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病理学习题第一章一、概念题1、植物病害;2、萎蔫;3、病理过程;4、寄主;5病原物;二、填空题1、根据寄主种类,把植物病害划分成()、()、()、()等。
2、植物病害的病状主要有()、()、()、()等。
3、植物病害的病症主要有( )、()、()、()、()等。
4、植物病害因病原不同可分为()和()。
三、简答题1、如何判断是否植物病害?四、论述题1、植物病害发生的基本因素有那些?举例说明他们之间相互关系。
第二章一、概念题1、菌核;2、菌索;3、隐症现象;4全寄生;5、带毒现象;6、半寄生;7、子实体;二、填空题1、真菌常见的无性孢子类型有()、()、()、()、()、()等。
2、真菌繁殖分为()和()两种繁殖方式,各产生()和()两种类型的孢子。
3、植物病原真菌引起植物病害的原因有()、()、()等有关。
4、植物病原细菌的形态为(),主要()的方式进行繁殖。
5、植物病原病毒是()的()。
在电子显微镜下呈()、()、()等形状。
6、植物细菌病害的常见症状类型有()、()、()、()等。
7、植物非侵染性病害发生的原因有()、()、()、()等。
8、菟丝子是()植物,主要通过()传播。
9、()是防治槲寄生的唯一有效的方法。
10、线虫病害的防治方法有()、()、()、()、()等。
11、真菌能产生()和()孢子,前者在()上有重要作用,后者在()上有重要作用。
12、真菌常见的有性孢子类型有()、()、()、()等。
三、简答题1、植物病原细菌的侵入途径、传播方式如何?2、植物病原病毒的侵入途径、传播方式如何?3、鞭毛菌亚门和半知菌亚门有那些特点?4、植物病毒病的症状和防治方法有那些?5、生物五界分类系统有那些界?四、论述题1、绘图说明真菌典型的生活史第三章一、概念题1、寄生性;2、致病性;3、专性寄生物;4、弱寄生物;5、强寄生物;6、免疫;7、抗病;8、感病;9、耐病;10、避病;11、转主寄生现象;12、减毒现象;13、寄生专化性二、填空题1、根据病原物的寄生性强弱,可以病原物划分为()、()、()、()等。
2、只能在活的寄主植物上寄生的病原菌叫(),常见的种类有()、()、()等。
3、具有垂直抗性的品种一般表现为()或(),但抗病性()或()。
在遗传学上水平抗性是()控制的,其遗传表现为()。
三、简述题1、病原物的寄生性和致病性之间关系如何?2、什么是生理小种?病原物为什么产生生理小种。
4、简述植物的抗病机制第四章一、概念题1、初侵染;2、再侵染;3、局部侵染;4、系统侵染;5、病害流行;6、病害预测;7、土壤寄居菌;8、土壤习居菌;9、单年流行病;10、积年流行病二、填空题1、植物病害的病原物主要靠外界力量传播,主要有()、()、()、()等。
2.潜育期的长短主要决定于( ), 此外( )和( )也有一定的影响。
3、病毒的侵入途径为( ),细菌的侵入途径为( )、( ),真菌的侵入途径为( )、( ),( )。
4、植物病害流行的基本因素有()、()、()等。
5、初侵染来源于本田内,在田间有一个(),病害田间分布呈()。
初侵染源为外来菌源,病害初发时在田间一般是()或()。
6、病害的预测可分为()、()、和()。
7、侵染性病害的侵染过程划分为()、()、()、()等四个时期。
三、简述题1、病原物在何处越冬?了解病原物的越冬场所对防治植物病害有何意义?2、绘出侵染性病害的侵染循环图。
3、植物病害预测的依据?四、论述植物病害流行的时间动态。
第五章一、概念题1、植物检疫;2、生物防治;3、物理防治、4、交叉保护、5、交叉抗性、6、化学防治;7、保护作用;8、治疗作用;9、农药的剂型;10、IPM;二、填空题1、常用的化学农药使用方法有()、()及()等。
