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1、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管理目标:施工现场合理安排,做到无扰民无浪费资源,减少噪声污染。
2、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管理责任保证体系3、文明施工管理措施:经理为首的工程、技术、安全、物资、生活卫生、机械等部门负责人的领导小组, 开展并推进环保工作。
3.2制定各项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管理、消防保卫管理、现场管理、机械安全、临时用电管理、料具管理、环境保护、环卫卫生管理、内业资料管理等各项管理制度。
3.3建立定期检查制度每月评分评定,实行奖罚制度。
3.4施工现场必须挂好标牌平图,施工现场的总布置必须按总平面图布置。
3.5建设工程现场施工材料(包括料具和构配件)必须严格按照平面图指定的位置分类码放整齐,并设立标志牌。
3.6材料码放整齐,不得妨碍交通和影响市容,堆放散料时应进行围挡,围挡高度不得低于0.5米。
3.7大型构件和大模板码放符合规定,场地平整夯实,有排水措施,并设米高的围栏进行防护。
1.1抓好现场的文明施工工作,创文明施工样板工地。
1.2 1.3 抓好施工现场的质量,减少垃圾污染环境。
1.4 施工现场的各项指标达到国家有关标准。
3.1现场成立文明施工管理体系, 明确专业职责分工及主管部门:建立以项目1.23.8 大模板刷隔离剂时,必须将模板支撑牢固,两模板之间有不少于 的走道。
3.9 施工现场各种料具应分规格码放整齐、稳固,做到一头齐、一条线。
砖应 成丁、成行,高度不得超过 1.5 米;砌块材码放高度不得超过 1.8 米;砂、石和 其它散料应成堆,界限清楚,不得混杂。
3.10 存放水泥沙、土、石料等袋装材料严禁靠墙码垛。
3.11 水泥库内外散落灰必须及时清理,水泥袋认真打包、回收。
3.12 搅拌机四周、拌料处及施工现场内无废弃砂浆和混凝土。
运输道路和操 作面落地料及时清用。
砂浆、混凝土倒运时,应用容器或铺垫板。
浇筑混凝土时,应采取防撒落措施。
施工现场应设垃圾站,及时集中分拣、回收、利用、清运。
垃圾清运出现场必须到批准的消纳场地倾倒,严禁乱倒乱卸。
3.17 施工现场剩余料具、包括容器应及时回收,堆放整齐并及时清退。
4、环境保护管理措施:4.1 防尘措施和防止运输遗洒4.1.1 土方施工土方铲、运、卸等环节设置专人淋水降尘。
现场一般情况下不堆放土方,如 特殊情况需在现场堆放时,应采取覆盖、表面临时固化、及时淋水降尘等措施。
开挖、回填施工时,指派专人将运土车大箱上两侧土方拍实,并用苫布盖好,避 免途中遗洒和运输过程中造成扬尘。
在出大门口外马路上铺设草垫,用于扫清运 土车轮胎上外带土块。
4.1.2 施工现场道路为降低施工现场扬尘发生,施工现场主要道路,采用硬化路面;每天派专人 随时清扫现场主要施工道路,并适量洒水压尘,达到环卫要求。
4.1.3 施工现场地面要进行洒水防尘,木工操作面要及时清理木屑、锯末,并要求木工棚和作业 面保持清洁;钢筋棚内,加工成型的钢筋要码放整齐,钢筋头放在指定地点,钢 筋屑当天清理。
4.1.4 区域清理施工现场的区域施工过程在要作到工完场清,以免在结构施工完未进入装修 封闭阶段,刮风时将灰尘吹入空气中;各区域内的建筑垃圾随着区域施工的进展 及时清理,要求活完底清,不许将垃圾从高处直接倒入低处,严禁随意凌空抛散, 每个区域要设有垃圾区,即时将垃圾运入垃圾站。
4.1.5加设安全防护网施工建筑物围立面彩密目安全网封闭或半封闭,降低楼层内风的流速,阻挡 灰尘影响建筑物周围的社区环境。
4.1.6垃圾堆放区60 厘米3.13 砖、砂、石和其它散料应随用随清,不留料底。
3.14 施工现场应有用料计划,按计划进料,使材料不积压,减少退料。
同时做到钢材、 木材等合理使用,长料不短用,优材不劣用。
3.15 工人操作应做到工完料净脚下清,人走场净四面清。
3.16施工现场建筑垃圾设专门的垃圾堆放区,并将垃圾堆放区设置在避风处,以免产生扬尘,同时根据垃圾数量随时清运施工现场,运垃圾的专用车每次装完后, 用苫布盖好,避免途中遗洒和运输过程中造成扬尘。
4.1.7拆除旧的建筑物或临时设施,应配合洒水。
4.2噪声控制4.2.1调整施工噪声分布时间.根据环保噪声标准(分贝)日夜要求的不同,合理协调安排施工分项的施工时间,将容易产生噪音污染的分项如混凝土施工尽量安排在白天施工,避免混凝土缺罐车和振动棒扰民4.2.2施工现场应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工场界噪声限值》90)制定降噪(GB12523- 制度。
针现场的实际情况施工阶段的作业噪声限值如下表:单位:分贝(A)7.2.3敏感区域施工应在噪声影响区域的作业层采用降噪安全围帘包裹。
