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年秋季绘画班教案

2014年秋季绘画班教案

《想象的鲜花》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运用造型元素,描绘出线条流畅、平涂均匀的想象中的鲜花世界。

2、过程与方法:①在欣赏中激发联想②在比较中感受小画家的创造性想象。

教学重点:运用造型元素,大胆表现心中花的世界。

教学难点:能从花的形态、色彩特征进行创造性想象。

作业要求:1、基本要求:能表现花的形态及色彩特征并进行简单的想象。

2、较高要求:能为自己想象创作的鲜花世界命题或写一句话。

3、个性探究:创造性地用材料、工具,描绘出独特、与众不同的想象中的鲜花。

教学准备:课件、花的图片、纸、颜色笔等。

教学过程音乐导入《哇哈哈》师:小朋友们,歌曲的开头唱的是什么?生:我们的祖国是花园。

师:我们生活在这个大花园里多幸福呀!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到大花园里去学习吧!板书课题:想象的鲜花。

1、欣赏鲜花图片,引导学生从形状、色彩说一说感受。

2、讲在太阳王国的花园里看见的神奇的花的故事。

3、设问:同学们,你们想一想,在想象的鲜花世界里,你还会看见什么样子的鲜花?4、欣赏学生作品。

导语:下面让我们去看一看其他小朋友看见的神奇的花吧。

欣赏《花里的故事》,引导学生知道夸张的方法。

欣赏《花上的庄园》,引导学生知道组合的方法。

5、教师简单示范。

1)先画出真实的花,2)根据想象进行组合、夸张等方法进行联想创作。

6、设问:小朋友们,你们想创作一张怎样神奇的鲜花呀?指名回答。

7、作业要求利用老师提供的不同工具,把你最喜欢的花的颜色或形状,大胆展开联想,画一幅想象中的鲜花世界。

8、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仔细观察,能大胆说出看到的花的形状、色彩和自己的感受。

和同学说出自己想象中的鲜花。

从作品中感受联想的乐趣,能说出小作者的想法。

)9、作品展示:1)各小组把作品展示于展板上。

2)评价要点:构思奇特、想像丰富。

造型美观、色彩鲜艳。

3)教师评价4)自评他评。

昆虫聚会活动目标:1、了解蝴蝶、蜻蜓、蜜蜂等昆虫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惯,了解昆虫与人们的关系。

2、通过猜谜、观察以及倾听活动,了解昆虫的有关知识,理解昆虫的保护色。

3、对昆虫产生兴趣,知道要爱护益虫。

活动准备:1、昆虫挂图一张。

2、捕捉到的昆虫,或者是昆虫标本若干。

活动过程:一、猜谜语,引出昆虫的活动主题。

(让学生猜谜语,引起学生对昆虫的关注。

)二、出示昆虫,或用实物展示仪放大昆虫标本,感知昆虫主要特征,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这是什么?叫什么名字?——教师:他是什么样子的?头上有什么?身体下面有什么?有多少对翅膀和脚?——教师:你知道他生活在什么地方?爱吃什么吗?三、启发学生按照“动物名称——身体特征——生活习性”讲述。

——自主阅读画面,启发学生说说:画面上有哪些昆虫?他们都有什么?——教师:他们生活在什么地方?吃什么?他们哪些地方是相同的?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你知道吗?——教师小结:画面上的这些虫子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昆虫”。

昆虫的身体分成头、胸、腹三部分。

头上有触角、嘴和眼睛;胸部长着三对脚,背上一般长着两对翅膀;腹部一节一节的,两侧还有气孔,是呼吸用的。

有的昆虫,例如:七星瓢虫,有一对翅膀变硬了,还有一些昆虫只有一对翅膀,例如:蚊子。

四、出示挂图,找一找藏在画中的昆虫。

——教师:今天有许多小昆虫来和我们捉迷藏游戏,他们就藏在这幅画里面,请大家找一找,有哪些昆虫?他们藏在哪里?——教师:你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吗?你是一下子就发现昆虫的?还是仔细看才发现的?为什么仔细看才能发现?他们身上的颜色与周围的颜色有什么奇特的地方?五、介绍几种关于昆虫自我保护的知识,认识保护色。