2、常用的农药剂型有( )、( )、( )、()等。
3、常用的物理防治方法有()、()、()等。
4、杀菌剂的杀菌原理主要有()、()、()、()等。
5、常用的生物防治方法有()、()、()、()等。
6、常用的农业防治措施有()、()、()、()等。
7、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的方法有()、()、()、()、()等。
三、简述题1、植物检疫对象应具备的条件有那些?2、合理轮作能防治植物病害的理论依据是什么?3、病原物为什么产生抗药性?如何克服?4、使用农药时应注意什么?5、为什么要搞植物检疫?6、化学防治的优缺点?第六章1、圆柏锈病的症状、侵染循环及防治方法如何?2、植物白粉病和炭疽病的典型症状如何?3、月季黑斑病的症状和防治方法如何?4、杨树腐烂病的典型症状、发病规律以及防治方法如何?5、苗木猝倒病的典型症状、发病规律以及防治方法如何?第七章1、根癌细菌引起根部肿瘤的机制及其应用?第八章1、不同植物病毒的简称、传播途径如何?园林植物病理学习题答案第一章一、概念题1、植物病害:植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遭受其它生物的侵染或不适宜的环境条件的影响,使它的营养、生长、生殖、发育受到显著障碍,导致产量降低、品质变劣、甚至死亡,并造成经济上的损失,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植物病害。
2、萎蔫:是指植物的整株或局部因脱水而枝叶下垂的现象。
主要由于植物根部受害,水分吸收和运输困难或病原毒素的毒害、诱导的导管堵塞物造成。
3、病理过程:植物通过一系列的病变而逐渐表现出病态的过程则成为植物的病理过程(又成病理程序)4、寄主:病原物依附的植物被称为寄主植物,简称寄主。
5、病原物:引起植物病害的生物称为病原物。
主要有真菌、细菌、病毒、寄生性种子植物、线虫等。
二、填空题1、根据寄主种类,把植物病害划分成(大田作物病害)、(果树病害)、(蔬菜病害)、(花卉病害)等。
2、植物病害的病状主要有(变色)、(坏死和腐烂)、(萎蔫)、(畸形)等。
3、植物病害的病症主要有(粉状物)、(锈状物)、(黑色小粒点)、(颗粒状物)、(脓状物)等。
4、植物病害因病原不同可分为(侵染性病害或传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或非传染性病害)。
三、简答题1、如何判断是否植物病害?主要根据是否有病理过程以及是否带来经济上的损失来判断。
四、论述题1、植物病害发生的基本因素有那些?举例说明他们之间相互关系。
引起植物病害的基本因素有病原、寄主以及环境条件等。
病原是引起植物病害的直接原因。
寄主对病原侵染进行积极的抵抗,寄主的抵抗力强于病原物的侵染力时病害不能发生。
环境条件一方面影响寄主植物,另一方面也影响病原物,只有环境条件有利于病原物,而不利于寄主植物时病害才有可能发生。
植物病害要发生必须有病原、寄主以及环境条件三者,缺一不可。
在每一具体病害中这三则中往往存在有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如苗木猝倒病来说,苗期本身非常感病、苗床地环境条件也非常适合病害发生,故病害发生与否常与病菌是否存在以及病原物的数量有直接关系;又如苹果腐烂病病害发生与否常与寄主抗病性强弱有关;再如银杏苗木茎腐病的发生与否常与是否出现大量伤口出现有关,而伤口的出现与阳光直射有直接的关系,只有有利于伤口出现的环境条件下才能病害大发生。
因此,我们掌握这一主要因素对病害的预测预报以及防治等方面可以掌握主动权。
第二章一、概念题1、菌核:菌丝体纵横交织而成的卵形、圆形、角状等外坚硬,内松软的菌丝体,如茯苓、苗木茎腐病的菌核等。
