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评价评价评价概论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评价评价评价概论
海洋、湿地等水体的统称。没有渗入地下或 回归到大气中的水分。
占总水量比例 占淡水量比例
%
%
1 海洋水
96.54
地 2 地下水
1.69
球 其中地下咸水
0.94
上 其中地下淡水
0.75
水 3 土壤水
0.001
的 4 冰川与永久积雪 1.74
主 要 储
5 永冻土底水 6 湖泊水
0.022 0.013
量 其中咸水
水体污染 P60
水体污染:
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 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 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 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实质: 超过了水体自净能力
水体自净 P66
水体自净 水体在其环境容量范围内,可以经过自身的作用(物 理、化学和生物),使污染物的浓度随时间和空间推 移逐渐降低
常用的水质指标
物理参数 水温、色度、浊度、 SS等
化学参数
pH值、植物营养元素(氨氮、硝酸盐、亚硝 酸盐、TN、有机氮; TP)、无机有毒物质 (重金属汞、铬、镉、铅等,非金属毒物砷、 硒、氰、氟化物、 S2-等) 有油机类:D、O挥、发CO酚D、cr阴、离B子OD表5面、活高性猛剂酸盐LA指S数等、石
被反硝化细菌还原为亚硝酸盐再转化为氮气。
? 硫化物的反应:水体中缺少溶解氧和硝酸根离子时,硫 酸盐会被细菌还原为硫化氢,含硫蛋白质在厌氧条件下 被大肠杆菌分解成半胱氨酸,再被还原为硫化氢,如有 铁和亚铁离子,可生成难溶的硫化铁或硫化亚铁。水中 有氧时,硫化物可被硫细菌氧化为硫酸盐
? 细菌的衰减:服从一级反应 ? 有机毒物的衰减: 多数呈一级反应。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流程
P90 图4-8 P29 图2-2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的思路
水质模拟
建污 设染 项源 目
输入响应关系
污染源排 放标准
地表水环境 质量标准
优化控 制方案
环境质 量目标
环境、社会、经济 综合分析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主要内容
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 项目工程分析 区域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 地表水环境影响的评价 评价结论及建议
生化参数 粪大肠菌群,细菌总数等
水体污染源 P61
水体污染源:
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场所、设备和装置 点源;非点源(面源) ? 面源:分散或均匀地通过岸线进入水体和自然降水通 过沟渠进入水体的废水。
? 现状调查中的面源污染 城市面源、农田面源、非集约化畜禽养殖等
? 建设项目的面源污染: 主要有 水土流失面源 (水土流失产生的); 堆积物面 源(露天堆放原料、废渣、垃圾等因冲刷和淋溶而产 生的);降尘面源(大气降尘直接落于水体)
水体中DO的变化 P69
耗氧过程
有机污染物的好氧生化降解
碳化阶段(转化为二氧化碳、氨等) 硝化阶段(氧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
水生生物呼吸 水体底泥中耗氧物质
复氧过程
大气复氧(氧亏引起) 光合作用
各种开发行动对地表水的影响 P85
自学了解
工业建设项目 水利工程 农业和畜牧业开发 矿业开发 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胡莺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做什么? 怎么做?
内容提要
地表水及水体污染 开发行动对地表水的影响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的主体内容 水质模型及应用介绍
水体与地表水 P59
水体:以相对稳定的陆地为边界的天然水域 水体组成:
水相部分(水质)、底泥、水生生物
地表水:河流、河口、湖泊(水库、池塘)、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
P89
具体参考《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 境》 可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评价
划分依据(补充) 建设项目的污水排放量 建设项目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复杂、中等和
简单) 地表水域规模(地表水体的大小规模) 地表水水质要求( I-V类)
评价等级划分表
评价等级确定中有关指标的确定
0.006
其中淡水
0.007
7 沼泽水
0.0008
8 河川水
0.0002
30.06 0.05 68.68 0.86
0.26 0.08 0.006
9 生物水
0.0001
0.003
10 大气水 总计
0.001 100
0.04 100
水的自然循环
水的社会循环
人类为了满足生活和生产的需求,不断取用天然水体中的水,经过使用, 一部分天然水被消耗,但绝大部分却变成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排放,重新 进入天然水体。在水的社会循环中,水的性质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另外生 活污水和生产废水是形成水污染的主要根源,也是防治水污染的主要对象。
水体自净的机理:
推流迁移(随水流的迁移,只改变污染物位置)
分散作用(分子扩散、湍流扩散、弥散的稀释,引起 浓度变化)
衰减和转化(非持久性污染物质通过衰减,加速浓度 的下降,且总量不断减少;污染物的衰减大多符合一 级反应动力学规律)
水体污染物 P65
水体污染物:
造成水体的水质、生物、底质质量恶化的各种物 质或能量都称为水体污染物。 ?耗氧有机污染物 ?有机毒物 ?营养物 ?重金属 ?非金属无机毒物 ?病原微生物 ?酸碱污染 ?石油类 ?热污染
源强
环评中对水体污染源与污染物的分类
污染源 点源 (按排放 方式) 非点源(面源)
分 类
污染物 (按污染 性质)
持久性污染物 非持久性污染物
酸碱度
废热
如工矿废水、生活污水通过 管道、沟渠集中排污口排放 如农田排水、矿山排水、城 市与工业区路面排水 如无机盐、重金属等
如耗氧有机物
以pH值表示
以温度表示
污染物的好氧生化衰减 P67
两个阶段:(1)主要是不含氮有机物的氧化,也包括含氮
有机物的氨化及氨化后生成的不含氮有机物的继续氧化; (2)氨氮硝化(含氮化合物经过一系列生化反应过碳化过程:呈一级反应, K1(碳化衰减速率系数 ); ? 硝化过程:也具有一级反应的性质,硝化速率系数 KN ? 脱氮作用(反硝化): 水中溶解氧被耗尽时,硝酸盐将
污水排放量中不包括间接冷却水、循环水以及其它含 污染物极少的清净下水的排放量,但包括含热量大的 冷却水的排放量
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
复杂:污染物类型数≥ 3,或者只含有两类污染物, 但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10;
中等:污染物类型数 =2,且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 参数数目<10;或者只含有一类污染物,但需预测 其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7;