举措主要是为了A.提高陪审员的收入B.鼓励公民参加国家事务C.促进商品经济发展D.保证司法独立与公正17.汉武帝时代(公元前140~公元前87年在位)是古代中国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时期,而同时期的罗马A.从帝国转向共和国B.制定了第一部成文法C.法学走向高度成熟D.产生的法律统称公民法18.“从前,所谓的理想是崇尚清心寡欲,在一定程度上鄙弃尘世烦恼。
此时,珍惜的倒还是尘世生活了。
从前,贫穷备受尊敬……此时,对正当享有财富的赞颂声不绝于耳。
过去,人们向来爱慕的是一种苦思冥想或沉思隐居的生活。
此时……人类的整个光荣在于活动。
诚然,同一个人经常有着两种观念。
”这一情形所出现的时代应是A.古希腊后期 B.中世纪前期C.文艺复兴前期 D.启蒙运动前期19.“牛顿的宇宙理论如此完善和令人信服,以至于它的影响远远超越了科学领域。
他的成功让人们感到,理性分析对人类行为和制度同样有效。
从苏格兰到西西里,从费城到莫斯科,欧洲和美洲的思想家雄心勃勃地展开了对人类思想的改造,他们期望用理性思想改变整个世界。
”上述材料主要表达的观点是A.科学革命促使启蒙运动展开B.理性思维促进自然科学发展C.牛顿力学体系成为科学基础D.欧美开始迈入近代科学时代20.对下表所示世界人口变化状况分析的选项正确的是①各大洲的人口数量处于持续增长状态②世界大战一定程度上减缓了人口增长③欧洲人和具有欧洲血统的人增长最迅速④美洲作物传播是促进人口增长的原因之一A.② B.③④C.①③④ D.②③④21.马克思在1872年曾说:“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砚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
”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A.“这个纲领”是指《共产党宣言》B.工业革命促使工人阶级力量壮大C.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随时代发展要加以更改D.国际工人运动的实践促使革命原理逐渐完善22.失业率是指失业人口占劳动人口的比率(一定时期全部就业人口中有工作意愿而仍未有工作的劳动力数字),旨在衡量闲置中的劳动产能。
观察右图,错误的选项是:A.大萧条期间美国失业人口大幅度增长B.新政实施后美国失业问题得到根本性改善C.新政实施后美国失业人口总数仍居高不下D.二战后美国逐渐实现了充分就业23.二战后期英国首相丘吉尔和苏联领导人斯大林曾在某次国际会议上划分了对某些国家的战后控制权。
此表透露的正确信息是A.苏联与英国企图避开美国瓜分东欧B.冷战事实上在二战后期已经开始C.苏联与英国势力相当D.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色彩24.以下内容出自《波茨坦公告》的应是A.吾人通告日本政府立即宣布所有日本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
B.根据已商得同意的计划,三国部队将各自占领德国的一个区域。
C.在德国投降及欧洲战争结束后两个月或三个月内,苏联将参加同盟国方面对日作战。
D.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
25.20世纪俄国政权名称几经变迁,其变迁的先后顺序应是①沙俄②苏联③苏俄④俄罗斯A.①②③④ B.④①③②C.④①②③ D.①③②④26.【加试题】朱熹的理学思想,在他生前曾被官方称为“伪学”,而在他死后却被官方奉为儒学正宗。
对此认识最合理的是A.历史事件纷繁复杂,日久自然见真知B.思想观点复杂多变,愈争辩则愈明朗C.文献记载掺杂主观,史料考证极重要D.过去与现在相纠缠,历史解释显立场27.【加试题】汉代以后,中国在财产继承方面长、幼、嫡、庶之别已趋淡化。
《大清律例》中与此相关的条文说:“嫡庶子男,除有官荫袭先尽嫡长子孙;其分析家财田产,不问妻、妾、婢生,止以子数均分。
”这会导致A.宗法观念逐渐淡化B.地权经拆析而分散C.嫡子丧失特殊地位D.小农经济受到削弱28.【加试题】1756年,多年不到浙江贸易的英国商船迭连北上宁波,引起乾隆疑虑:“顾向来洋船进口,俱由广东之澳门等处,其至浙江之宁波者甚少。
……近年乃多有专为贸易而至者。
将来熟悉此路,进口船只不免日增,是又成一市集之所。
在国家绥远通商,宁波原与澳门无异,但于此复多一市场,恐积久留居内地者益众。
海滨要地,殊非防微杜渐之道。
”这说明当时A.粤海关一口贸易政策已开始执行B.宁波成为重要通商口岸C.对外贸易从属维护政权安全考虑D.天朝上国观念遭到冲击29.【加试题】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主要特征是选举和议会立法。
下列有关英、美、德、法四国代议制的叙述,正确的是A.光荣革命后英国议会的下院议员由国王任命B.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参议员根据各州人日比例选出C.《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议会代表由普选产生D.法国1875年宪法规定参议院通过直接选举产生30.【加试题】爱因斯坦曾这样评价过牛顿:“其实在您的时代,阁下的思想和创造力已是人类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即使在今天,您的诸多创见仍指引着物理学的发展。
虽然在我们的追根究底之下,这些观念必须以其他违反日常经验的东西来取代。
”对上述相关内容解读正确的是①牛顿的“思想和创造力”为启蒙运动产生提供了基础②爱因斯坦否定了牛顿的力学体系③相对论是“违反日常经验的东西”④爱因斯坦对牛顿评价比较客观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31.(10分)国际经济交往是近现代经济活动的重要内涵,它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2分)(1) 材料一:地理大发现之前,欧洲的对外贸易主要是由冒险商人采用人背马驮的形式,长途贩运东方的奢侈品,以满足少数贵族富人的消费。
这种“中世纪型”的对外贸易,贩运的是体轻价昂的贵重物品,如香料、丝绸等,以获取暴利,而销售数额却很有限。
地理大发现后,由大型商船队从事的大规模海上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
商品的运输量急剧增加,经营大宗日用品和原料、粮食,以赚取巨大的利润总量。
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世界各地经济联系的增强,为西欧手工业提供广大的市场和原材料产地,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迅速成长。
——摘编自穆良平《主要工业国家近现代经济史》(2) 材料二:(3) 材料三:木薯、马铃薯、甘薯和玉米、还有花生、豆类和西红柿,极大地丰富了整个世界可以利用的食物资源,并且一直持续到了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