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和群落22小题是基础练小题提分快小题狂练○1.[2019·湖北黄冈模拟]下列关于种群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种群最基本的特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②动物对捕捉器具有条件反射的种群不能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③年龄组成为增长型的种群中处于繁殖期的个体数一定大于衰退型种群中处于繁殖期的个体数④种内斗争有可能导致种群空间特征上呈均匀分布⑤样方法只能用于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A.一项B.两项C.三项 D.四项答案:B解析:种群最基本的特征是种群密度,①错误;对捕捉器具有条件反射的动物种群,重捕到的个体减少,所测数值会变大,故不能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②正确;年龄组成为增长型的种群,幼年的个体数多于老年的个体数,衰退型种群中老年个体数多于幼年个体数,无法比较二者处于繁殖期个体数的多少,③错误;种内斗争可能会使每个生物都平均占有一块地方,所以能导致种群在空间上呈均匀分布,④正确;样方法既能用于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也能用于个体小、活动能力弱的动物以及虫卵等种群密度的调查,⑤错误,所以选B。
2.[2019·玉溪一中质量检测]如图是有关种群特征的概念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①表示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种群数量特征B.春节期间,北京的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②③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D.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破坏了⑤答案:B解析:①表示种群密度,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A正确;②表示出生率、③表示死亡率,春节期间,北京人口数量的变化主要是流动人口的变化,主要取决于迁入率和迁出率,而不是出生率和死亡率,B错误;④表示年龄组成,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年龄组成,C正确;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破坏了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即⑤,D正确。
3.[2019·辽宁葫芦岛六校协作体联考]下列有关种群及其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种群具有多种数量特征B.种群是物种在自然界中的具体存在单位C.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所有动物种群D.同种生物的不同种群可以存在地理隔离答案:C解析:种群具有多种数量特征,如种群密度、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A正确;种群是物种在自然界中的具体存在单位,B正确;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C错误;相同物种的不同生物之间可以存在地理隔离,但不存在生殖隔离,D正确。
4.[2019·河北衡水联考]如图为银鱼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Q时,银鱼的种群增长倍数λ为0B.Q时是捕获银鱼的较为适宜时期C.在L~M时段,该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D.增长速率大于0时,银鱼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答案:D解析:Q时,银鱼的种群数量达到K值,此时种群的增长倍数λ为1,A错误;捕获银鱼较为适宜的时期是O时,B错误;图示种群增长速率曲线对应“S”型数量增长曲线,C 错误;增长速率大于0时,说明种群数量在增加,所以银鱼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D正确。
5.[2019·南安模拟]现阶段我国出现了大量“421型”家庭(4个老人+1对夫妇+1个孩子),近期政府出台了“二孩政策”。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不必再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B.动物种群密度减少的方法同样适用于人口数量的减少C.随着“421型”家庭增多,人口年龄金字塔底部面积所占的比例减小D.“二孩政策”的出台旨在提高出生率和降低死亡率,从而提高自然增长率答案:C解析:“二孩政策”仍然要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A错误;人具有社会性,动物种群密度减少的方法不适用于人口数量的减少,B错误;随着“421型”家庭增多,幼年人口减少,人口年龄金字塔底部面积所占的比例减小,C正确;“二孩政策”的出台旨在提高出生率,并没有降低死亡率,D错误。
6.[2019·河北保定摸底]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和种群数量增长的叙述,合理的是( )A.调查种群密度宜选择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作为调查对象B.若调查鱼的种群密度时所用的渔网网眼较大,调查结果会偏高C.由于环境阻力小,种群“J”型增长曲线达到K值所用时间较短D.自然状态下生物种群数量不可能无限增长答案:D解析: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计数比较困难,因此调查种群密度的时候不宜选择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作为调查对象,A错误;调查鱼的种群密度时所用的渔网网眼较大,调查结果会偏低,B错误;种群“J”型增长曲线没有K值,C错误;自然状态下,受空间和资源的制约,生物种群数量不可能无限增长,D正确。
7.[2019·大庆模拟]图1是种群数量特征的概念图,图2是某地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曲线。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1中的c是种群密度,指的是某种群的总数量B.图1中的a和b分别是性别比例和年龄组成C.图2所示种群的年龄组成由稳定型变成增长型D.并非全部的生物种群都具有图1中的a特征答案:A解析:图1中的c是种群密度,种群密度指的是单位面积或体积内某种群的总数量,A 错误;性别比例只影响出生率,而年龄组成会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故图1中的a和b分别是性别比例和年龄组成,B正确;图2所示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差值由0变得越来越大,则年龄组成由稳定型变为了增长型,C正确;雌雄同体的生物,如豌豆,其种群没有性别比例这一特征,D正确。