——教师介绍昆虫利用保护色自我保护的常识,让学生了解昆虫会变颜色保护自己,这种变色白虎自己的办法,叫保护色。

六、初步感知益虫和害虫。

七、提要求,完成作业。

(明确画面所要表现的内容,大胆表现。

)八、教师辅导,注意学生的构图要饱满;人与昆虫表现生动;颜色漂亮。

九、展示、讲评作业。

大海的故事一、活动目标:1引导学生画出海洋里的各种水生动物和植物,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2培养学生用多种形式进行绘画活动的兴趣,复习用油水分离法制作画面。

3培养学生保护海洋的意识。

4学生小组作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对学生进行艺术.科学.社会整和教育。

二、活动内容:1会用蜡笔画出自己熟悉的海洋鱼类以及各种水生物;如海草,海星,墨鱼等。

2会运用鲜艳的颜色作画。

3复习用油水分离法画海水的颜色。

三、活动准备:1有关海洋生物方面课件的资料。

2各种海洋贝壳。

3画纸,油画棒,蓝色水粉颜色,排笔。

四、活动过程:1以“拾贝壳”情景引入,引导学生述说海洋里的各种生物。

教师:小朋友,你们去过海边吗?你们听,什么声音? (海浪声)我们一起去大海边,找一找有没有美丽的贝壳被海浪冲上岸来?(欣赏美丽的贝壳)。

小朋友,大海里面还有什么?它长什么样子?2欣赏有关海洋生物片段。

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美丽的大海和陆地上一样,有高山,平原,盆地和深谷,有各种各样的动物.植物,它们色彩非常鲜艳。

3启发学生想象除了海洋里的水生动植物外,还有什么?引导学生将想象到的都可以把它画在画面上。

教师:你们喜欢大海里的什么?你们希望大海里有什么?小朋友讲得真棒,你们喜欢大海是什么颜色的?小结:大海是蓝蓝的,老师也喜欢蓝蓝的大海,那我们要争做环境小卫士,保护我们的环境,保护海洋环境,海洋生物才会健康生存,我们的生活会更加美好!现在,让我们一起把自己喜欢的海洋动物,植物,以及想象到的东西画在图纸上,我们要相互合作,共同绘制一幅“我们的大海”,最后涂上蓝蓝的海水!4在学生画好后,学生共同用油水分离法,绘出大海。

(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师:多么可爱的海洋生物,这些海洋生物离不开美丽的大海,让我们涂上蓝蓝的海水吧!海水会不会把你们画的海洋生物遮住看不见了呢?(进一步了解油水分离的科学道理)。

我们的大海绘制成功了!让我们乘上快艇,参观我们的大海好吗?5作品展示。

教师:我们的大海美不美?大家一起将我们的作品竖起来,让老师们也观看我们的大海好吗?五、结束部分:将“我们的大海”展示到走廊上,并讲给其他小朋友们听有关大海的故事。