菌核的作用在于休眠或适应不良环境,并在适宜条件下萌芽产生繁殖器官和孢子或直接萌发成新的菌丝体。
2、菌索:菌丝体纵横交织结成的绳索状物,可增强菌丝对不良环境的耐力及对寄主的侵染力。
如蜜环菌可借菌索的延伸侵染健康的树木。
3、隐症现象:环境条件有时对病毒病害的症状有抑制或增强作用。
如病毒引起的花叶症状,在高温条件下常受到抑制,而在强光照下则表现得更为明显。
由于环境条件的关系,使病植物暂时不表现明显的症状,甚至原来已表现的症状也会暂时消失,这种现象称为隐症现象。
4、全寄生:指寄生性植物从寄主植物上获取它自身生活需要的所有营养物质,包括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质,例如菟丝子、列当等。
这些植物叶片退化,叶绿素消失,根系蜕变为吸根,在解剖学上表现为其吸根中的导管和筛管与寄主植物的导管和筛管相连,并从中不断吸取各种营养物质。
5、带毒现象:有的植物受到病毒的侵染以后,病毒虽然也在体内繁殖,但寄主一般不表现症状,这种现象称为带毒现象。
带毒现象表示寄主对病原物的高度忍耐力,同植物的抗病性有关。
6、半寄生:槲寄生、桑寄生等本身具有叶绿素,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来合成有机物质,但由于根系缺乏而需要从寄主植物中吸取水分和无机盐,在解剖学上表现为导管与寄主植物的导管相连。
7、子实体:在高等真菌中,无论是有性孢子或无性孢子都可能与其周围的菌丝聚生成一个组织体,也就是真菌产生孢子的机构统称为子实体,类似于高等植物的果实。
二、填空题1、真菌常见的无性孢子类型有(孢囊孢子)、(游动孢子)、(粉孢子)、(芽孢子)、(分生孢子)、(厚垣孢子)等。
2、真菌繁殖分为(有性)和(无性)两种繁殖方式,各产生(有性)和(无性)两种类型的孢子。
3、植物病原真菌引起植物病害的原因有(毒素)、(酶)、(激素)等有关。
4、植物病原细菌的形态为(杆状),主要(裂殖)的方式进行繁殖。
5、植物病原病毒是(细胞内)的(专性寄生菌)。
在电子显微镜下呈(球状)、(杆状)、(纤维状)等形状。
6、植物细菌病害的常见症状类型有(斑点)、(腐烂)、(枯萎)、(畸形)等。
7、植物非侵染性病害发生的原因有(土壤营养条件部适宜)、(温度条件不适宜)、(水分供应不均匀)、(有毒物质毒害)等。
8、菟丝子是(全寄生的一年生攀缘草本)植物,主要通过(种子)传播。
9、(砍处受害枝条)是防治槲寄生的唯一有效的方法。
10、线虫病害的防治方法有(植物检疫)、(轮作)、(间作)、(种子消毒)、(土壤处理)等。
11、真菌能产生(有性)和(无性)孢子,前者在(渡过不良环境)上有重要作用,后者在(真菌的扩大蔓延)上有重要作用。
12、真菌常见的有性孢子类型有(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担孢子)等。
三、简答题1、植物病原细菌的侵入途径、传播方式如何?植物病原细菌的侵入途径为伤口和自然孔口侵入,主要通过雨水传播,植物病原细菌还可以由介体传播,主要传播介体是昆虫和线虫。
有些细菌还可以通过农事操作传播。
有些则随着种子、球根、苗木等繁殖材料的调运而远距离传播。
2、植物病原病毒的侵入途径、传播方式如何?植物病源病毒的侵入途径为轻微的伤口侵入。
传播途径为机械传播、种子和其他繁殖材料的传播、土壤传播、嫁接传播、昆虫及其他介体传播等。
3、鞭毛菌亚门和半知菌亚门有那些特点?鞭毛菌亚门真菌特点:(1)营养体是发达的无隔多核菌丝体,细胞壁系纤维素组成;(2)无性繁殖形成游动孢子囊,其内产生双鞭毛的游动孢子;(3)有性生殖以异形配子囊结合产生卵孢子,所以称为卵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