8.[2019·河南八市联考]图中甲、乙、丙表示种群个体数量变化的三种情况。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三种情况中,只有乙所表示的种群数量增长方式为“S”型增长B.甲中b点后的变化表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已经受到了破坏C.丙中b点后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该种群迁入大量同种个体D.乙中ab段的种群数量在一定范围波动是负反馈调节的结果答案:D解析:甲、乙、丙三个种群数量的增长方式均为“S”型增长,A错误;甲中b点后数量下降,说明环境条件已不适合甲种群生存,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不一定受到破坏,B错误;丙中b点后数量增加可能是生存环境有利于丙的生存,C错误;乙中ab段的种群数量在一定范围波动是负反馈调节的结果,D正确。
9.[2019·黑龙江哈尔滨师大附中模拟]如图表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和有环境阻力条件下的增长曲线,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图甲为“J”型增长,每年增加的个体数量始终不变B.图乙为“S”型增长,G点时增长速率达到最大值C.防治蝗灾应在害虫数量达到F点时进行D.渔业捕捞后剩余量应该在E点左右答案:D解析:图甲为“J”型增长曲线,其增长率为一定值,每年增加的个体数量的比例不变,但每年增加的个体数量会发生变化,A错误;图乙为“S”型增长曲线,G点时的增长速率为0,B错误;防治蝗灾应在害虫数量达到D点时进行,C错误;渔业捕捞后剩余量应该在E 点左右,以保持最大增长速率,D正确。
10.[2019·河北沧州联考]如图为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模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迁入新环境中的种群一定呈现“J”型增长B.呈现“S”型增长的种群,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增长速率越来越小C.在自然界中,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一般是“S”型曲线D.种群K值只受生物的生存能力等遗传因素影响,不受环境影响答案:C解析:迁入新环境中的种群不一定呈现“J”型增长,A错误;“S”型增长的种群,种群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B错误;在自然界中,由于受环境条件限制,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一般是“S”型曲线,C正确;种群的K值既受生物的生存能力等遗传因素影响,也受环境影响,D错误。
11.[2019·广东江门调研]为了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同学按下表完成了有关实验,并定期对酵母菌进行计数,其中1号试管第5天时数量达到最大,第6天实验结束。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试管编号培养液/mL 无菌水/mL 酵母菌母液/mL 温度/℃1 10 -0.1 282 10 -0.1 53 -10 0.1 28A.该同学研究的课题是温度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B.pH、取样时间都属于无关变量,对实验没有影响C.第5天时,1号试管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D.实验中1、2、3号试管种群都呈现“S”型增长答案:C解析:根据表格可知,实验的自变量为温度和营养物质,因此该同学研究的课题是温度和营养物质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A错误;pH、取样时间等都属于无关变量,应保持相同且适宜,B错误;1号试管第5天时数量达到最大,此时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C 正确;实验中1、2号试管内加入的是培养液,能为酵母菌的生长繁殖提供营养物质,因此1、2号试管中的种群都会经历“S”型增长,3号试管内加入的是无菌水,不能为酵母菌提供营养,酵母菌会因营养物质缺乏而死亡,不会经历“S”型增长,D错误。
12.[2019·河北衡水调研]关于群落水平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草原生态系统具有群落水平结构而森林生态系统没有B.环境条件分布不均匀是形成群落水平结构的原因之一C.湖泊各个水层中分布着不同种动物属于群落水平结构D.种群中的个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构成群落水平结构答案:B解析:草原和森林生态系统都具有水平结构,A错误;环境条件分布不均匀是形成群落水平结构的原因之一,B正确;湖泊各个水层中分布着不同种动物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C 错误;种群中的个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构成种群的空间特征,D错误。
13.[2019·河北张家口调研]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A.群落的初生演替在陆地可发生,在海洋则不可B.群落的初生演替速度通常比次生演替快C.群落的自然演替是一个种群替代另一个种群的过程D.在被毁灭群落基质上所进行的演替为次生演替答案:D解析:初生演替既可发生在陆地上,也可发生在海洋中,A错误;群落的初生演替速度通常比次生演替慢,B错误;群落的自然演替是指演替过程中一个群落取代另一个群落,C 错误;在被毁灭群落基质上,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得以保留,所进行的演替为次生演替,D 正确。
14.[2019·辽宁葫芦岛六校协作体联考]右图表示两个群落的演替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第N年时,甲、乙群落的群落结构相同B.甲群落的演替类型属于次生演替C.若时间允许,甲也能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D.乙群落的演替类型可能属于初生演替答案:C解析:甲、乙是两个不同的群落,第N年时,两群落物种丰富度相同,但群落结构不一定相同,A错误;甲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从0开始,表示的是初生演替,B错误;若时间允许,甲也能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C正确;乙群落的演替中,物种丰富度不断减少,属于次生演替,D错误。
15.[2019·河南漯河模拟]如图是研究人员为净化水质在湖边建立的人工湿地,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的各种植物体现了湿地群落的垂直结构B.人类的活动改变了湿地的群落演替方向和速度C.人工湿地能调节气候属于直接价值D.各种植物分布区域不同不存在竞争关系答案:B解析:图中各种植物分布在湿地中的不同区域,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A错误;人类活动往往会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B正确;人工湿地能调节气候属于间接价值,C错误;各种植物都消耗水中的无机盐等营养物质,它们之间存在竞争关系,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