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生阅读训练1.2(含答案)

小学生阅读训练1.2(含答案)

我喜欢雾
我喜欢那使世界呈现出朦胧之美的雾。

我赞美雾之神那种象征派诗人的一般的笔法。

有人说过:落雾的时候,世界整个地变成了一间白色的屋子,而这屋子既没有门,也没有窗,你既无从进来,也无从出去,只有在那一片白色的氤氲中,和自己的影子捉迷藏。

这真是一种有趣味的说法。

古今诗人吟咏雾的词句很多,宋代的词人秦观曾写过这样的句子:“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这八个字已在纸上展现那一片微茫的境界。

美国一位现代诗人桑德堡也曾写过:“雾来了,附在小猫的足上。

”他的想象的确非常丰富,还有什么比猫更能表现出那轻而且软、落地无声的雾呢。

在雾中,一个富丽堂皇的世界是隐去了,我们徘徊雾中,正如读到一首意境高远、含蓄深厚的诗,其妙处,原只可以意会。

当你融着一片浓雾,忽然听到你熟悉的那条小河的潺潺水音,那份喜悦,不是在阳光朗照时所能体会得到的。

我喜欢雾霭烟横的晨昏,一如我喜欢晓阴翳日的微雨天气。

薄雾与轻阴笼罩下的世界,虽然是那样的迷离恍惚,使人有无处不凄凉之感,但是霏雾弄晴的光景,不是已予人无限的希望吗
浓雾微阴之后,必能看到更灿烂的阳光。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朦胧——()熟悉——()恍惚——()含蓄——()
2.按要求摘抄句子。

(1)请从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文中找出一个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雾来了,附在小猫的足上”写出了雾什么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那份喜悦,不是在阳光朗照时所能体会得到的。

与这句话句意不同的一项是()。

A.那份喜悦,是在阳光朗照时所能体会得到的。

B.那份喜悦,不是在阳光朗照时所能体会得到的。

C.那份喜悦,是在阳光朗照时所体会不到的。

5.画线句子在文中起__________作用。

考试
小河对岸的桃子熟了。

鲜红嫩白的大小蜜桃引诱着猴儿们,他们一窝蜂地拥到通向对岸的独木桥前,争先恐后要过桥,谁不想先吃上那鲜红的桃啊可由于众猴你拽我扯,谁也不能通过独木桥,猴儿们急得吱吱乱叫。

这时候猴王跳出来主持公道:“别争了,别抢了!现在进行考试,优胜者先过桥。


众猴静了下来,焦急而专注地应()对,猴王绞尽脑汁地出着考题。

一道道考题过去了,优胜者还是没决出,因为无论哪一道题都不止一只猴答对了,而独木桥却只能容一只猴子通过。

没法子,只得()考下去。

一只猴子终于不耐烦了,眼珠儿一转,瞄准了头顶上的一根藤条,纵身一跃,攀住藤条荡过了河去。

另一只猴子也抱着一跟河上飘来得圆木浮过河去了。

当这两只猴窜上桃树大吃特吃时,众猴仍再独木桥前聚精会神地考试呢。

1、在原文的括号里给加点的字注音。

(2分)
2、文中最后两个自然段中有四个错别字,画出来,并改正过来。

(2分)
⑴改⑵改⑶改⑷改
3、写近义词。

(2分)
专注——()焦急——()
4、用“——”画出文中的一个反问句,并把它改为陈述句。

(3分)
5、读了这则寓言你明白了什么道理(3分)
参考答案:
【阅读训练1】
1、清晰陌生清楚直率
2、(1)落雾的时候,世界整个地变成了一间白色的屋子。

(2)但是霏雾弄
晴的光景,不是已予人无限的希望吗
3、写出了雾的轻、软、来时静寂无声的特点。

4、A
5、统领全文
【阅读训练2】
1、yìng děi
2、(1)跟根(2)飘漂;(3)得的;(4)再在
3、专心着急
4、“谁不想先吃上那鲜红的桃啊”大家都想先吃上那鲜红的桃。

5、遇事要开动脑筋,想办法,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解决困难。

凡事谦让一点,互相帮助一下,有时困难就很容易解决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