4.2.4施工现场的木工棚应作封闭处理,并能有效降低噪声。
4.2.5因施工需要场地噪声超过标准限制,或因工艺等技术原因需连续施工,必须报建设部门批准,并在环保部门备案,并按规定对周围居民发放扰民费。
4.2.6对施工人员进场进行文明施工教育,施工中或生活中不准大声喧哗,特别是晚10时之后,早6时前不准发生人为噪声4.2.7材料不准从车上往下扔,采用人扛下车和吊车吊运,钢管堆放不发生大的声响.4.3 废水管理4.3.1 开工前应到环保部门进行排污申报登记。
4.3.2 临建阶段, 统一规划排水管线: 建立雨水排水系统, 并入市政雨水管网; 建立独立的污水管网,并与市政污水管网相接。
4.3.3 现场厕所所产生的污水经过分解、沉淀后通过施工现场内的管线排入市 政的污水管线,清洁车每月一次对化粪池进行处理。
4.3.4 施工现场食堂设隔油池, 将食堂产生的油污经过沉淀隔油后将下水排入 市政的污水管线,每周一次清理隔油池;设食物残渣桶并能及时进行处理,以减 少食物残渣流入市政管线。
4.3.5 罐车冲洗、 运土车清洗所产生的污水初步沉淀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线, 期将池内的沉淀物清除。
4.3.6 施工现场试验室产生的养护用水通过现场排水管线排到市政管线, 出现在施工现场乱流现象。
4.3.7 生活区周围保持卫生,无污物和污水。
生活垃圾应集中堆放,并及时清 理。
4.4 限制光污染4.4.1 探照灯尽量选择既能满足照明要求又不刺眼的新型灯具或采取措施 夜间照明只照射工区而不影响周围社区居民休息。
4.4.2 对钢筋闪光对焊必须搭设一施工棚,将闪光对焊机进行封闭,或在其周 围用钢板进行封闭。
施工现场必须用脚手架密封密目安全网,使电焊机产生的光 污染控制在施工现场之内。
在场外加工零件的必须采取封闭措施,如搭设安全网 或在专门的房间内进行电焊作业。
4.5 易燃易爆、油品及化学品的管理4.5.1 采购管理4.5.1.1 生产部门根据生产需要, 提出材料采购计划, 经项目经理审批后按公 司有关规定实施。
4.5.1.2 生活部门根据生活的需要, 提出材料采购计划, 经项目经理审批后按 公司有关规定实施。
4.5.1.3在采购时(前),应查询或向供货方索取所购物质的MSDS8化学物质 安全系数表)资料,逐级传达有关使用中的注意事项,直至具体操作人员。
严禁 ,使4.5.2 运输管理4.5.2.1易燃易爆及其他危险品运输委托供应商或有资格及能力的运输单位运输,并按公司规定对运输方进行评价。
4.5.3 存储管理4.5.3.1易燃易爆及其他危险品的存储仓库或使用部门应建立台帐,称、数量及对物品名入库日期进行记录,并定期清点。
4.5.3.2易燃、易爆、油品及化学品应存储在油漆专用仓库,由仓库保管员专人管理。
仓库保管员应对库房定期检查,建立相应的防护措施。
4.5.3.3易燃易爆及其他危险品应分类分项存放,之间堆垛的主要通道应有安全距离,不得超量存储。
化学性质或防护、灭火方法相互抵触的化学危险品,不得在同一仓库或同一存储室内存放。
4.5.3.4易燃易爆及其他危险品在搬运、装卸、储存时应防止泄露。
4.5.3.5遇火、遇潮容易燃烧、爆炸或产生有毒气体的物品不得在漏天和低洼容易积水的地方存放。
4.5.3.6接受阳光照射容易燃烧、爆炸或产生有毒气体的物品和桶装、罐装等易燃气体、液体应是阴凉通风地点存放。
4.5.3.7各种气体的存放,要距离明火10m 以上,挪动时不能碰撞。
4.5.4 发放管理4.5.4.1发放易燃易爆及其他危险品由专人负责,建立台帐。
对领用物品名称、数量、领用日期进行登记。
4.5.5 使用管理4.5.5.1 严格用火管理制度。
4.5.5.2 易燃易爆及其他危险品的使用应按照有关操作规程或产品使用说明严格执行。
4.5.5.3 使用易燃易爆及其他危险品应有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和用具。
4.5.5.4 使用易燃易爆及其他危险品应防止泄露。
4.5.5.5对各种易燃易爆及其他危险品的废弃物,应在现场规定的位置存放,在易燃、 易爆、油品及化学品的运输、 存储及使用过程中发生危险或 重大影响,依据公司的有关规定执行。
5、环境保护的意义:搞好环境保护是每个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只有重视环境保护,才能改善社会 生活环境,才能维护整个社会的利益,只有保护好环境,才能保障社会主义经济展。
定期对其回收或处理。
4.5.6 紧急情况的管理4.5.6.1 依据易燃易爆及其他危险品的种类及数量, 配合适当种类及数量的防 护工具。
4.5.6.2 发生汽油、柴油、油漆类物品遗洒时清理干净。
4.5.6.3 有秩序的向前发展,只有每个公民自觉地保护环境 , 人类社会才能得以生存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