多彩的海洋活动目标1、能用深浅不同的兰色丙稀印出大海,掌握水浸转印画的方法。

2、能用水粉画出有趣的海洋生物。

3、体验水浸转印画的快乐与成功。

活动准备1、调好的深蓝、湖蓝的丙稀颜料、各色厚颜料。

2、平扁有边不漏水的托盘、一次性桌布、自制的大头棉签、A4大小的水粉纸、小塑料勺子、抹布。

3、提前将托盘装适当的水,摆在教室四周备用。

4、范例、转印好的底色纸、作品展示区。

活动过程一、出示转印好的深浅颜色明显的大海底色.引导学生大胆讲述。

蓝色象什么?(看,这片蓝色象什么?天空、大海、小河、池塘)二、教师示范讲解“大海”的绘画方法,理解水浸转印画的概念。

鼓励学生大胆猜想。

(这片漂亮的大海是怎样画出来的呢?这是用了一种和我们平常不一样的画法画的。

)水浸转印概念:这些蓝颜料是什么颜料?水粉吗?不是。

是丙稀,融于水在水面会自然洇开,再用水粉纸轻放在水面上,提起颜料就会转印在纸上。

示范讲解:1、将深蓝丙稀用勺子盛满,倒在有水的托盘里靠近你的一边,再将浅蓝丙稀用勺盛满倒在靠近深蓝丙稀的地方,让两种颜色自然过渡,融合在一起。

2、将水粉纸平放在托盘中,用手轻轻的捏在纸边,用手在水中晃动,让深浅不同的蓝丙稀均匀沾满白纸。

3、轻轻晃动十下,抖干水,放到桌上晾干。

三、出示范例,引导学生观察。

(范例与蓝底色同贴在黑板上。

)鼓励学生大胆讲述要画出的各种海洋生物。

(大海里都有什么海洋生物?你想在你的那片大海里画些什么?)师边用大棉签在蓝底色上绘画学生说出的生物。

提出要求:1、绘制大海底色时先用深蓝色再用浅蓝色丙稀。

2、注意用手抖水时的动作要轻。

3、画面内容丰富,与别人不同。

4、注意作品及桌面卫生。

四、学生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能力强学生可以用丙稀在水中倒出波浪形状,画出丰富的海洋生物。

鼓励能力弱学生大胆用丙稀绘制底色,大胆绘画。

活动结束作品展览讲评。

鼓励学生从底色转印的颜色,画面内容的丰富来进行讲评。

保护珍稀野生动物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根据收集的材料和野生动物的分布,制作出小画册或分布图。

2、让学生懂得爱护环境保护动物的重要性和责任感。

教具:录像、图片、彩纸、彩笔、剪刀等。

学具:彩笔、彩纸、剪刀、双面胶等。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课题:以动物世界的录象片和动物的图片导入课题:1、让学生欣赏录像和图片,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所收集的资料和照片说说自己的想法。

2、小组讨论,说出野生动物的习性和分布。

比一比哪一组说得最好。

3、出示课题——保护珍稀野生动物三、说明野生动物受到人类的破坏在地球上渐渐的减少,师生讨论该什么去保护。

让学生了解一些珍稀动物并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分布等。

师小结:我们生活在美丽的地球上,就别忽略了它的每一件东西,哪怕是小小的动物,这小小的动物能为我们带来许许多多的想象力和快乐。

四、探究如何根据自己收集的材料而展开设计。

五、制作1、以收集各种珍稀野生动物的资料和照片,制作环保的小报或画册。

2、以小组为单位来制作。

3、完成作业的手法可以多样,但以绘画和剪贴为主。

六、展示作业,总结评价。

1、是否有集体合作的精神。

2、是否能把自己想造型与色彩,大胆的表现出来。

3、是否能在完成作业的方法上有所创新。

(总结:告诉学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保护珍稀野生动物是我们的责任。

)动物之王-狮子的画法一、教学目标:通过对大自然狮子的观察和生活中各种狮子的艺术品,了解狮子的特点,运用不同材料表现不同个性的狮子,通过听音乐,欣赏,绘画引导学生体验学习美术活动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了解身边狮子艺术品,抓住狮子特点,表现狮子。

三、教学难点:大胆运用不同方法表现狮子的特征。

四、教学准备:课件,范画,彩笔,画纸,油画棒,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2.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狮子么?回忆狮子的样子?生:凶猛,威武,强壮。

雄狮有鬃毛,雌狮没鬃毛,介绍记忆中的狮子。

师: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新的一课《狮子大王》3.板书:第八课《狮子大王》狮子鬃毛,吊眼,嘴大,牙尖。

4.讲授新课:(1)回想生活中狮子的艺术形象,体验美术生活。

(2)播放录像,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中真实的狮子,探究特征。

(3)概括特点:狮子鬃毛,吊眼,嘴大,牙尖。

(4)欣赏狮子大王作品,突破教学难点。

5.学生自由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6.作品展评,评价。

请学生上讲台介绍自己的作品,同学间作品相互交流。

猴子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对绘画作品的兴趣,培养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好奇心2、学习用绘画这一艺术要素表现出猴子的形象特征,体验创作的乐趣教学准备:猴子的资料图片、欣赏作品和范画教学过程:1、猜谜导入又有脚来又有手一会儿爬来一会儿走爬树毫不费力气走路轻轻赛猫咪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小动物吗?(——猴子)(板书课题:可爱的猴子)我们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中有一个神通广大的猴子又是谁?(——孙悟空)(师出示孙悟空图片)2、播放动画片《西游记》的主题歌曲《猴哥》,请个别同学模仿猴子的动作,最后其他同学做一做,摆造型,教师给学生拍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